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蹣跚而堅韌的巨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3-11-27 1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蹣跚而堅韌的巨人

2013-11-27 04:05:20  [多][維][博][客]   上海來信

    寫上一篇文章時,正好中共發表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我不去談這個,卻去談廁所,有點大不敬。問題是雖然我在全會公報公布時就預言,將會有更猛的文件發表,我還是對內容的豐富嚇了一跳,一下沒能力談,不過這幾天認真看一下,覺得中國共產黨真是厲害,這樣的改革文件遠超許多人想象,我諮詢行業工作的朋友這幾天在為外企解讀,他直說:大手筆啊,大手筆啊。一共16條60點,作為中央文件,涉及到這麼全面的領域,這麼具體的範疇,前所未有,印證了習近平之前講過的「抓鐵有痕,踏石有印」。

    文件裡面除開頭第一條指導思想強調了一些官話外,其他內容全是具體措施。其實前面官話也不白講,就是讓右派絕了推翻共產黨的「胡思」,讓左派絕了回到計劃經濟的「亂想」。作為中央文件,它詳細到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等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規定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等等,一言難盡,這種詳細程度使得可檢測性相當高,你改革不成功的話,絕不是說說可以掩飾的,逼迫政府沒有回頭路去推進改革。這種變革程度,如能實現,使得中國在2020年面貌又煥然一新。在一黨執政的前提下,這種目標確可能實現,因為一黨執政可以順從總體民意又不必考慮一時具體的民意。從習當政后的情況來看,他真的是抓落實的。現在連《歷史的終結》作者福山也說要成為中國制度的辯護者了。

    讀文章的網友如果平時主要是在網上看看玩玩也就算了,如果真的對中國發展有興趣,我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想法真會不同。

    現在仍有爭論的是中國的現有一黨執政的根本體制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一講到這個,爭論就大了,也沒什麼可以證偽的堅實依據,都是說說而已。文人們自然又要拿民主自由來作文章(且不說民主和自由是有矛盾的)。以前我提過,著名的歷史學家菲利普•費爾德南茲—阿邁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有一本著名的教科書,《世界—一部歷史》(The world A History)中講過:「直到今天,西方人仍然推崇希臘人是民主制的創始者。誠然,,希臘人創造了demokrateia這個詞來代表一個最高權力屬於全體公民大會的國家,但大多數希臘人並不同意這樣的安排。……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是將俘虜當做奴隸,將女性當作犧牲品,將男性當作炮灰,將失敗者當做替罪羊的一種壓迫政制的片段。」這種講法與當年我認為受到共產黨洗腦時表述的觀點一模一樣,補充一點,西方部分實行民主制的希臘城邦的人民不僅將失敗者當作替罪羊,還將成功者當作替罪羊,他們僅僅認為凱旋歸來的將軍對士兵不好,就提議將他殺了,接著後悔了,又表決將提議殺將軍的人也殺了,很有意思的。莎士比亞有一劇《科利奧蘭納斯》講的就是發生在羅馬類似的事,立下赫赫戰功的羅馬將軍如何在共和制度下給市民迫害。無獨有偶,不僅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有這麼看的,在自由民主風行的現在,也有西方學者這麼看,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5月出版一本書《Stumbling Giant:The Threats to China』s Future》(蹣跚的巨人),作者是著名學者Timothy Beardson(中國名譚寶信),我這篇文章的名字就來源於他。他表示在近代歷史上,中國有應對和解決挑戰的出色記錄。對於中國的體制,他這麼說,「只是在兩百年前,中國現有體制所基於的許多政綱在西方似乎並不非同尋常:從歷史上說,今天的自由民主價值觀並不是人類普世價值,即使在西方也是如此。可以想象的是,追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可優先於政治改革。至少在過去30年裡,中國領導人不得不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規模和重要性超出大多數西方國家領導人遇到的問題。中國政府最近幾十年來取得的成就使之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政府之一」。

    這些成就有時並不可能從媒體上看到,記者一般缺乏知識,所以看不懂這個決定,只能從自由民主角度這個較為簡單的敘述框架來講一番,不少遊離於共產黨體制外的文人心情又不同,他們要民主自由,這一次看來好象又沒他們玩的份,所以有點鬱悶的。這兩部分人都有話語權,所以解讀方面不能全面引領。其實現在沒有證據證明民主是解決問題的萬金油,可能需要文化和歷史條件配合,儘管民主可以為文人們的就業和參政提供機會。現在時興美化民國知識分子,就是影射共產黨搞獨裁,不讓文人玩政治,對知識分子不如蔣介石好,但民國知識分子不象講的這麼美,要不中國1949年後也就沒有共產黨什麼事了。有一書,學者李村著,叫《世風士像—民國學人從政記》,對許多著名文人在民國從政成就相當不敬,可以看一看,當然,他也反對將文人邊緣化。

    中國在滿身創傷和步履蹣跚中一步一步走過來,取得大家都不敢忽視的成就,矛盾積累也不少,以至於後來許多文人都說到現在到了深水區,大家再推一推,中共的牆就要倒了,卻不料來了一個60條的決定,中國共產黨這種堅定不移,在中國給外國人揍醒后,不屈不撓,朝著民族復興的道路咬緊牙關走下去的韌性,在中國既前有古人,在共產黨中又後有來者,超過許多人的想象,這絕不是一般小資產階級或知識分子能所為,必須是一些既在仰望星空時有偉大志向和民族情懷,又在低頭看大地時有足夠的現實感和不怕骯髒地操弄政治手段的行家才行,一家人干一家事,這種大業靠什麼搞選票的政客,俗世情懷的文人都不行。中國學者羅雪飛曾有一文《當文人操弄權柄的時候——法國的文人政治傳統》,文中引用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一書的觀點: 文人政治傳統所帶來的政治社會後果有三個方面:一是對政治不甚了解並在強烈的俗世情懷的驅使下,容易陳義甚高,不考慮政治問題本身的複雜性,看不到理想與現實之間應有的距離和張力,將其運用於實踐時,不僅無法實現,而且會消解掉人們對理想的追求,使人更趨實用性;二是理性和知識上的絕對自信實際上是理性的自負和知識的傲慢,使人看不到知識所本有的分散性質,使人容易產生一切制度都可由人任意制定的幻覺,不僅導致人們忽視地方性知識的重要性,還引導人產生狂妄的含糊感,三是社會整體工程的設計排斥零星社會工程所允許的反覆實驗和連續調整,實際上反映了烏托邦式的偏見,它堅定地認為當我們進行社會實驗時,我們必須重新塑造整個社會結構,導致對歷史的絕對否定、對傳統的全面隔斷和對社會的整體破壞。

    我特別看重其中提到的「地方性知識」以及「排斥零星社會工程所允許的反覆實驗和連續調整,反映了烏托邦式的偏見」這一段,中國在與西方不同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功就是地方性知識,其正確性和可實現性恰恰被許多人視而不見甚至全面否定,而《決定》在過去歷屆所乾的「零星社會工程所允許的反覆實驗和連續調整」的基礎上,加上了頂層設計,使得今後的道路設計既有歷史感,又有現實感,還有未來感,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這種令人奇怪的事只有中國共產黨,一個建立在中國人特殊氣質基礎上的統治集團才能做得出,做得到。所以,我想這60條目標,應該可以大部分實現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