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德平:「英法吃人憲政」的真義

[複製鏈接]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英法吃人憲政」的真義
胡德平
2013-08-14

「像現在的英、法、美等國,所謂憲政,所謂民主政治,實際上都是吃人政治。」此話是一九四零年二月二十日,毛澤東在延安「憲政促進會」演講中說的話。現在某些人翻出此話,興高采烈地在權威報刊上發文,用以證明憲政只屬於吃人的資本主義,所以憲政無法和社會主義兼容。只可惜毛澤東的這句話,幫不了他們任何一點忙。為何?

請注意一九四零年二月二十日是什麼日子?此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二年。由於一九三九年八月廿三日,蘇聯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共產國際」很快便對各國共產黨發出指示,把結成國際反法西斯聯合戰線的決策變成反對帝國主義之間戰爭的決策。因此各國共產黨在二戰初期,所有的宣傳口徑都宣傳這樣一種觀點:德國和英法的戰爭是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德國和英法在戰爭中的角色都是帝國主義者,戰爭暴露了雙方政治、經濟制度的吃人本性,即剝削、壓迫人民的本性。這種說法,很容易給人這麼一種感覺: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不講憲政,英法美講憲政,不管講不講憲政,反正都是帝國主義。他們雙方打仗,決不能選邊站,帝國主義沒有本質區別。毛澤東正是從共產國際指示出發,才講了「英法吃人憲政」這句話。請看《毛澤東選集》中《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新民主主義論》、《新民主主義的憲政》、《團結到底》等煌煌巨文,都是從帝國主義的本質這一角度分析英法國家的。在一九四八年「東北書店」出版的《毛澤東選集》一書中,曾選有一篇毛澤東的演講提綱,時為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四日。毛澤東從「歷史事實與列寧的學說」出發,分析「德國和英法帝國主義戰爭的起因,是由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引起的」,「它們像瘋狗一樣,已經瘋了,被資本主義制度把它們弄得完全瘋了,它們就不得不向它們的敵人,向世界的壁牆,亂撞亂碰。這就是今天世界各國資產階級的實際生活。一群瘋狗打架--這就是今天的帝國主義戰爭。」(《毛澤東選集》,東北書店,一九四八年版第四三七頁)又說:「現在世界上最反動的國家,已經轉到英國方面,反蘇反共反民主反人民反弱小民族的第一名魁首,已經是張伯倫了。」(同上,第四四三頁)這些話生動說明毛澤東當時說「英法憲政是吃人憲政」的語境和真義。別看毛澤東批英法、批張伯倫的調子那麼高,其實他也有難言之隱,他同時也敬佩像路易•喬治那樣的英國政治家。毛澤東不反對蘇德簽約,但他內心不贊成約束、停止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國際運動。很快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當德國法西斯於一九四一年六月廿二日背信棄義進攻蘇聯的第二天,毛澤東即為中共中央發出廿三日的「黨內指示」:「目前共產黨人在全世界的任務是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為著反對法西斯而鬥爭。」此時此刻,中國共產黨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認識上才有了根本轉變。把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改為拯救人類的反法西斯戰爭。而斯大林在戰爭爆發十三天後才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說。在如何對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上,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當時的認識水平決不低於蘇聯共產黨。毛澤東、中國共產黨所以如此重視統一戰線工作,那是完全因為不管是戰爭還是革命,如果要取得勝利必須要有廣泛的統一戰線做基礎。最反對幾個大國做交易,策劃慕尼黑式的陰謀。在毛澤東看來,英法犧牲了捷克,將禍水東移。現在英美又想搞遠東慕尼黑,犧牲中國,毛澤東怎不怒火衝天,義憤填膺,所以他說起英法憲政來,確實也有火氣,其有不當之處,當時人們也可理解。但今天就不應這樣認識了。這一歷史背景,我的朋友章百家曾給我作過介紹。

今天,距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有七十四年的歷史了,後人對那時的斯大林責難很多,甚至批評毛澤東的言論也有。我認為斯大林的問題不在於他曾和魔鬼希特勒訂過互不侵犯條約,而在他簽約以後,放鬆了警惕,使國家在戰爭初期付出了慘重代價,又出兵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使社會主義的聲譽蒙羞。

至於批評那時的毛澤東就更無道理。不要說毛澤東,當時就是整個中共都要服從共產國際(實際是蘇共)的組織決定。儘管中共、毛澤東對蘇聯、共產國際也有矛盾,也有意見,但很難發表。革命、戰爭時期領導人一定要顧全大局。難得的是,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半年之前,毛澤東對英美的認識又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在《論政策》一文中,他指示全黨:

一、必須把蘇聯和資本主義國家相區別;

二、應把英美和德意相區別;

三、應把英美人民和英美帝國主義政府相區別;

四、應把英美的遠東慕尼黑政策時期和目前時期相區別。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對政策的摸索和轉向非常難得。實行資產階級憲政的英美政府,畢竟在二戰中和蘇聯,及各國共產黨結成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為人類進步發揮了歷史性作用。二戰之後,英美的社會政治制度有無重大變化呢?我認為有了很多新的變化。

在抗日戰爭中,毛澤東特彆強調,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既非「資產階級專政的所謂民主政治」,「又還非社會主義的民主」。毛澤東的憲政觀十分明確,不但有現實的新民主主義的憲政可以爭取,也有已成為現實的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憲政)。那種認為新民主主義憲政只是一種宣傳,社會主義決無憲政的說法,起碼和毛澤東關於憲政的邏輯論述和哲學思想相違。至於他說英法憲政是吃人的憲政,則是毛澤東在共產國際統一指示下,最初對英法憲政一時的、過激的、欠妥的認識,不久即做修正。如果一味糾纏此話,就是無實事求是之心,而有嘩眾取寵之意了!進而還想以此話做為中國今日不能搞社會主義憲政的根據,那麼不管他有多大本事,他也是干著一件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怎麼還說別人緣木求魚?

我寫的社會主義憲政問題,其目的是為黨的全面改革貢獻自己的一點意見,具體原因則是某些報刊陸續刊載了一些反對憲政,批判社會主義憲政的文章。尤其是近幾天來,在某報刊連登三篇使社會主義蒙恥的反憲文章。可能是某報刊準備要有組織地開展一次全民思想解放的大討論,也可能是肯定其反憲觀點。毛澤東在延安說過的民主,反憲觀點認為那是針對蔣介石的;毛澤東講過憲政,反憲觀點認為社會主義憲政有更大迷惑性;毛澤東也講過好公民,反憲觀點認為公民社會是危險的陷阱。黨的十八大以後,全黨現在正開展一次理論聯繫實際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我希望刊登此三篇反憲文章的媒體,能組織對憲政持各種觀點的同志採用一種適合的方式,在適當場合做若干次研討,以求明確我黨改革的方向是什麼?改革的底線又是什麼?
揣著糊塗裝明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