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朴槿惠創造了奇迹:這就是日本得罪中國的後果!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3-12-13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韓國將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對華出口國。這將是18年來日本首次失去最大對華出口國的地位。回顧中日釣魚島爭端,日本右翼勢力野心勃勃,這無疑為韓國提供了便利條件

  據韓國媒體12月6日報道,韓國有望在貿易上摘得「三個桂冠」,即出口額創紀錄、貿易順差創紀錄和貿易額連續三年超過1萬億美元。

  報道稱,為慶祝12月5日的貿易日50周年,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對貿易情況進行了分析,據估計,韓國2013年的出口額將達5600億美元,貿易盈餘將為 430億美元,這分別打破了2011年創下的出口額5552億美元和2010年創下的貿易盈餘411.7億美元的紀錄。雖然日元疲軟和美國可能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引起人們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擔憂,但是韓國的出口持續表現良好。

  報道指出,尤其是韓國對正逐漸崛起為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的出口,2013年1月至10月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超過日本1332億美元的對華出口。2013年,韓國無疑將超越日本成為最大的對華出口國。自1995年各國開始統計對華出口的數據以來,日本就穩坐第一位。

  


  

  


  


  圖為2013年6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韓國總統朴槿惠舉行會談。

  


  

  


  


  圖為2013年12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韓國國會議長姜昌熙。

  據報道,出口促進了韓國的經濟發展,在過去五十年裡創造了「漢江奇迹」。

  美國副總統為討好北京:一句話把安倍當嘲氣昏」

  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政府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有點睡不著。他的智囊給他做了兩項很專業的分析

  一是中國劃定「防空識別區」,等於是打破了40多年來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東海空域的優勢和制空權。

  二是中國劃定「防空識別區」,說明中國空軍已經具備了在東海廣大的空域實施管控的能力。

  中國軍方在劃定識別區之後也多次表示,有能力實施管控。而實施防空識別區的管控,需要由預警飛機、電子偵察機、高速飛行戰鬥機和空中加油機等組成「巡航警戒編隊」,同時也需要地面強大精確的雷達監控與制空指揮系統的支援。

  安倍首相沒有想到,中國劃定防空識別區,不只是把扞衛釣魚島的主權從海上攀升至空中,背後還有更大的政治與軍事謀略。

  安倍盼著拜登來

  要反制中國,單靠日本自己喊破嗓子,那必定是無濟於事。拉住同盟的美國,可以讓中國多幾分忌憚。為此這幾天,安倍首相一直在期盼一個人——美國副總統拜登。

  


  

  


  


  圖為12月3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出席聯合記者會。

  


  

  


  


  圖為12月3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出席聯合記者會。

  對於安倍首相來說,拜登是老朋友了,今年7月,安倍在新加坡訪問時,兩人還特地見面1小時,還就釣魚島問題進行了磋商。安倍甚至相信,美軍近日頻頻出動戰略轟炸機和電子偵察機,與自衛隊戰鬥機一起赴中國的「防空識別區」示威飛行,足以證明美國政府十分在意日美同盟關係,也說明美國政府支持日本政府要求中國撤回防空識別區的訴求。

  拜登副總統終於在12月2日夜飛臨東京。安倍首相則特地安排了12月3日傍晚與拜登會談,因為他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來熱情招待這位老朋友兼盟主國的副總統。

  但是,安倍首相在與拜登副總統會談了一個小時後走出會見室時,他的臉色是凝重的。

  他在隨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高調宣布了他與拜登在應對中國防空識別區問題上達成的四項共識。這四項共識是:雙方不能默認中方單方面設立防空識別區。同時雙方也確認將強化日美兩國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應對中國。雙方還確認,自衛隊和美軍不會因為中國設定識別區而改變在這一空域的聯合行動。雙方還確認,絕不容許中國對民航客機的飛行安全構成威脅。不過,此前中方已經表示民航飛機的飛行不受影響。

  最關鍵要求遭拒

  表面上看,安倍與拜登達成這四項共識,可謂是成果輝煌。但是事實上,拜登拒絕了安倍首相提出的三項最關鍵的要求。

  第一,拒絕了日本政府提出的發表一份「共同聲明」的要求。

  早在拜登抵達日本之前,首相官邸就放出風聲,表示安倍首相將會在與拜登副總統的會談中,重點討論中國防空識別區的問題,並將會尋求發表一份「聯合聲明」,以彰顯日美兩國攜手共同對付中國的同盟友誼。但是,拜登沒有同意日本政府的這一精心安排,他認為,沒有必要發表什麼「聯合聲明」去刺激中國。

  


  

  


  


  圖為12月3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

  


  

  


  


  圖為12月3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

  第二,拒絕了日本政府希望美國贊同日本主張的「中國必須撤回防空識別區」的要求,最後只同意使用「不能默認中國防空識別去」的曖昧辭彙來表達日美兩國在應對中國防空識別區問題上的「一致立潮,讓安倍首相迄今為止撕破嗓子喊出的要求,被拜登打了水漂。

  第三,拒絕了日本政府要求美國政府採取統一立場,阻止航空公司向中國政府遞交飛行計劃書的要求。

  拜登認為,從民航安全的考慮,美國政府同意航空公司向中國政府遞交飛行計劃書。經過雙方的折衝,最終對於這一問題的表述,只停留在「絕不容許中國對民航客機的飛行安全構成威脅」的詞句上。

  建危機管理機制

  為什麼拜登拒絕了安倍提出的這三個「聯合抗中」的最關鍵要求?其理由,拜登並沒有告訴安倍。

  因為作為美國副總統,作出如此的決斷,是代表美國政府,無需向日本解釋更多的理由。但是,拜登在12月3日上午會見在野的日本民主黨主席海江田萬里的時候,悄悄地透露了自己的心跡:「習主席正處於事業起步的艱難時期,我不能給他添麻煩。」

  安倍首相如果親耳聽到這句話的話,他一定會當場昏倒,原來美國人嘴巴上高喊「日美同盟」,心裡卻戀著北京。

  拜登在12月3日夜的記者會上,對著這麼多的日本媒體也表示了一個態度:「美國政府十分關注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這種行動將導致地區緊張局勢,也使得發生事故與誤算的危險性變得高漲。」

  他稱自己在抵達北京之後,會向中國領導人表達這種關切之意,並傾聽中國領導人的解釋。

  


  

  


  


  1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

  


  

  


  


  12月4日,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

  但是拜登同時也指出:日本有必要與中國建立起危機管理機制和相互溝通渠道,以避免在東海發生擦槍走火問題。

  2011 年8月,拜登訪問北京,當時擔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是全程陪同。2012年2月,習近平訪問美國,拜登也是破例全程陪同。習近平與拜登的私人友誼,遠遠超過了安倍與拜登的情誼。很顯然,拜登不願意在重新見到習近平這位老友之前,在日本對中國指手畫腳刺激中國,更不願意因為防空識別區的問題影響中美兩國正在積極推進的「大國關係」,對於美國來說,日美關係是現在進行時,而中美關係是將來時,他只能犧牲安倍首相,去討好習近平主席。

  也許,拜登見到習近平主席時,他無需傾聽中國領導人對於設定東海防空設別區的解釋。他或許只想給中國政府帶去一個建議:「在防空識別區問題上,別太強調,也別太維護,設了也就設了,中美還有更大的事兒要一起做。」

  美軍在東海吃了大虧 美國副總統匆匆訪華

  我們劃分東海防空識別區后,美國副總統拜登即將匆匆訪華,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在筆者看來,興師問罪,聲色俱厲的事情,身為美國國務卿的克里和國防部長的黑格爾已經做了,這兩位可是美國的實權派,都沒有效果,所以拜登興師問罪,意義不大。滅火協調、談判默許才是其真正的意圖。

  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幾天的激烈鬥爭:

  一方面美國兩架B-52飛機,裸闖我們的防空識別區。

  一方面美國兩架P-3C飛機,帶領日本鬼子的9架飛機,私闖我們的防空識別區。

  一方面美國國務卿克里和國防部長黑格爾興師問罪,不承認我們的防空識別區,公開支持日本,給日本打氣。

  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匆匆命令美國各航空公司,立即向中方通報東海防空識別區的飛行計劃。

  從中可以看出中美鬥爭的階段性規律:鬥爭反應期---鬥爭激烈期---鬥爭僵持期---妥協談判期---回歸平靜期。

  


  

  


  


  
資料圖:美國總統奧巴馬(左)與副總統拜登(右)


  


  

  


  


  
美軍B-52飛行航線示意圖


  


  鬥爭反應期:我劃出東海防空識別區后,出乎美日意料。美日驚慌失措,惱羞成怒,開始反應,頻繁外交協調立場,調動少部分兵力到我防空識別區進行試探,評估我戰略決心和作戰能力到底多大,以便做出更好決策。美國第一天就派出兩架B-52飛機,沿我防空識別區的邊緣地帶,南北方向飛行,就是軍事試探。發現我沒有軍事反應后,鬥爭開始升級。

  鬥爭激烈期:美日軍政領導人開始發出各種威脅性聲音,顯示自己的決心和意志。同時派出更多的飛機闖入我東海識別區,進行挑釁。第二天美日就12架次飛機聯合闖我防空識別區。克里、黑格爾、安倍、小野寺五典等紛紛發表強硬性語言,甚至日本外交大臣無理要求我撤回防空識別區,網路報刊雜誌等輿論戰也開始升級。中美日鬥爭進入高潮。

  鬥爭僵持期:鬥爭激烈期,美日的軍政領導人的話基本說滿了,毫無挽回的餘地,給世界顯示其足夠的決心和意志:中國不撤回防空識別區不罷休。

  但實力的博弈,使鬥爭趨向僵持階段。據說中美日在東海識別區展開了大規模的電子戰,此戰導致識別區大面積導航、通信失效。如果民航飛機在此電子戰區域內,將面臨巨大危險。美國的力量使用到頂點,依然達不到效果后,就開始尋求緩和,尋求妥協途徑,拜登開始粉墨登場,擔當妥協談判的使命任務。

  妥協談判期:這個期間,美國國務院要求所有民航通過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必須向中方通報飛行計劃。

  這個期間,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向中方默許承認我東海防空識別區,大談中美友好,加強經濟合作的話題。

  這個期間,美日的飛機開始從闖我防空識別區,轉向在第一島鏈附近展開大規模的軍演,以挽回自己的顏面,同時向世界顯示自己的強大和不示弱。

  


  

  


  


  
視頻截圖:中國蘇-30以及殲11戰機在海上低空突防精準打擊


  


  

  


  


  11月28日,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和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在菲律賓海高調耀武。

  這個期間,西方輿論一些報刊雜誌的一些和平人士紛紛撰寫文章,理解中國劃分防空識別區的初衷和意圖,提出一些善意的希望和建議,既給美國以台階下,又對我提出一些要求。

  回歸平靜期:在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沒有奏效的情況下,在根本無法撼動我決心和意志的情況下,美國就不得不默認中國防空識別區。

  日本看到主子都默許了,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因為日本一直往前沖,根本沒有給自己迴旋的空間,所以為了保持顏面,日本人還會繼續發表外強中乾的言論,以發泄自己的委屈和不滿。

  以上鬥爭規律,也已經被黃岩島事件、釣魚島事件所印證。

  安倍的日本夢迎來大考,中國準備好了嗎?

  自從安倍上台以來打著日本右翼的旗幟,想要翻身成為正常國家,同時將罪惡的侵略歷史美化成英雄行為,此舉既得罪了中韓等飽受侵略之苦的國家,同時也讓日本內部出現了大分化!

  但是安倍對中國的一次次傷害性的試探,也為其凝聚了非常大的人氣!

  而日本的之所以對中國為所欲為的底氣,倒不完全是受到美國的慫恿和蠱惑;而是中國的一再忍讓,並且不想放棄日本這個第三大經濟體。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公告,兩架中國戰機在東海巡邏飛行。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的圖-154偵察機。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公告,兩架中國戰機在東海巡邏飛行。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的運-8飛機。

  但是隨著中國對日本的冒險行動越來越失去耐心和忍耐,中日之間的矛盾白熱化,大有一觸即發的感覺。

  作為中國來講,自古以來就有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古訓。所以當中國決定要和日本攤牌的時候,如果不是準備充分了,是不可能進行攤牌動作的!

  而此時此刻,中國進行防空識別圈的設定,似乎已經說明了,中國已經準備好了!

  至於是什麼樣的準備,美國和日本應該是清楚的。

31

主題

950

帖子

223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1
沙發
雅安雄起 發表於 2013-12-18 19:39 | 只看該作者
希望中國繼續強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