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伊運認領天安門恐襲事件 威脅發動更多襲擊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11-25 1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11月25日11:08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本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24日,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紛紛引述監視全球恐怖組織動向的研究機構SITE提供的監測結果稱,一個名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的組織在互聯網上公布了一段視頻,就10月28日發生的天安門恐怖襲擊事件發聲,稱之為「聖戰者」發動的「聖戰行動」,並揚言製造更多的暴力恐怖事件。24日,中國反恐機構官員就此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反恐情報機構早在數天前就掌握了這段視頻,「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其實就是被中國和全球多國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東伊運」。
  這是天安門襲擊事件發生后,「東伊運」首次就此發聲。法新社24日的報道稱,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SITE監控的情況顯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在網上公開了一段8分鐘左右的視頻。該組織發言人阿卜杜拉·曼蘇爾蒙著面用維吾爾語宣稱,10月28日發生在天安門的撞車暴恐事件是「聖戰行動」,實施者是「聖戰者」。他還威脅說,該組織將在中國更多地點發動襲擊活動,包括人民大會堂等。
  法新社24日稱,該視頻沒有明確表示是否對10月28日的天安門襲擊事件負責,有分析人士認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是「東伊運」的母體,還有人認為兩者為同一個組織。路透社稱,「東伊運」2002年被美國指定為恐怖組織,2003年,該組織一個重要頭目被擊斃,「東伊運」的影響力開始衰退,行動減少,近年來有專家對該組織是否仍在有效運作產生懷疑。2011年,有消息稱,「東伊運」重組並更名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並宣稱對中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發生的一些事件負責。
  10月28日中午,一輛越野車撞向天安門金水橋護欄後起火,造成車上3人及2名路人死亡,40人受傷。之後,在新疆等地公安機關大力配合下,北京警方先後將5名嫌疑人抓獲。10月31日,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烏茲別克向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執委會通報該事件,指出當前國際恐怖活動處於活躍上升期,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受到恐怖主義威脅。北京的這起暴力恐怖襲擊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給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同樣的組織,同一個人,不時在網路上發布恐嚇視頻。」中國反恐機構的一位匿名官員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其實就是「東伊運」。該組織主要成員和領導層均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接界的部族地區,其分支機構在土耳其和敘利亞,「是國際恐怖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該組織還派員赴敘利亞參加反政府武裝,這也是應國際恐怖組織的要求。」該人士表示,與許多在中國本土產生、重視行動的恐怖組織不同,「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側重於「精神影響」,以鼓動追隨者發動暴恐活動為主旨,但其領導層和核心人員卻隱身幕後,不會輕易交出自己和親人的生命。
  「曼蘇爾也不是第一次代表該組織對外發布暴恐認領視頻,」這位官員說:「他們不時地拋出恐怖言論。恐怖活動的本質是干擾正常的社會生活與生產秩序,對民眾和政府造成心理恐懼,『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既然是國際恐怖勢力的組成部分,所以他們的行事本質與國際恐怖組織沒什麼不同。」正因為此,「突厥斯坦伊斯蘭黨」一方面鼓動追隨者製造暴恐事件,另一方面也故意認領一些惡性事件:「比如說2008至2009年間,該組織宣稱,他們對上海一家化工廠的惡性爆炸事件負責,但最終調查的結果顯示,這只是一起普通的安全生產事件,與暴恐事件毫無關係。」這位反恐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這麼做有兩個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製造恐怖氣氛,達到恐怖襲擊事件的本質目標;二是為自己在國際恐怖組織圈內賺『積分』,也就是說只有不時向其它國際恐怖組織顯示它的『能幹』,才能獲得國際恐怖勢力的認同。」該官員說,中國與國際社會正在加大打擊「東伊運」等恐怖組織的合作力度,「巴基斯坦與土耳其都與中國進行著密切的合作」。
  法國《世界報》稱,2011年起,「東伊運」的主體更加伊斯蘭化。專家們表示,這種「將抗爭聖戰化」的做法「對幫助維吾爾人的事業並沒有積極幫助」,因為這種傷及無辜的恐怖手段,很難得到廣泛的同情和共鳴。法國《塔希提新聞報》24日評論稱,「10·28」事件發生后,「世維會」和一些海外民運人士曾質疑中國當局對「東伊運」的指控是否屬實,稱「一家三口在一輛車上不合邏輯」、「中方指控很難被相信」,還有專家認為,「東伊運」的活動能力不強,在新疆以外缺乏行動力。此次「東伊運」方面的聲明恐令這些質疑者感到尷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