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美齡曾被譽為「空軍之母」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4-11 1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只要我們仔細打量民國時期的大家閨秀,就不難撥雲見日,發現一個不爭的事實:許多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名媛與那些渾身沾染各類惡習(要麼驕奢淫逸胡作非為,要麼遊手好閒坐吃山空)的闊少迥然不同,她們率先掙脫羈絆,對女性的天賦人權寸土必爭,個人進取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均異常強烈,物質享受、感官刺激根本無法俘虜她們的芳心。她們將鵠的懸之高遠,鋒頭勁銳而凌厲,一旦毅然決然地踏上精神世界的尋夢之旅,就九牛拉不回頭。

在世間的諸多夢想中,有個夢想一度最難實現,那就是超越古希臘神話中的蠟羽飛人代達羅斯,駕駛銀鷹翱翔於廣袤無際的藍天之上。這個夢想若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由人們心目中的一些中國弱女子來實現,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美國女飛行家路易斯。薩頓有句名言:「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更適合駕駛飛機。」然而這句話要得到男同胞的普遍認同,其幾率簡直比天出二日還要小得多。

1934年,宋美齡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參與組建中國空軍,這位第一夫人被譽為「中國空軍之母」,將女性的特殊印記銘刻在中國航空史上。她對空軍情有獨鍾,一生最喜歡佩戴的胸飾即為空軍飛行徽章。宋美齡深知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也明曉中國空軍家底之薄:建軍伊始,竟然只有區區200架戰機,真正能夠上天作戰的不到100架,它們差不多全是瀕臨淘汰邊緣的舊機種。

當年,那些瘋魔的追夢女子被人視為「超級怪胎」,她們要駕駛銀鷹飛上藍天,彷彿徒步穿越十去九難回的戈壁無人區,這個過程極其不易。她們居然能夠實現夢想,是因為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交互作用所致:她們都生長於富貴顯赫的家庭,財力相當充足;她們均具備非凡的膽魄和犧牲精神,敢於冒險,不懼死傷;她們皆為意志堅定的追夢者,不知道何為放棄;她們能享受到各類「綠燈」的便利,得到可靠的援手,無後顧之憂。這些條件只要短缺一項,就會一籌莫展。

1933年,中國名媛李霞卿報考日內瓦科因特林飛行學校,考官向她拋出一個疑問:「聰明的女士,你如此美貌,為什麼選擇飛行?」李霞卿應聲而答:「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飛行是男人的事,似乎與女人無緣,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情。」後來,李霞卿還曾因類似的質疑反問過某位男記者:「難道飛行不是高於一切的事情嗎?」

1943年3月,美國專欄作家英戈。阿瓦德採訪李霞卿后,這樣寫道:「她將頭輕輕地靠在一隻枕墊上,只見她有一雙大而聰慧的眼,一對柳葉眉,一頭烏黑的秀髮,很難想象就是那雙美目要數小時緊盯著飛機的儀錶盤,而那雙精心塗抹了極品指甲油的纖纖玉手曾經沾滿油污,更加不可思議。」

人類社會參差多樣,精神力量的不整齊乃是最大的不整齊,由此形成新的秩序,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大家閨秀王燦芝、李霞卿、顏雅清、鄭漢英、楊瑾珣、李月英(美籍華人)飛越藍天,挑戰極限,不僅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國女性的豪情勝概,還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定理——智慧與美貌可以兼而有之,凡是男人能夠做成的偉業,女人也一定能夠做成。在精神層面上,這些顯著的範例極為有效地鼓舞了中國半封閉半蒙昧環境下的女界同胞,只要她們走出閨閣,追求夢想,就完全可以像男人那樣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7: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