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媒體為何說日本奧運會將被抵制?

[複製鏈接]

5055

主題

5090

帖子

71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菊花包子 發表於 2013-9-17 1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 2020年奧運,日本首都東京勝出。有人歡樂有人愁,日本狂歡,土耳其人不滿,西班牙人則滿含幽怨。聯想到北京首次申辦奧運敗於悉尼的情形,中國人對土耳其人感同身受。畢竟,伊斯坦布爾已經五次申辦奧運而敗北,在世界級城市中,屬於屢敗屢戰的「悲劇英雄」。

  從奧運會「風水輪流轉」的意義言,奧運會舉辦權交予伊斯坦布爾更好些。東京已經於1964年舉辦過一次,而伊斯坦布爾舉辦奧運會,將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福利」。正如土耳其的哀怨,國際奧委會在伊斯蘭世界「錯過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現實很殘酷,奧運會的邏輯也是「勝者為王」。相比西班牙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土耳其社會的不安定性,日本福島核泄漏的「瑕疵」不再致命。因為,日本精細的社會管理和完善的法治體系,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好福島核泄漏。此外,「安倍經濟學」也給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帶來了暫時的希望。國際奧委會要選擇一個安全的奧運舉辦地,從目前和不久遠的未來看,日本東京是最佳選擇。何況,東京還有成功舉辦奧運的經驗呢。

  2020年奧運會有了歸宿,整個世界均應向日本人祝賀,預祝東京再次舉辦一次成功的奧運。而這,不僅是日本的榮光,也是東亞和亞洲的榮幸。

  人們習慣賦予奧運東道主更多的象徵意義。1964年東京奧運,使日本步入發展的高速軌道,也一掃日本戰敗的陰霾,成為日本現代化的標誌。同理,1988 年的漢城奧運會,也使韓國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2008年的北京奧運,對於中國軟硬實力的提升,全球也有目共睹。對東京而言,再次舉辦奧運,自然也飽含日本人的願景與期冀。

  首先是經濟利益。日本經濟雖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有所改觀,但放水般的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走出滯脹困局未必是可持續的。日本經濟面臨的困境除了滯脹、增長乏力,還有嚴重的債務困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到今年年底日本債務佔GDP比重將上升到250%,是全球債務最重的國家。雖然日本未必重演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但負債發展和貶值增長的模式的確不容樂觀。

  奧運會或成為日本拯救經濟的新引擎。據悉,日本東京2020奧運會的預算並不多,只有3300億日元左右,大約33億美元的水平,只相當於北京奧運的 1/10。但是,按照東京都的預期,東京奧運拉動的直接經濟效益可達3萬億日元,幾乎是預算的10倍。由此可見,精明的日本人希望用最少的錢辦一場最賺錢的奧運會。日經新聞網認為,奧運會將吸引全球的人、財、物,可能成為日本經濟重振的起爆劑。也有更加樂觀的,據大和證券首席技術分析師木野內榮治認為,奧運帶來的旅遊經濟拉動和安倍「國土加強計劃」,兩者總收入可達150萬億日元。

  精打細算的日本人,善用一切手段刺激經濟,譬如地震重建,譬如貨幣貶值,當然不會放過奧運經濟。但奧運能否給日本經濟帶來汩汩活力,還有待觀察。日本《每日新聞》就對此充滿懷疑---奧運能讓日本經濟擺脫困局?

  如果僅僅止於經濟方面的奧運狂歡,日本人似乎太過功利。從東京奧運的申奧口號「Discover Tomorrow(發現明天)」,人們也許能發現內蘊的其他含義,譬如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成為政治大國才是日本真正的明日理想。但這樣的奧運理想,恐怕會讓亞洲鄰國驚憂。韓國《首爾經濟》認為,日本可以有經濟盤算,但如果繼續無視給鄰國帶來痛苦的歷史、隱瞞核廢水持續外泄、因申奧成功而右傾化更露骨,那麼東京奧運會很可能成為多數周邊國家抵制的 「自娛自樂遊戲」。

  中國新華社誤報伊斯坦布爾而非東京獲得2020年奧運舉辦權,恐怕也是擔心日本的無意識條件反射。安倍政府的國策和日本社會的右傾化,的確給東京二次奧運蒙上了陰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