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美恍然大悟:中國軍工迅速發展的秘密曝光

[複製鏈接]

132

主題

281

帖子

32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殲-15、殲-16、殲-31……近年來,中國軍事科技突飛猛進,以先進戰機為代表的各種尖端武器密集亮相,讓世界看花了眼。近日,在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殲-15總設計師孫聰爆出了中國軍工迅速發展的秘密——領先世界的3D列印技術。這項被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將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早已引發美國、歐洲諸國的激烈鏖戰,「戰火」從太空一直蔓延到器官移植,從F-35、F-22等先進武器「燒」到每個人的日常用品,現在中國竟後來居上,確實讓美歐大吃一驚。

  3D列印助推中國新戰機研製



  全國兩會上彙集著中國最耀眼的各路「明星」,這當然包括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中國航母艦載機殲-15總設計師孫聰。2012年11月,殲-15艦載機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讓這位科技明星成了記者追逐的對象。

  「對不起,對不起,這些真不能說」,面對記者提出的幾個有關艦載機的問題,擔心一開口就說出秘密的孫聰始終微笑著守口如瓶,但還是在不死心的記者「逼問」下,透露了不少「秘密」。

  「我想說的是,2012年是我國中航工業和我國航空工業井噴之年。讓世界震驚的不光是技術,更因為航空工業發展體現了中國速度」,面對《科技日報》的專訪,孫聰說。作為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殲-15可以說 「高起點,高起步,從一無所有一下子跨越到第三代戰鬥機的艦載機,殲-15達到美國最先進的第三代艦載機『大黃蜂』的技術水準。」

  從沒有技術儲備、技術規範、經驗、人才隊伍的一張白紙做起,殲-15如何實現這一飛躍?孫聰透露,殲-15項目率先採用了數字化協同設計理念:三維數字化設計改變了設計流程,提高了試製效率;五級成熟度管理模式,衝破設計和製造的組織壁壘,而這與3D列印技術關係緊密。他透露,鈦合金和M100鋼的3D列印技術已應用於新機試製過程,主要是主承力部分。

  在傳統的戰鬥機製造流程當中,飛機的3D模型設計好后,需要進行長期的投入來製造水壓成型設備,而使用3D列印這種增材製造技術后,零件的成型速度、應用速度得以大幅度提高。如果不是採用3D列印的增材製造技術,殲-15戰鬥機至今能否首飛都很難講。



  「鈦合金3D列印技術已用於新機研製」,這一條消息立刻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京華時報》引述孫聰的話說,鈦合金和M100鋼的3D列印技術已廣泛用於新機設計試製過程。報道稱,於去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了3D列印技術製造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個前起落架。「2002年,3D列印技術剛萌芽時,我們就進行相關技術研發,通過與北航的合作,目前已具備一定產業能力。」

  同時擔任「鶻鷹」飛機(殲-31)總設計師的孫聰透露另一個好消息,希望「鶻鷹」飛機未來和殲-20進行高低任務搭配,保持持續打擊能力,同時也希望「鶻鷹」的改進版能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相信在3D列印技術的支持下,這一天也會很快到來。

  美國空軍敏銳抓住「3D列印」

  用3D列印技術製造戰機,中國並不是第一家。1984年,美國開發出從數字數據列印出3D物體的技術,並在2年後開發出第一台商業3D印表機。之所以叫「印表機」,是因為它借鑒了印表機的噴墨技術,只不過,普通的印表機是在紙上噴一層墨粉,形成二維(2D)文字或圖形,而3D列印則能「打」出三維的立體實物來。

  以一個手電筒為例,3D印表機能通過電腦將手電筒進行立體掃描,創建三維設計圖,之後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分成一層一層的,之後,印表機就將原材料按照設計圖一層一層地「噴」上去,直到最終造出一個手電筒來,只不過3D印表機噴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樹脂、金屬或者陶瓷等材料。

  傳統數控制造主要是「去除型」,即在原材料基礎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蝕、熔融等辦法,去除多餘部分,得到零部件,再以拼裝、焊接等方法組合成最終產品,而3D列印則顛覆了這一觀念,無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通過一層層增加材料的方法直接造出任何形狀的物體,這不僅縮短產品研製周期、簡化產品的製造程序,提高效率,而且大打降低了成本,因此被稱為「增材製造」。



  美國空軍一下子就被這種新技術吸引,他們認為,如果將這種技術用在武器製造上,產生的威力將是驚人的。在航空工業上廣泛被使用的一種金屬是鈦,它的密度只有鋼鐵的一半,強度卻遠勝於絕大多數合金,如果通過激光將鈦熔化並一層層噴出飛機來,無疑將大大提高美國戰機的製造速度。為此,1985年,在五角大樓主導下,美國秘密開始了鈦合金激光成形技術研究,1992年這項技術才公之於眾,在2002年,美國已將激光成形鈦合金零件裝上了戰機。

  不過,由於在製造過程中鈦合金變形、斷裂的技術難題無法解決,美國始終無法生產高強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鈦合金構件。2005年,美國從事鈦合金激光成型製造業務的商業公司Aeromet由於始終無法生產出性能滿足主承力要求的大尺寸複雜鈦合金構件,沒能實現有價值的市場應用而倒閉。美國的其他國家實驗室也無法攻克這一難題,只能進行小尺寸鈦合金部件的列印或進行鈦合金零件表面修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