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背後隱情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蔣介石在對毛澤東發出重慶談判的邀請時,根本就沒有想到毛澤東敢來,所以沒有準備的蔣介石在重慶談判開始之前輸了,蔣介石在他當天的日記中萬分沮喪地寫道:「腦筋深受刺激」。顯燃,蔣介石對自己三邀毛澤東弄巧成拙的舉動,已是叫苦不迭、後悔不已。

  

  由於當時蔣介石判斷毛澤東不敢來重慶,所以,在談判的準備工作上很不充分。正如後來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他們連發三封電報邀請我們,我們去了,可是他們毫無準備,一切提案都要由我們提出。」

  8月29日清晨,吹拂著千樹百花的秋風,送來陣陣清香,風景獨好的林園內,鶯啼蟬叫,黃鸝鳴翠。

  毛澤東打破了在延安時的工作生活習慣,早早地起床了,到外面散步,呼吸著外面清新的空氣,不時伸開雙臂,舒展著身軀。

  在曲徑蜿蜒的林中小道上,齊吉樹陪毛澤東漫步予樓旁的甬道上,正好與也已早起的蔣介石不期而遇。倆人從林陰深處沿著長滿青苔的石級,拾級而止,然後就座於林陰道邊的一個圓石桌旁。

  「潤之先生,你怎麼起得這樣早哇?聽說你有晚上辦公習慣,怎麼,來這裡不習慣?」蔣介石兄長的語氣,顯得十分關心地對毛澤東說。

  毛澤東面含微笑道:「歲月如逝水,有道是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著嘛!蔣委員長不知有沒有這個體會?」

  蔣介石一下子就感到毛澤東話鋒的銳利,忙岔開話題:「嗯,嗯,潤之來到這天府之國的霧都,感覺如何?」未等毛澤東回答,蔣介石接著說:「四川的土地肥沃得很哩!林森老先生生前對我說:在這裡的任何一塊土地上,就是插上一根龍頭拐杖,來年也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林老先生十分鐘情於這塊土地,所以,死後就長眠於此間山水中,前年年底政府為林老先生舉行了奉安典禮后,才將先生的梓棺由官邸大禮堂移入墓中的。潤之如有興趣余可陪你去那裡看看……」

  毛澤東明白這是蔣介石有意繞開正題,即答道:「小弟不敢有勞委員長大駕陪同,改日,余定要拜謁林主席之墓。林老先生在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期間,對日態度強硬,力主抗戰,深受國人愛戴。林主席去世時,我們曾發來了『領導抗戰,功在國家,溘聞逝世,痛悼同深!』的唁電,以示對林主席的崇敬。」

  上午,毛澤東與周恩來、王若飛在桂園同張治中商談談判的內容和程序問題。下午,雙方開始正式會談。蔣介石擺出一副大家的風度。對毛澤東和周恩來說:「政府方面尚未提出具體方案,是為了表明政府對談判並無一點成見,願意聽取中共方面的一切意見,希望中共本著精誠坦白之精神,提出自己的意見。」

  毛澤東十分誠懇地表示自己的意見:「我們到這兒來,一句話,是為了和平,中共希望通過這次談判,使內戰真正結束,實現永久的和平。」

  蔣介石不等毛澤東說完,就接上道:「中國沒有內戰。」

  毛澤東毫不客氣地批駁道:「要說中國沒有內戰,蔣主席恐怕是自欺欺人吧!」接著,毛澤東曆數十年內戰及抗戰以來的大量事實,證明內戰不但在中國存在,而且從未停止過。毛澤東說:「從『九一八』事變以後,就產生了和平團結的需要。我們表示了,但是沒有實現,到「西安事變』以後,『七七』抗戰以前才實現了,抗戰八年,我們一再表示願意談判解決各種摩擦。」毛澤東對蔣介石「中國無內戰」的論調嚴詞批駁后,蔣介石在他當天的日記中萬分沮喪地寫道:「腦筋深受刺激」。顯燃,蔣介石對自己三邀毛澤東弄巧成拙的舉動,已是叫苦不迭、後悔不已。

  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包括否定獨裁政治和內戰政策的五項協議,但是,不久均被蔣介石撕毀。6月,蔣介石向解放區全面進攻,全國性的內戰爆發,僅三年多時間,擁有800萬軍隊的蔣介石便被毛澤東領導的人民軍隊打得七零八落,蔣介石也被趕到了孤島台灣。毛澤東後來曾說過:「我做的一件事,是把蔣介石趕到那麼幾個小島上去了」。

  蔣介石被趕到台灣初期怎麼也不甘心,他弄不明白為何在不到四年的時間中,就被毛澤東領導的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共軍打得一敗塗地。其實,蔣介石的眼光是狹隘的,他只把軍事力量視為其生命的支柱,殊不知,軍事力量只是一種表象,而人民的力量與人心的力量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根本性因素。後來,蔣介石對大陸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似乎明白了這一點,他認為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軍隊「主義不明」、「心志不堅」,首因則在於國民黨一些黨員「變黨賣節」,以至「民心渙散,士氣墜喪,形成分崩離析的局面」。此外國民黨的組織紀律以及對民眾和青年的宣傳教育也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蔣介石痛下決心,決定徹底革除國民黨的上述積弊,並做出「一年準備,二年進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攻計劃。所以,蔣介石雖然敗退到了台灣,但他與毛澤東的「交往」並沒有終止,他無時無刻不在想找毛澤東算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