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肯曾想把黑人趕出美國 贊同將黑人送回非洲老家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3-11-7 09: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亞伯拉罕·林肯簽署了《解放奴隸宣言》,把黑人從殘酷的奴隸制中解救出來。但鮮為人知的是,林肯一直致力於將自有黑人移出美國。有人說這是林肯輝煌一生中不能被抹去的污點。

  把黑人送回非洲去

  隨著一艘艘販奴船不斷往返,黑人被源源不斷地販賣到新大陸。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國大地上,膚色黝黑的「湯姆叔叔」們在白人奴隸主的煙草農莊、棉花農場、甘蔗田裡終日辛苦勞作,不時被買來買去。

  美國人在林肯之前也考慮過解放黑奴,姑且不說必然招致南方奴隸主的反對,就是大多數美國白人從心理上也難以接受。林肯曾說,「解放奴隸並且讓他們在政治和社會上與我們一律平等?我自己的感情不容許。即便我容許,我知道大多數白人也不容許。」其實早在托馬斯·傑弗遜總統時期就提出過逐步解放奴隸的方案,只是受阻於資金而不得不擱淺。傑弗遜總統堅信「公眾還不可能贊成這一建議」,他不願做無謂的犧牲,所以就把這道難題留給了後來者。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把黑人送回非洲老家」,是美國人想解決黑人問題的主流思想。1816年,美國殖民協會成立,開始大規模地送走自由黑人。賴比瑞亞就是美國殖民協會的重要成功實踐。1847年7月,賴比瑞亞共和國在美國殖民協會的協助下由美國黑人移民建立。林肯對把黑人送回非洲去的做法也頗為贊同。1854年,他說,「即便將世上所有力量交予我,我也不知道拿現存的制度怎麼辦。我的第一衝動是解放所有奴隸並將他們送到賴比瑞亞———他們自己的土地上。」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總統,正式將遷移黑人計劃付諸實施。在當年的總統年度咨文中,他向國會提出遷移自由黑人的建議並得到響應,國會撥款10萬美元,後來增加到60萬美元。

  讓自由黑人到中美洲去

  把黑人送回非洲並不那麼容易。畢竟非洲太遙遠,耗資太大。儘管有國會支持,但納稅的白人不肯為黑人買單。美國斷斷續續的殖民活動難成大氣候,原因莫不在此。據林肯估計整個遷移需要37年才能完成,巨額費用需要幾代人來承擔。於是,林肯又把目光投向附近的中美洲地區。

  1862年8月14日,林肯接見了一個自由黑人委員會,這是美國黑人團體第一次受到總統的召見。但這一莫大的榮幸帶給他們的卻是不幸的消息。總統希望黑人「為了你們的種族和我們的種族」,離開美國,到中美洲去創業,因為那裡有港口、煤礦,並且交通方便,氣候也適合黑人的身體條件。

  1862年,內戰中的聯邦軍隊依然處於劣勢。為扭轉戰局,林肯在1862年12月1日的總統年度咨文中提出有償釋放奴隸與將被解放黑人遷移出境相結合的計劃。為了向南方妥協,林肯提出逐步有償釋放奴隸;而為減輕北方的顧慮,他提出了送被解放的黑人到海外殖民的計劃。「黑人的遷出可以增加對白人勞動力的需求,白人勞動者的工資也會提高」。

  為配合林肯的這一計劃,尋找合適的殖民地點,國會開始了一系列外交斡旋活動,先後給蓋亞那、宏都拉斯、厄瓜多、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達尼加等國發去了創建殖民地的請求。但計劃真正得以實施的只有海地的一個小島。政府曾與一個叫本納德·科克的人簽訂協議,科克同意以每人50美元的價格遷移 5000黑人到小島上。但這一計劃幾經周折仍未成功,政府不得不於1864年接回島上的黑人。

  計劃失敗仍痴心不改

  「總統似乎被一種幻覺困擾著,他認為只要國會通過他的有償解放計劃,叛亂就可平息。」參議員布朗寧曾在日記中寫道。但是,形勢並未如林肯所願,南方奴隸主根本不接受林肯的有償釋放奴隸的妥協方案。所以,作為配套措施的林肯一廂情願的遷移計劃也無從實施了。

  既然南方不肯接受有償釋放奴隸的停戰方案,為扭轉戰局,林肯於1862年9月22日發布了《解放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亂各州的奴隸應被看作是自由人,可以應召參加聯邦軍隊。《宣言》給了黑人最終會贏得美國公民身份和聯邦憲法所賦予的所有權利的希望,其影響立竿見影,南方各州的黑人奴隸紛紛逃到北方參加聯邦軍,為爭取解放而戰鬥。事實上這些對美國已產生歸屬感且自稱為「有色美國人」的黑人本來就極其反對離開,現在《宣言》的發表更讓他們把海外殖民拋在腦後。

  就在被暗殺前的幾個月,林肯還與本傑明·巴特勒將軍談起處理黑人的問題。林肯得知其不可行后,深表遺憾。

  遷移黑人計劃被林肯奉為上策,幸而,戰爭形勢的發展,使他的計劃未能成功,從而保全了這位偉大「奴隸解放者」的英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