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對父母問題的思考,幾點真相和對策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3-4-3 0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信人: rachae (瑞妹妹)

我是獨女,現在海外, 有家有娃。 父母孤苦伶仃在國內。 來了幾次,跟我們住一起
,每次都不歡而散。 雙方都覺得很冤枉委屈。 我一直看到罈子里類似血淚史的同志們
太多太多。 現在把我這些年的痛苦思考的血淚結晶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一些人


真相:
1. 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別人,不了解人性,想問題就不可能想得明白。所以炒起架
了,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從來不反省,總之都是老子對。


我們這兩代人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在國內受到的教育真的是很有限。 我們受到的教育
很少有教我們去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世界,認識人性的。很多都是封建禮節或者
傳統習俗,強制執行。

我們這幫在海外的人還看了些TOXIC PARENTS之類的書,知道是怎麼一碼事。國內的就
更迷糊了。父母那輩人受的教育就更是個JOKE了。號稱知識分子的那幫人,讀小學的時
候三反五反,中學,文化大革命加下放,跟農民學種田和學斗人去了;恢復高考了,讀
大學了,工農兵,基本上是送你個文憑的那種。對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的了解基本為零。
在加上,新中國建立以後,那幫搞教育的人,沒幾個是自己受了正二八勁教育的。一幫
大老粗在一起編教材,為人師,學習再努力也沒啥好學的。我很同情我們父母那代人,
他們是很努力很勤奮的一代人,但是學到的真理太少了。這也導致他們很少反省,自以
為是的性格。

人對事情的態度和決定是否正確, 是以掌握的信息量大小,信息是否正確為基本的。
教育本身就是灌輸信息的過程。信息量小,信息錯誤,人就不可能認識問題,作出正確
決定。

2.不論是中國父母還是孩子,人格都不獨立,互相依賴感極強。亞洲文化是群體文化,
這跟西方的個體文化是完全對立的。有理論說,歷史上,亞洲是一農業為主。務農需要
群體合作才能生存;西方是以打獵為主。一個人拿著武器打點兔子,野雞之類的就可以
生存了,所以不需要別人。這個理論好像比較容易找到反論,我們這裡先不談。
ANYWAY,中國文化裡面,大家都是以互相依賴為生存之本,靠關係,而不是靠個人的不
斷自我完善。所以,人進步的過程是找到最好的相處之道,比如,如何讓別人喜歡自己
,如何利用人脈為自己創造最大利益。 相比,西方文化是崇尚自我的不斷完善,思考
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什麼活著,人心要的到底是什麼。 這個也跟西方社會一直
都是有宗教信仰有關。 沒有宗教信仰,人就是為今世活著,今世可以賺得最大利益就
是不枉今生了。

個體如果缺乏對人生問題的思考和答案,很難有獨立的人格。父母不獨立,孩子也不獨
立,家庭結構就是一團混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愛你就是愛我自己,我
恨自己就是恨你。互相之間的責任義務權利都是一團混。這種情況下,彼此的尊重根本
不可能。家庭之間的愛,就是動物本能,加上長期生活在一起的親情,還有彼此依賴以
便生存的習慣的總和。 很少有,把對方作為獨立個體,為了對方的BEST interest,
去著想的那種愛。 我們熟悉的這種愛更多是,父母自己人生有遺憾, 人格不獨立,人
生缺乏愛,要從孩子這裡索取愛的感覺,索取完整感,安全感。 這是佔有慾,是人性
的缺陷。這種叫做情感亂倫,就是父母要孩子來填補自己的情感空虛。 有本書專門說
這個, 有興趣的可以GOOGLE "EMOTIONAL INCEST".
3. 中國人崇尚敬老,但是尊敬老人和人老了,就什麼都是對的,是有很大距離的。人
老了並不等於這人就成熟了。越老越渾的人多了去了。很多父母會倚老賣老, 覺得是
長輩就啥都是對的,做小的要無條件服從。 這就是個BS。中國人說孝順,孝跟順是連
一起的。小事情上順順也無所謂,傷不了誰;要孩子犧牲自己人生來順著父母的無理要
求,這個順就要求太高了。做孩子的最好自己掂量清楚了,因為父母放棄自己婚姻愛情
的,這罈子裡面也多了。 這是以後會後悔一輩子的事。  

4. 我上個帖子說了,中國社會養老制度不健全,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父母
說我們就是指望你們好,不需要你們回報什麼。 這麼說的多,真正這麼想的少; 或者
有的父母子認為自己是這麼想的,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自己問過自己的內心,反省過自
己的行為。 上面第一條說了, 他們沒有了解自己反省自己的能力。 在養兒防老這樣
觀念下,愛就是有條件的。 比如說,貧農家就一條大白豬,貧農自己省吃儉用,把豬
養肥了, 當親閨女養, 打算以後賣個好價錢。 你說這貧農是愛還是不愛這頭大白豬
?!

做孩子的很多痛苦的原因是因為很CONFUSED。 從小就被灌輸,父母是愛你們的,父母
的愛是最偉大的; 但是長大了以後,父母開始要回報了; 有的要到的回報沒有達到期
望值,就有各種各樣的苦毒辱罵壓迫; 跟我們原來以為的愛根本背道而馳。再加上父
母用內疚來繼續控制局面, 做孩子的不斷在內疚和疑惑中,在兒時的愛和今時的憤怒
傷害中活著。 沒得抑鬱症的真是GOOD LUCK。

5.我上個帖子也說了,動物世界里,99%以上的動物是只有大的養小的,小的長大了就
飛走了。 沒有哪個老鳥或者老獅子,追在小鳥或者小獅子後面把當年喂的蟲子或者肉
要回來的。 從物種繁衍角度來看,這是必須的。 如果年輕獅子又要喂小獅子,還要照
顧老獅子, 還有跟其他物種和大自然戰鬥,這種早就滅了。
所以中國文化是反自然規律的。 但是人是高級物種, 是有情感有道德的; 敬老愛幼
本身也是人類的美德之一。 但是有幾點是很現實的:a. 人越老問題會越多,健康問題
, 生活中有趣的東西越來越少, 希望越來越少, 面對死亡是很需要人的獨立思考,
需要勇氣的東西。有的老人的表現是越來越淡然鎮定,有更獨立完整的人格, 對人生
有更多的理解和寬容,(我想這是為什麼要敬老的原因); 有的老人如果年輕的時候
有很多遺憾,自己沒有做夠思考生命的HOMEWORK, 越老就會越恐慌越苦毒。 人一恐慌
了,手裡有什麼抓什麼;一苦毒了, 有誰可以折磨就折磨誰。 這跟愛就更掛不上邊了
。所以有的做孩子指望改變父母的, 難度太大了。 如果要讓人改變,只有從教育入手
,第一步是要讓他們認識自己,認識人性。這是個大工程。做孩子的光痛苦沒用,想要
父母跟你道歉也沒可能,想改變父母的話,得教育父母。 b. 我們做孩子的,自己也是
成人了, 一大堆責任義務, 要生存,要養育下一代,要自己學習人生的功課,要自己
ENJOY LIFE。  我們不是為父母活著,(這一點獨生子女猶其注意, 因為從小都是父
母安排一切,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我們就是為他們活著)。父母有他們自己人生的責任,
他們人生沒有完成的功課 (比如說, 了解自己,追求婚姻愛情的完整)憑什麼要我們
給他們來買單?!我們也有自己的人生功課要做,以至於我們老了,可以是個慈祥,不
苦毒索取的老人。

對策:
1. 多讀書,多思考。有機會的話,教育教育,潛移默化父母。
2. 跟父母要從感情上斷奶; 你要脫離他們對你的感情控制,就要自己人格感情獨立。
如果你還要他們還你個公道,那就是不獨立。 你還在像小時候一樣希望得到他們的認
可和讚美。 歇歇吧。  

3. 孝和順是有根本區別的, 什麼時候可以順,什麼時候不可以,要自己掂量。 不順
的話,也不要把自己往死里逼。 做孝子的也是個人, 人生很多時候顧了這頭就顧不了
那頭。父母譴責你,他們甚至弄得親人朋友譴責你,但是你不要和他們一起把自己往死
里逼。 你知道真相是什麼。你可能是唯一一個知道真相的人。

4. 就別去想父母到底愛我不愛我這個問題了。 找不到答案的。 人的愛其實是很有限
的。小時候的時光再美好,那是你們人生的一段, 你也享受了,父母也享受了。今天
父母老了,孩子成人了,彼此之間的愛的品質也變了,這是難以避免的。 何必去苦苦
追時間已經帶走的東西?!還是把握今天吧。孩子可以站在成人的角度來從新定位,
和琢磨出一套雙方可以接受的愛的方式。

5. 做孩子的一定要清楚認識一點: 人老了是會有很多問題的,身體健康,情緒沮喪,
和面對死亡的恐懼。 做孩子的因為愛父母,很心疼他們,這個完全可以理解。但孩子
真的幫不上什麼忙。 這是上帝給每個人的功課, 每個人都要自己去承擔。 你再愛他
們,幫不了他們。你以後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0

主題

387

帖子

62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5
沙發
cedarloo 發表於 2013-4-4 02:00 | 只看該作者
你這種人就不應該從你娘肚子里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3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3-4-4 21:5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正是依據這點,西方社會的養老制度才得以成立,你對父母如何,將來你的孩子自然也會同種的方式對你,道理很簡單,家庭教育根深蒂固。

有個故事很有意思,有兩家人,一家整天吵吵鬧鬧,叫做A家吧。一家和和睦睦,有說有笑,叫做B家吧。有一天,A家好奇的問B家,你們有何秘訣和和睦睦,B家就問你們到底吵什麼,A家說到底也不清,都是芝麻大的小事,都是你認為該如何,而我沒有如何之類。B家就說我們都是首先看自己的錯。所以歸根到底吵鬧的原因放是A家都是好人,都認為自己對,對方錯。B家和和睦睦的原因是B家都是壞人,都認為自己錯,對方對。

很多事很難有對錯之分,只是你的心有多大。

中國人很悲哀的地方是老想學外國人,特別是女孩子,實際卻很少了解西方人,看到街頭那些所謂的白人的行為以為代表多數西方人的生活,卻不知道實際數西方人更傳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3-4-5 23: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彩貝一一 於 2013-4-5 23:12 編輯

好「冷」的思考。

為什麼「愛」不是共同的承擔和扶持?家人之間沒有什麼所謂的「真相」和所謂的「對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