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牛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複製鏈接]

6

主題

7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意思嗎 發表於 2013-8-23 1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個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只要稍稍讀過一些書的,就沒有不知道的。然而,故事始終只是故事,其實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句話。也就是說,這句話是後人的杜撰,而且,也與陳蕃無關。

    這個故事其實是出自清朝文學家劉蓉的《習慣說》:「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適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劉蓉他爹的話。不知咋的,慢慢兒的,就變成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而且,上溯了兩千年,變成陳蕃的故事了。
    好了,這一個小小的考證,其實也算不了什麼,稍稍讀過一些清代散文的,大約都會明了。所以,本文的重點自然不在考證,而是藉此說明一個小小的問題:小事上都出大問題的人,還能幹什麼大事嗎?
   
    二
   
    忽然想起這句話,這個故事,實在是由筆會諸公引起的。
    筆會的成立,自然與當年的六四有關。筆會最早的領導人,差不多都是六四流亡作家。迄於今,領導人也換了好幾代;然而,無論筆會裡還是筆會外,卻差不多人人都知道,筆會也者,說是作家的自由團體,其最終的目的卻不是創作,更不是中文創作,而是關乎民運。或者這樣解釋更容易為人所理解一些:筆會是民運人士中的作家所組成的。又或者說,是致力於民運的作家組成了筆會。這樣的解釋,或許拗口些,但我們基本可以認定,筆會,其實就是一個民運團體,與其他民運團體並無什麼區別。即使號稱作家,號稱獨立,號稱中文寫作。因為事實上,其他民運團體的人士一樣號稱作家、號稱獨立、自然也都是中文寫作。筆會也罷,其他民運團體也罷,其最終目的其實是一致的:以文字來鼓動國內的民主運動。
    這樣的文字鼓動是否能夠起到意料中的效果,我們姑且不論。二十餘年以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大凡來自於六四,最終歸於六四的,始終都有這樣一個夢想,夢想中共如蘇共一般突然垮台;然而,這樣的夢想,卻始終都還是夢想。即使在文字之中,中共累若危卵;只可惜,搖搖欲墜,卻始終不墜。這自然使得我們感覺可惜,失望;我們中的一些人,甚至絕望,從而回國,投奔中共去了。如北島。
    所謂大浪淘沙,大約就是如此吧。每一個人的選擇,我們都無可厚非;無論最初號稱追求民主,還是現在號稱愛國而歸國,個人的選擇,只要不出賣朋友、同志,我們總應給予必要的尊重。或許,這也應是民主的一部分吧。
    好了,這一部分,我們正名:筆會,其實就是民運團體。雖說號稱是由作家所組成,其實質上,與作家並無多大的關聯。筆會成立以來,所謂創作,基本都是針對中共的,無論小說、詩歌還是雜文,無不如是。一個真正的屬於作家的自由團體,不應該是這樣的。
   
    三
   
    既然是民運團體,自然也就可以理解筆會的資金來源了。
    筆會的資金,來源於NED。
    不僅筆會,很多民運團體的資金,都是來源於NED。
    於是,我們很容易就明了,不是因為作家,而是因為民運,NED才提供了這筆資金。說得再準確些,這筆資金,不是提供給自由作家的,而是提供給民運人士。
    據說,作家是清高的,如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筆會的作家們,最初也是不肯食中共之食,且嘲笑中國作協的體制內作家,從而才成立筆會的。以至於現在,不食中共之食,卻食美國之食,或許也是無奈吧。畢竟,人首先得活著,即使他是作家。至於陶潛,歸去來兮之後,也是時常有朋友接濟的。所以,這一段,我也只是姑且說說,對筆會諸公,並無不敬之意。曾經有個笑話,說的是一農婦,提著一籃子食物,回家,半路上遇到一個大漢將她不由分說拖進高粱地里去;農婦大驚,大叫,撒潑,以為搶劫,搶食物,那是要命的事兒啊。卻不料那大漢只是脫下她的褲子,將她摁倒地上而已。農婦笑道:「還以為是搶劫,卻原來只是搞一搞。」便聽之任之了。一則保住了食物,二則還能舒服。對於農婦來說,又何必反抗呢?從這個笑話,我們也很清楚的明白,無論對誰,農婦也好,作家也好,食物總是第一位的。自然,錢更好,美元則更更好了。
    然而,作家終究不是農婦,NED的資金也不是那一籃子食物。農婦只要將食物帶回家,至於最終這食物怎麼吃、怎麼分、吃多少頓等等,我想沒人在意的,即使提供這食物的人也不會關心。至於讀者,甚至這食物從哪兒來,也不關心;讀者關心的,只是那搞一搞而已。而NED的資金呢?卻總有人關注著,即:提供給筆會的資金,到底怎麼用的呢?既然給了你錢,那你總得告訴我,你錢怎麼花的吧?可以不干涉,尊重,但總得告訴我。自然,這個要結果的,並不是NED,而是美國財政部。說來也很簡單:美國的錢,每一筆都來自於納稅人;既然使用了納稅人的錢,總得給納稅人一個交代。而這也正是民運人士的追求與夢想。
    就這樣簡單的事。
    報表,上交,就這樣簡單。
    並不是干涉。
    然而,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件事,筆會諸公居然沒能做到;而且,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三年沒交年報,三年拿錢沒交代,以至於最終被取消免稅權。
    這說明什麼?
    自然,我們不好因此認定筆會的年報不好做,做不好,糊塗賬,爛賬,又或者有我們所深惡痛絕的貪污受賄等等行為在裡面。但我們卻不得不因此而生出一個小小的疑心:筆會諸公,俱是擁有宏圖大志的人,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都是以澄清天下建立民主中國為己任的人,卻何以筆會自身的小小的經濟賬都管不好呢?
    賬不是問題,這筆賬有多少錢也不是問題,這筆錢最終怎麼花也不是問題,問題是,這筆賬、這些錢,應該清清楚楚的。
    這清清楚楚,不僅僅是需要向美國財政部交代,更要向心嚮往民主的海內海外人士交代。
    對於自身的經濟賬都糊塗的筆會,諸公以為,一心嚮往民主、崇拜作家的人如區區筆者,該如何想、如何看呢?
   
    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無論哪一句話,無論是後人的杜撰還是劉蓉他爹的原話,其實意思就是一個:小事都做不了的人,又如何叫人相信他能做大事呢?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行文至此,我還是真切希望,筆會諸公能夠給海內外民運的支持者一個合理交代的。
    被取消免稅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能夠有一個合理交代,我想,或許,另有人會捐助吧?
    民主,終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
    而錢,真不是問題。
   
    五
   
    附言交代一句,我是翻牆瀏覽,偶爾在美國財政部的網站上看到這消息的。
    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大約是可以相信的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