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解:如何做到科學防控H7N9型禽流感?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3-4-7 1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學防控H7N9型禽流感】日常生活應注重增強體質,增加營養,室內注意通風換氣,及時有效洗手,盡量到正規銷售點購買禽類產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與家禽密切接觸的人員應注意自身防護,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傷。要隨時關注疫情動向,一旦出現流行強度明顯增加,要及時調整防護措施。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規範的職業防護、及時的信息獲取、必要的預防接種,是預防H7N9型禽流感和其他傳染病的關鍵。

  

  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是否還有其他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

  答: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如何確診並治療H7N9型禽流感?

  根據患者流行病學接觸史(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觸史,尤其是病、死禽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診斷。在流行病學史不詳的情況下,根據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特別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診斷。

  對臨床診斷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對症治療,可吸氧、應用解熱葯、止咳祛痰葯等;抗病毒治療,應儘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製劑類抗流感病毒藥物可能有效,但對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專家指出,總的來說,禽流感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對高溫、紫外線、各種消毒藥敏感,容易被殺死。病毒在100℃中一分鐘可以被消滅,70℃經幾分鐘即能被滅活。但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環境,尤其是涼爽和潮濕的條件下存活較長時間,如糞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

  在廚房中要將生熟分開,牢記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雞肉、鵝肉、鴨肉等,因此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特別是注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雞蛋。

  外出踏青應注意什麼?

  還有幾天就是清明小長假了,不少市民計劃清明小長假出門踏青。喂鴿子、去動物園觀賞鳥類是否安全?衛生專家表示,如果周圍沒有疫情,鴿子等鳥類就是健康的。假如發現附近有鳥類突然死亡,應該馬上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進行消毒、隔離。出於謹慎考慮,專家提議要讓兒童少接觸鳥類和禽類。

  專家指出,清明踏青季,市民外出遊玩時,一旦遇到不明野鳥不要近距離接觸,如果看到死的野鳥更不要好奇,不要碰。

  針對廣東、廣西等地區居民喜食不熟白切雞,專家建議煮透了再吃。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所所長譚毅建議,公眾在預防方面,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針對廣西、廣東等地區居民喜食白切雞等不熟食物的習慣,專家建議禽類需煮透後方可使用。年老體弱者、特別是患有基礎病的人,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應盡量減少去空氣不流通和人群擁擠的場所,到醫院就診時應戴口罩。

  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是什麼?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 「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該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后要徹底洗手。

  4、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鐘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藥都很敏感。

  6、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診,並切記告訴醫生髮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

  7、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