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注協副會長:中國地方債已經失控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4-17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4月17日10:56來源:財經網
  近期IMF、穆迪、惠譽及高盛等外資行紛紛表達對中國政府債務的擔憂,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體系。儘管中國債務問題有如狼來了的呼喚一樣響徹多年,似乎也一直未能掀起大的風波,但這次是中國審計行業的高層對FT稱,地方政府債務已經「失控」,可能引發比美國住宅市場崩潰更大的金融危機。

  中國最大的內資所之一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張克在接受FT採訪時表示,由於(對風險的)擔憂,信永中和已經全面停止承接地方債務發行的審計工作。他同時兼任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

  「我們對一些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進行了審計,發現它們非常危險,所以我們就退出了,」張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多數沒有強大的還本付息能力。情況可能變得非常嚴重。」

  他還說道:「情況已經失控。有可能發生危機。但由於這些債務得到展期,現在成了長期債務,因此危機爆發的時機存在不確定性。」

  正如FT所言,作為一名體制內人物發表如此嚴厲的言論是罕見的。

  據FT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發售了2830億元人民幣債券,同比增長一倍多。通常人們會預期這樣的增長將提振經濟,但2013年首季中國經濟增長意外放緩至7.7%。

  張克表示,從公共廣場到道路修繕,許多地方政府投資於回報平平的項目,因此只能依靠借新還舊來償還債權人。

  「你能做的事只有發新債以償還舊債。但這種做法遲早會有撐不下去的一天,」他表示。

  政府所有的投資公司所發行的債券,幾乎總是從國內評級機構得到最高信用評級,因為這些債券被視為得到它們背後的省、市政府的擔保。但是張克對官方擔保信心不大,稱信永中和只是在借款人明顯有能力償債的情況下才會承接債券發行的審計業務。

  「到時候,承擔責任的將不是政府,而是會計師事務所和銀行,」他表示。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發表的GMO對中國信貸情況的分析中寫到:

  在2012年初中國經濟陷入低谷后,對於新一輪經濟刺激的呼聲高漲。然而,銀行不願再增加地方融資平台敞口。因此地方政府轉向債券市場。限制平台公司發債的規定被放鬆,而企業債狂潮迅速升溫。2012年全年,中國的企業債發行總額達到2.3萬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幾乎半數資金流向地方政府。

1
  在過去,中國的銀行業是新發行企業債的最大買家。然而,這一次,越來越多的債券被打包成理財產品出售給公眾。儘管此舉使得銀行得以降低其對地方政府的表內敞口,然而,一旦這些債券未來發生違約,他們很可能將不得不彌補投資者未來的損失。

  張克向FT表示,最初他不覺得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券有什麼問題,因為首批發行人是財政穩固的大城市,而發行額也不大。但他逐漸感到震驚,因為較小的城鎮近期甚至還有一些縣政府發現,藉助投資實體發行債券是輕鬆的融資渠道。

  「這一演變相當可怕。中國有2800多個縣。如果每個縣都發債,就可能引發一場危機,」他表示。「這場危機甚至有可能比美國住宅(市場崩潰的)危機還要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