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8128
9368
五級貝殼核心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4452
2541
六星貝殼精英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6 10:30 老兄,你試過這個修法嗎?效果如何? 個人的經驗是,這個修法可能是方向反了。「不在乎身體所引起的反應」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6 11:21 這個只是轉帖,看來仁兄對這方面很有研究,願聞其祥! 從仁兄回帖里你在禪修中體驗到覺知,那麼想請教仁 ...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6 11:29 "上帝的眷顧",無需禪定即可「覺知」。 禪定之法,在阿含中有細緻、詳盡的教導,老兄不妨看看。:han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6 11:55 佛陀在雜阿含經裡、明示自依法依的正法、在五陰六入處生一切法、也是生起一切煩惱處、也正是滅苦解脫的下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7 06:51 簡道兄:--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佛法理論和修行是兩回事,理論上,現在是末法時 代,當然我們首先是由原 ...
簡道兄:--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佛法理論和修行是兩回事,理論上,現在是末法時 代,當然我們首先是由原始佛教的四阿含作為基礎,但在修行上,每人的根基有不同, 以我所知有初學佛者,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也摸不通,你要叫他們修無我,無 常,五陰,六入,那豈不是難為無米炊事婦?
我須然沒有經驗,但是在理論上,禪修如果只在乎心的調理,而不在乎身的調理,由 其對於初學者,就好像把一本大學論文放進了小學生的教科書中。
當我再問仁兄你的禪修上覺知的感受以及經驗時,仁義你卻反過來叫去讀阿含經,你可真是折煞小弟了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7 09:52 老兄,佛法,尤其是釋尊的言教,「五陰,六入」、「一切法」等是基礎概念。 什麼是一切法?「佛告婆羅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7 13:59 仁兄你的一番見地有兩點我是不同意的:-- (1)一切法與禪修的互相效應,,仁兄你把一切法融入去禪修之中 ...
一切法與禪修的互相效應,,仁兄你把一切法融入去禪修之中已經把俱解脫和慧 解脫混淆了,勝妙正法---法或佛陀的教法有三個層面,即:研究教理、修行(行道)、體 證(通達)。「研究教理」即是鑽究記載佛陀的教示的聖典:經律論三藏。「修行」 是指戒定慧三學。「體證」則是指通達出世間道與證悟聖果。在它們當中,前者是 後者的根基,因為研究教理提供修行的方針;修行則導向覺悟。此教法是基於真實與 良善而稱為「勝妙」,因為依循佛陀的教法而修必定會趣向證悟至上殊勝的涅盤。
仁 兄你引述的一段佛陀在阿含經的一切法乃只是簡單的概括,在第三次結集時候,所有 參與者把佛陀在經藏的一切法加以分析而分為四大類以及七十二種,這個包括了所有 一切法在內,四大類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盤,再細分為七十二種那就是 心法是沒有目標的,八十九種心法它可以緣任何一個目標,所以只列為一法,加五 十二種心所法,它們已有目標,再加十八種色法(十種已完成,八種未完成色),最 后一個是涅盤。禪修正確來說只是八十九種心法中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在佛陀時 代,大部分阿羅漢都是慧解脫的。
仁兄你的覺知與禪修的相應,既然禪修是心法之一部分,那麼,最終應該只有 覺,而沒有知,因為知只是心所法。
仁兄在天台學禪修。小弟贈兄一首寒山大師晚年隱居天台寒石山的詩:-- 一住寒山萬事休, 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書石壁提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7 14:54 的確,按照佛法,依循佛陀的教法而修必定會趣向證悟至上殊勝的涅盤,但如何理解「緣覺」呢?個人感覺,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9 06:25 仁兄你堅持禪修中體驗到了知,這個是你個人的實踐,理論是無法參予,不過,如果慧可只體悟到知的話,他的 ...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9 08:48 你小子來自耶穌基督的愛,隨時隨地都可以體悟到,比方說,有次有個傢伙出言不遜,你老兄就不顧門戶之 ...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9 14:28 呵呵!老兄你陳年舊酒也搬出來,耶穌一定是沒有教你金剛經裡的三心不可得了! ...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9 14:38 你啊!三心不可得,可不是說讓人忘記恩惠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9 15:06 你說得沒錯,可能這就是你轉信基督教的原因之一,因為你認為神給予了你恩惠,而佛陀只是指引你一條道路, ...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9 15:13 佛陀的教導,也與我有益,我也感激他
Djogchen 發表於 2013-4-19 15:37 呵呵!老兄你真會巧言妙語,這麼勉強地說也?
jiandao 發表於 2013-4-19 15:49 我實話實說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