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富人的五種節儉生活方式,跟我們大有不同啊!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最近一條網上爆料,講的是土豪聚會的奢靡,而年輕的美眉則成了土豪享樂的對象,雖然「肉類批發」這樣的形容詞不夠雅但還很貼切。美國的富人比中國多,但人們為何不把美國的富人稱作是土豪呢?如果對比中美富豪的生活方式,暴發戶的生活哲學是過了今天沒明天,而白手起家的富人則有著勤儉持家的習慣,即使大富大貴之後,這些節儉的生活習慣依然保留甚至是作為「傳家寶」傳給下一代。人們常說,真正的美國富人的生活方式是將賺來的錢明智地投資、不斷地積蓄和生活上節儉。一些中國土豪揮金如土式的生活方式,也許能獲得短暫的滿足感,但要想持久富下去,未必那麼容易。下面是美國富人帶有共性的五種生活方式,雖然未必富人各個如此,但畢竟大多數富人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

一、開車未必講究奢華
不論是在好萊塢的電影中還是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看到的富人乘坐的汽車是無比的豪華,而在中國人心目中豪華車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的確,美國有一部分富人是以豪車代步,特別是在娛樂圈,玩的炫耀和酷。而從財富積累和投資的角度講,大把錢用在所謂豪車上並不值得,因為汽車的功能是代步,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主要是安全和舒適。美國人常講,不要用汽車的價格或是品牌將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定格,因為大多數人並不在乎一個人開的是什麼車,他們更注重人的個性。
臉書的創辦人扎克伯格身家有168億美元,天量財富並沒有改變扎克伯格的習慣和風格,他最愛的著裝還是T恤、帽衫和牛仔褲。扎克伯格開的車是本田謳歌四門橋車,在美國的售價只有3萬多美元。扎克伯格生於中產階級家庭,吃穿有餘,卻也不是巨奢之家。這種美國傳統中產家庭氛圍講究平和、奮鬥,這直接影響了扎克伯格的事業和人生。比爾·蓋茨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深受汽車文化影響,他也曾著迷於保時捷等名牌汽車。但這名已經退休的世界首富現在的座駕,也不過是一輛不超過10萬美元的保時捷911敞篷車。在中國,上百萬美元的豪車成為富人的寵物,鍍金的汽車受到一些富人的喜愛,但恰恰在這一點上,美國人會說中國富人如同土豪。僅在富人開什麼車上,扎克伯格、比爾·蓋茨的汽車經就能反應出美國富人的節儉和實用風格。

二、住宅不追求豪宅但求舒適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億萬富豪的住宅一定猶如皇宮,金碧輝煌,堆滿了名畫、古董。大部分的美國超級富豪所擁有的豪宅市場價值都不低,但也未必每一個億萬富豪都是把自己的家建成金窩、銀窩。根據統計,美國富人擁有千萬美元以上豪宅的人數比例並不高,更多的富人的住宅價格在100萬美元至500萬美元之間。而在美國百萬富豪人群中,他們的住宅平均價值在30多萬美元。
談到美國富人在住宅上的節儉例子,大家常列舉的人是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擁有的資產達到470億美元,而他的住宅依然是1958年以3萬1500美元購買的居住面積600平方米、有五間卧室的住宅。巴菲特在眾多億萬富豪中對住宅的擁有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這也反映出他的投資哲學,他說,如果一個人對擁有一件物品10年以上還不能感到滿意,那你就在10分鐘之內處理掉它。按照巴菲特擁有的財富,要買千萬、上億的住宅簡直是小菜一碟,但巴菲特50多年沒離開老窩,這不是摳門,而是巴菲特的一種生活方式,一個舒適的家即足矣。
不可否認,一些億萬富豪的生活是節儉的,但在住宅上並不節儉。戴爾曾說他喜歡居住的簡單一些,然而它在德州奧斯汀的住宅卻佔地20英畝,這座1997年興建的豪宅居住面積為3萬3000平方英尺,被當地居民稱之為「城堡」。甲骨文公司總裁埃利森在加州修建的住宅是日本建築風格,佔地23英畝共有十棟建築。建築群模仿日本16世紀古都京都的建築風格而建,整個住宅花費2億美元。當然擁有價格不菲的住宅也是一種投資,富人們在自用住宅上往往是講求社會環境好、居住舒適,並不見得是以豪宅作為居住的標準。

三、購物上避免隨機性
根據統計,在美國使用現金購買豪華汽車、珠寶或是電器的人群中,86%的人不屬於富人。中國人喜歡現金購物,與信用卡和支票不流行有關。但使用現金購物特別是在購買奢侈品時,往往容易出現花起錢來沒有計劃,花錢變成跟著感覺走。美國石油大亨皮肯斯擁有14億美元的財富,他的節儉之道是每5年買一次西服,每次只買三套。到超市買菜時一定要寫好清單,然後帶上可以只可以滿足購買物品所需要的錢到商店。人們會說,這不是在憋自己嗎?是有點受憋,但這裡的要點是,購物最容易成為人們胡亂花錢的形式,為避免這種購物上的隨機性,不少富人錢包里都不會帶許多現金。

四、到平價商店購物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雖然不屬於大富豪之列,但奧巴馬一年40萬美元的收入也不算少。密歇爾最喜歡去的商店是美國大眾型商店「標的」,這個商店中的產品價格算是低的,也都是些普通百姓可以消費的起的商品。還有一些富人和普通百姓一樣,收集折扣券來購物。擁有4000萬財富的史萬科,使用折扣券購物已成她的習慣,而且堅持了很多年。史萬科還有一些節儉的做法,例如大宗採購牙膏和手紙這類日常用品,利用批發價和零售價的差異自然就節省不少錢法蘭克莉身家有1億美元,作為女性法蘭克莉從不在零售店買鞋子和衣服,而是在網上淘寶,而且專買有折扣的服裝。
在積聚財富的過程中,擁有節儉的心態很重要,生活中避免亂花錢並將節省下來的錢用於投資或是儲蓄,這是最基本的理財之道。根據統計,在美國富人和富裕人群中,74%的人在標的購物,63%的人在家居用品店購物,而在Tiffany店購物的人只有5%,在Luis Vuitton購物的人比例為2%。在美國富裕人群中,71%的人每月使用紙質折扣券,54%的人每月使用網路上提供的折扣券。

五、在飲食上不花天酒地
美國的飲食文化當然不如中國飲食文化那樣博大精深,美國人在飲食上很講究營養和衛生安全。大吃大喝在民眾中少見、在富人中也不流行。奧巴馬經常到快餐店買漢堡吃,甚至招待身邊工作人員也是一頓快餐。在中國一桌宴席上萬元人民幣也許不算稀罕,但在美國一桌上千美元的宴席算是夠豪華的了。美國一些超級富豪儘管身家財富過億,但在節儉上也有一些特色,雖然這些特色有時候近乎吝嗇,但也能反映出富豪並不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史坦佛大學教授大衛擁有13億美元的財富,這些財富多來自於他的投資。大衛的節儉習慣是:在豪華餐廳就餐時,一定要將美味佳肴留出一半留給第二天吃,這叫一餐兩吃。大衛15年來都是自己剪頭髮,而開的車是一輛1986年的普通德國車。大衛說,他的節儉習慣來自於父母,不揮霍是一種美德。(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