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另一個"香港"

[複製鏈接]

970

主題

1283

帖子

226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假裝從無錫來 發表於 2013-9-29 05:1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區範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台,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今年上半年,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擬定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上報國務院審批。主要內容包括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投資管理模式創新、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建立與試驗區相適應的監管等制度環境等。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該方案草案。

  為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探索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創新對外開放模式,國務院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決定在試驗區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和事項。《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在完成相關法律程序后公布。

上海自貿區最終目標:建設一個「小香港」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最終目標是在內地的商業中樞建設一個「小香港」
  上海自貿區包括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含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總規劃面積達到28平方公里,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據了解,《方案》的改革條款將涉及金融、航運、貿易、稅收、管理等多個方面,最關鍵的試驗為開放外匯市場和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最終旨在促進貿易的開放化和便利化。
  此外《方案》還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區域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有評論指出,上海自貿區建成后將實現「境內關外」的模式。
  7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提出:「加快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下半年全市重中之重的全局性工作。」他表示,上海按照中央部署探索自貿區建設並非政策優惠,而是深刻制度創新。
  經濟學家稱,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內地的商業中樞建設一個「小香港」。

上海自貿區將衝擊香港地位 香港或拉攏前海抗衡

來源:中國江蘇網

 專家解讀
  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無疑給前海合作區帶來較大壓力。兩者皆為金融中心,同打金融改革牌。面對上海擁有更強的的金融基礎和國際影響力,前海如何自處?記者專訪了招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謝亞軒博士。他表示,前海部分金融創新項目已經開展,加快其進一步實施有利於前海發揮自身優勢。同時,受到此事更大衝擊的香港,如果想維繫現有地位,只有與內地特別是前海更緊密地聯繫,「此時正是前海與香港加強合作的有利時機」。
  「無論從經濟地位還是開放度,
  上海都是自貿區首選」
  南方日報:為什麼是上海成為自貿區?
  謝亞軒:中國首個自貿區落戶上海,可以說在意料之中。上海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經濟發展成熟,市場化程度較高。無論從經濟地位、輻射面積,還是開放度、市場化程度,上海都是自貿區的首選。
  南方日報:與通常所說的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相比,上海自貿區在開放內容上有哪些新拓展?
  謝亞軒:根據申報方案,上海自貿區涉及投資、貿易、金融、行政法制等多項改革試點內容。
  在貿易領域,上海自由貿易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這是主要區別。所謂「一線放開」是指一線監管集中在對人的監管,海關等口岸單位只做必要的檢驗檢疫工作,其監管模式也轉變為集中、分類和電子化監管模式。所謂「二線管住」,就是加強進出自貿區的貨物的監管,從而實現「區內貨物自由流動」。
  金融領域,人民幣資本項目的開放和利率市場化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上海自貿區將在區內實現金融產品價格的市場化定價,也會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先行先試,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
  投資領域,主要將在自貿區內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內外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而不再實施行政審批。具體而言,對於外商投資,對於特殊准入限制以外的行業,行政機構取消合同章程審批,實行備案管理。對於確需保留的限制行業,則將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於中國企業投資境外而言,一般投資項目的管理方式也將由過去的核准制改為備案制。
  「毗鄰香港是前海獨特優勢,但也限制其發展定位」
  南方日報:上海自貿試驗區獲批,為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加了「一把火」。這不免會與同打金融改革牌的前海發生正面PK,兩者究竟該如何差異化發展?
  謝亞軒:在定位上,上海是國際金融中心,而前海是金融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
  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是著眼於全球,更具國家層面的意義,是成體系的改革試點。並且,上海自身貿易、金融、航運等方面基礎雄厚,自貿區的提法本身就比合作區更為創新、更具深意。這樣看來,它在自由貿易、金融創新等方面可能要比前海現有的嘗試要走得更遠、更深,所能獲得的政策支持和資源也將更多。
  前海的發展主要著眼於深港、粵港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其定位,一是以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全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示範作用;二是全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強大輻射能力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三是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在全面推進香港與內地服務業合作中發揮先導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講,毗鄰香港是前海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限制了前海的發展定位。畢竟,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中央的既定目標,前海的開發開放不是拆香港的台,而是進一步將香港和內地緊密聯繫起來,鞏固香港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前海相對於上海而言,試錯成本更低,反而更有利於體制方面的創新。鄰近香港,為前海在制度層面的創新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本。回顧歷史,深圳能夠在首批四個特區中殺出一條血路,深圳所具備的這一優勢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前海部分政策短期內不會在上海自貿區實施」
  南方日報:以現在透露的信息來看,未來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優惠包括稅收優惠等,會不會比前海更多?
  謝亞軒:目前看,上海自貿區也在爭取15%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在金融創新等方面,前海和上海所能獲得的政策支持至少是一致的。但我推測,上海自貿區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在投資領域,上海自貿區可能會走在前海前面。
  但是,由於前海立足於內地和香港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一些適用於上述目的的政策安排可能短期內不會在上海自貿區實施。例如,用於香港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可以直接在前海為企業和居民提供服務;深港兩地在前海就教育、醫療開展合作試點;支持港澳電信運行商在前海建立合資企業,經營電信業務;探索香港仲裁機構在前海設立分支機以及內地與香港律師事務所在前海的聯營方式等。
  南方日報:就上海已經擁有的金融基礎和國際影響力而言,上海自貿區的成立會不會給前海的招商引資帶來壓力?
  謝亞軒:自然會帶來壓力。但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兩者定位不同,上海是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而前海則主要面向香港。因此,可能部分外資企業會被上海自貿區所吸引。但對於港資企業而言,深圳鄰近香港,語言、文化較為接近,香港現有的制度優勢可以相對便利地移植到前海。此外,前海有專門針對港人的人才、教育、就業、醫療等優惠措施,港資企業更願意進駐前海。
  南方日報:前海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目前最需要做的「功課」有哪些?
  謝亞軒:一是前海規劃其實早於上海自貿區,部分金融創新項目已經開展,例如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貸款項目。對於前海而言,加快已有項目的發展,推進規劃項目的實施有利於前海發揮自身優勢。
  二是加強與香港合作,上海自貿區推出后,雖然給前海造成壓力,但也是前海加強與香港合作的有利時機。實際上,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於香港的衝擊更大。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想維繫現有地位,恐怕只有與內地特別是前海更緊密地聯繫與合作。
  三是加快前海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上海自貿區是依託現有港口、保稅區等開發相對成熟的區域而建立,而前海是建設在一片荒蕪的灘涂上,其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更需迎頭趕上。

揭秘自貿區出台始末:李克強力排眾議 終令上海自貿區獲批

7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這標誌著上海自貿區將成為國內首個符合國際慣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
  據了解,《方案》的中心內容是促進貿易更加開放化和便利化,所涉及的改革條款將包括外匯管理、稅收政策和海關監管等多個方面。
  上海自貿區的規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含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簡而言之,就是在上海自貿區簡化監管手續、降低成本,實現「境內關外」。
  出台前:監管機構聯合反對
  獲批已經過去半月,上海市政府卻出乎意料地低調,上海自貿區的具體實施方案一直沒有對外公布。對此,一位發改委官員表示,上海市正在研究相關配套細則,並研究對外統一口徑的問題。
  據財新網報道,上海建立自由貿易區計劃曾招致金融監管部門的公開反對,但李克強總理力排眾議,終令計劃獲批。財新網稱李克強之前表示計劃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上海金融服務業,隨即招致中國銀監會和中國證監會公開反對。了解政府高層會議一手內幕的三位消息人士透露,在一次國務院閉門會議上,李克強得知其計劃一直遭到反對時曾拍桌子發火。
  此外,據悉,除了銀監會和證監會的反對之外,在上海自貿區方案徵求意見階段,包括財政部、保監會在內的多個部委,對一些具體開放舉措的尺度亦有所保留。幾位消息人士曾閱讀過國務院內部會議紀要。他們表示,部委就新政策有不同意見並不少見,但監管機構聯合起來反對總理卻很罕見。
  出台時:李克強力排眾議
  3月下旬,李克強出京考察即前往上海。一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行程完結後,李克強向上海方面透露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想法,令上海官員感到「受寵若驚」。李克強還要求上海方面提供一份目錄,列出上海政府認為吸引外國投資者所需要調整的政策。之後,許多政策建議很快提交至李克強辦公室。不到兩個月,李克強就推出一份涵蓋21項措施的初步建議書,但其中細節並未正式對外公開。但李克強並未料到會招致下屬如此強烈的反對。
  以期貨交易市場的商品期貨交割倉庫為例,包括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內的多家機構,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內地設立交割倉庫。不過,在上海自貿區是否可以設立境內首個交割倉庫的問題,在方案商榷階段有所反覆,證監會認為目前還不具備境外期貨交易所在我國境內設立交割倉庫的條件,曾建議取消這項內容。
  李克強辦公室對此反應強烈,併發出一份備忘錄,稱在自由貿易區設立期貨交割倉庫,將有助上海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韓國釜山和新加坡在這方面的主導地位,還有助降低中國企業交易成本。
  李克強辦公室給中國證監會的正式回覆稱,上海自由貿易區內的商品交易仍將被視為離岸交易,所以在區內設立期貨交割倉庫,並不會影響國內期貨交易丶交割和定價體系,也不會對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李克強還建議,應允許所有滿足特定資本要求並在自貿區有業務運營的銀行提供離岸銀行業務。銀監會希望取消這一措施,但認為已擁有離岸銀行業務試點資質的浦發銀行可以例外。
  同樣,李克強也駁斥了銀監會意見,表示上海自由貿易區有助商業銀行試驗如何管理境外銀行業務風險及建立有關機制,並認為境外銀行業務對境內金融市場的影響極其輕微,風險可控。
  此外,融資租賃業是否納入出口退稅試點,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建議延後考慮。就此,上海方面認為融資租賃業在上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各類融資租賃企業有較強的政策訴求,推出優惠政策,將推動該行業的發展。方案仍建議對區內註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及項目子公司,實施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的試點政策,也建議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建議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出台後:上海自貿區成新一輪改革試驗田
  今年3月份,李克強在上海召開座談會時曾指出,「我們要用開放擴大內需,用開放形成倒逼機制,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是為上海乃至中國帶來發展紅利,是中國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試驗田」。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說,上海自由貿易區就像「李克強的孩子」。「總理非常熱切地想要將自貿區計劃打造成伴隨而來的經濟改革方案的一個重大成就。」
  上海自由貿易區將促進跨界商品和資本流動,關鍵試驗是開放外匯市場和使國內利率實現自由化。在此次方案獲批前,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和利率市場化,就成了外界對上海自貿區試點中最為期待的金融改革內容。在已獲悉的方案中,明確表示將在區域內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但目前的方案沒有對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做更為細化的表述,僅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區域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

  報道稱,李克強已下定決心選擇上海作為第一個櫥窗,展現「李克強經濟學」是如何發揮作用將中國從硬著陸的風險中拯救出來的,而結構性改革或許表明此前禁止進入的行業將擴大對外資開放的範圍。
  影響:各地爭奪設立自貿區的機會
  上海自貿區獲批之後,天津自貿區方案日前也上報國務院。另據悉,重慶、舟山、廣州、廈門等地都在爭奪設立自貿區的機會。
  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中國未來到底應該設立多少個自貿園區?數量是否越多越好?如果放鬆監管,自貿區很可能將成為金融冒險家的樂園。我建議還是應該謹慎一些,先從上海開始,再逐步摸索、完善、推廣。」
  孫立堅認為,畢竟我國的自貿區之路才剛剛起步,建設進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出現利用這個特殊區域進行大規模套利套匯,造成自貿區內資金空轉,所以風險的管控非常重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