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看待外交部部長提醒各方不允許在中國家門口生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4-7 1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交部部長王毅6日晚應約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電話。潘基文對朝鮮半島局勢加劇緊張深表關切和憂慮,希望局勢儘快降溫,避免失控。聯合國願同中方及有關各方保持溝通。王毅說,中方對朝鮮半島當前的緊張事態表示嚴重關切。我們的立場十分明確,不管局勢如何變化,都應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堅持推進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朝鮮半島是中國近鄰。我們反對任何一方在這一地區的挑釁言行,不允許在中國的家門口生事。中方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克制,推動局勢緩和。中方呼籲恢復六方會談進程,使問題重回對話軌道。  朝鮮半島近期局勢令國際社會擔憂,朝鮮方面先後禁入開城工業園區,「建議」使館人員撤離,另一邊美韓頻頻調動先進武器、進行聯合軍演等。朝鮮外務省在通報時表示,鑒於美國不斷增大對朝鮮的威脅,目前局勢非常緊張。目前不是是否爆發戰爭,而是戰爭何時爆發的問題。一旦朝鮮半島「有事時」,建議外國駐朝使館和國際機構考慮撤離。朝方也可根據國際公約為外交人員提供安全場所。 這是繼上次外交部發言人就朝鮮目前局勢提出不希望朝鮮生戰、生亂之後,中國外交以罕見的口吻,提醒各方不允許在中國家門口「生事」,有何看點? 首先給朝鮮聽,中國曆來反對朝鮮半島有核化,但是朝鮮一意孤行,不顧國家社會和中國的剋制冷靜,主導採取和平方式,要求各方會談,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事宜願為,朝鮮金氏家族的統治者們,到是把這個「和談」當作和國際社會談條件,尤其是和美國兜圈子的的「睾丸」,時不時捏一下,百般戲弄,我行我素髮展自己的遠程導彈和核武器,和國際社會嚴重對立。朝鮮的外交空間雖然狹窄,但是倒也是國際問題上的熱點,這種畸形的國家生活,讓朝鮮生亂、生事的形象,和中國國家利益的和平穩定需求相距甚遠,因此中國不允許朝鮮發生任何形式的大動亂,是國家利益需要。所以中國始終是不會讓在家門口的朝鮮,發生不可控的動亂,危機國家利益。這一點國際社會在處理朝鮮問題上必須清楚明白,否則,任何形式的動亂,都會被動將中國拉入其中,將會導致更加複雜、影響更加深廣的國際災難。
     其二還是給朝鮮聽,朝鮮這幾年以先軍政策的國家發展策略,這本無可厚非,也許是他們認為適合自己的「鞋子」,但是天公不作美,自然災害年年,民生苦難重重,可是領導人不顧一切,仍然不改變國家路線,繼續叫囂以核武作為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之一,姑且在技術上朝鮮夢有多大實現的成分不論,可是天災人禍加上國際社會的發展潮流,朝鮮的國家治理方式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其三說給美國及其追隨者聽,美國出於意識形態和中國等在朝鮮半島明戰、暗戰了60多年,現在其繼續利用其強大的武力、經濟實力,持續主導國際社會壓迫朝鮮生存和發展空間,可以說美國及其追隨者是朝鮮「生事」的最大原因。最近美國的強大先進武器B-52,B-2,核潛艇、防空驅逐艦等等紛至沓來,還在朝鮮半島常駐10萬大軍,每年還舉行各種有針對性的軍演,這些強大的壓力,事實上讓朝鮮背著難以忍受的壓力。加上朝鮮半島這一國際上唯一的仍處於歷史戰爭未結束的地區,朝鮮又和世界上另外兩個大國中國、俄羅斯緊緊相連,未解除的歷史戰爭三方又是同一戰壕的盟友,所以朝鮮也有底氣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帶著鐐銬「街舞」,讓各方剖感無奈和棘手。
     因此要做到朝鮮不「生事」,一是中國必須主動出擊,尤其是要宣布改變核武政策,向美國保護韓日一樣給與朝鮮保護;二是朝鮮必須懸崖勒馬,放棄核武政策,改變國家策略,發展經濟第一,意識形態問題可以論戰但是不能武戰;三是美國必須撤離在朝鮮的軍事力量,釋放朝鮮的安全空間;四是國際社會必須容忍朝鮮和平發展空間,幫助其改善民生,促使其保持內部穩定。目前我們看到這四條都是蜀道難級別的問題,所以朝鮮還會繼續折騰下去,至於會不會「生事」,會生多大事,完全依賴他的兩個陸地鄰國的協調程度!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3-4-7 22:40 | 只看該作者
朝鮮沒有選擇在哪裡生事。美國是有選擇在哪裡生事的一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9

帖子

10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52
3
jachson 發表於 2013-4-8 01:30 | 只看該作者
試想一下,自家門口拴了一條瘋狗會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2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2
4
騎鯨東海 發表於 2013-4-9 15:4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分析的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