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說說視覺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組圖)

[複製鏈接]

5055

主題

5090

帖子

71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菊花包子 發表於 2013-5-2 1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蘇軾與高僧慧覺禪師談佛論經,望窗外修竹感慨不已,草成一首《於潛僧綠筠軒》。詩中有「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除了讚頌竹之高潔與虛心,做人當效仿之外,是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視覺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呢?

 
 
    一談到養生保健,防止污染傷害健康,人們首先會想到污染的空氣、骯髒的水源、雜亂的聲音和可怕的輻射,但很少會想到視覺環境的污染。其實,惡劣的視覺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最近10年來,我國城市的視覺環境變化很大,但常常是一片暗灰色,不僅有光禿禿的大牆、單調的直線與直角,還到處都是死板的高大建築。沒人會想到,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與自然原始環境差別很大是非常危險的,對人們的健康極為不利。

  比如在現代化城市中,有兩種視野(單質視野和有害視野)特別令人煩惱:單質視野指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見任何具體內容的視野。就拿一面無門無窗的大牆來說,人們看這面牆時,會感到茫茫一片,眼神總是處於尋找狀態。

 
 
  此時,人的眼睛就像個自動掃描裝置,每2~3秒鐘目光就要移動一次,而每移動一次總要抓住「某種」東西,不然就要移動目光。專家說,就像呼吸需要空氣一樣,人的視野中必須有具體內容,否則就會出現視覺饑渴,影響身體健康。

  有害視野就是集中了大量同樣成分的視野。在城市建設中,人們常把同樣的東西組合在一個平面上。如大廈牆面上一排排的窗戶、小方磚鋪的人行道和用瓷磚貼的牆面都會使人眼花繚亂。殊不知,人類在整個發展時期,並不曾遇到這麼多有害視野。

  視覺信號的單調節律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人們的煩躁情緒。神經細胞按自己的「規律」工作,可是大腦卻不喜歡千篇一律的信號。所以在有些新開闢的居民小區,缺乏視覺生態學意識的設計師往往給居民帶來苦惱。在這種環境中,居民心情煩躁,常常發生草坪被踐踏、台階被毀壞的怪現象,而破壞的環境反過來又影響居民的視覺,進而造成惡性循環,影響健康。

  

  煩惱之餘,個中緣由卻沒有幾個人能明了,更不要說如何改變環境,贏得健康。

  所以,城市裡的居民:一是要在自己居住的單元樓里多養幾盆花,搞點假山流水,再養幾條金魚。二是多到公園裡走走,看看小橋流水。三是多聽點音樂,轉移一下視覺疲勞。這樣,可以抵消一些視覺污染,以達到身心健康,修心養性之目的。

  蘇軾與高僧慧覺禪師談佛論經,望窗外修竹感慨不已。草成一首《於潛僧綠筠軒》相贈慧覺。詩中有「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除了讚頌竹之高潔與虛心,做人當效仿之外,是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視覺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