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男子學車耗兩年讀完研究生駕校沒畢業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13-2-5 0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2月05日03:58  金羊網-新快報 我有話說(11人參與)  2012年10月20日,學員們第四次前往岑村進行維權。
  學車過程中,屈辱感是最主要的感受

  很像獄警與犯人的那種關係


  新交規實施后駕校的壟斷地位依然如故

  2013年2月1日,公安部網站宣告,全國駕考合格率已與大多數國家40%至50%的駕考合格率基本相當。這項已經「與國際接軌」的數據,產生於新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實施后。

  來自學車者的體驗是,一個普通國人的駕考之路上籠罩著的灰色霧霾並未因此散去,駕考市場在接受新的規則之後,繼續為人詬病。

  在此之前,長久以來許多學車者的體驗是:中國式駕考,並不是一項純粹以學習駕駛技能為終點的考試。許多拿到駕照的人所學到的,是如何面對權力與制度,普通市民不得不運用的一套灰色生存哲學來通過考試。在這套灰色哲學里,駕考作為一項技能考核,理應具備的程序正義不斷被突破,取而代之的,是駕校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利益尋租。

  第四次失敗

  和逐漸平靜的人群一樣,張偉超情緒木然,他把手裡的白紙團成一團,扔進了路邊草叢。

  就在十分鐘前,那張白紙被他高舉,上面印著四個粗體黑字:要求退款。

  當時,他的身旁還站著其他100多人,表情相似,手上同樣舉著白紙,上書「騙子」、「無良」等控訴字眼。

  2012年10月20日,駕考學員們發動的第四次維權又以失敗告終。

  因為報名時駕校承諾「只需7到9個月即可取得駕照」,但在實際學車過程中,大多數人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無法參加考試。

  這群學員感覺上當了,進而把學車演變成了一場場「戰役」,他們曾在4月、5月和6月三次吹響過「集結號」。學員們的對手位於天河岑村的程通駕校已經變得麻木了,再一次順利化解了危機。

  在此之前的半年內,類似的「戰役」他們取得了三連勝,已經頗具戰鬥經驗。

  相反的是,程通駕校的網路陣地已被攻陷。百度貼吧上,累積了十幾頁的詛咒般的投訴刪之不凈,5個以控訴程通駕校為主題的QQ群活躍於網路。

  其中一個QQ群因為人數太多,不得不兩次升級。在百度發帖的網友和加入QQ群的人,以報名程通駕校的學員為主。

  網路是學員們商討維權計劃的主要陣地,最活躍的幾個人擔任組織者,分工細緻:有人負責印製橫幅、印刷標語,有人負責分組聯絡,有人起草說明書配合媒體。經過幾次磨合,學員們習慣於簡稱這種維權「戰役」為「活動」。

  這是張偉超第一次參加「活動」。提起自己的學車經歷,「QQ印象」被貼了兩次「溫文儒雅」標籤的他連噴髒話。自2010年9月交了3400塊錢的報名費之後,至2013年新交規施行,他只通過了理論考試。

  另一名參與維權的學員李倩說:「駕校長時間不安排練車,就在考試前一周,讓你突擊練習一兩次,而且一兩年都等不到一項考試,駕校給的理由就是人太多,排不過來。」

  四次維權收效並不大。面對學員的施壓,程通駕校的負責人曾表示「會按照行政部門的規定和學員的個人情況來解決問題」,但對於具體細節卻不做表態。除了少部分學員成功退還了學費,大部分人仍然被駕校「套牢」。

  張偉超的駕考命運和報名費一起,從報名的那天開始一併交給了駕校。

  多交3000元

  「給你安排好一點,讓你快一點考試」

  駕考市場從報名環節開始就頗有貓膩。

  2010年9月,張偉超的報名費是3400元,2013年1月,這個價格是5680元。

  駕校抓住每一次交管政策的變動,不斷拔高學車費用,他們給出的理由相當曖昧:「培訓成本越來越高」、「場地改造需要花錢」、「練車時間長油耗變大」。

  在潮水般的質疑和問責中,這些理由得不到讓人信服的具體解釋。

  除了報名費用幾年來不斷的飛漲,牢牢掌控了學車進程的駕校抓住學員想早點拿證的心理,通過設置「快班」、「商務班」等等差異化的服務,變賣壟斷在手的學車速度。

  「快班」,顧名思義,拿證速度較快的班。

  2013年1月,根據廣州多個駕校提供的價目表,快班價格比普通班價格普遍高出五分之一或更多,價格基本在6500元上下,有駕校的報價最高達到了8000元以上。

  快班的唯一賣點就是拿證速度的保證,大多數駕校快班的拿證承諾速度都比普通班快了一倍。番禺一家快班報價7000元的駕校表示,只要4個月就可以拿到駕照,而如果報考這家駕校的普通班,速度則為8到24個月不等。

  張偉超的教練曾提示他,如果想早點拿證,只需補足一定的報名費。張偉超2010年的報名費是3400元,如果想4個月拿證,按照所在駕校的價目表,他需要補足的差價是3000元左右。「肯定會給你們安排得好一點的,讓你快一點考試。」教練慫恿說。

  128元的「午餐魚」

  在學車過程中,學員還需要服從已經漸漸變成「明規則」的「潛規則」。

  低價招進學員,在學車過程中巧立名目收取各種費用的現象公開化。

  2011年下半年,在白雲區某駕校報名的吳田,學費是3800元,報名時,駕校方面的承諾是報名費包含了全部學習費用。但在實際的學車過程中,由於人太多,一天也排不上幾次,吳田被迫接受了教練另外一套「VIP方案」:單獨練車,每小時100元。為了學習效果,吳田接受了這套方案,為此,她付出的代價是,僅「科目二」這一項,就花掉了600元。

  除了這些曖昧的收費,有些教練還不會放過其他可能有收益的隱性環節。

  2011年,在程通駕校報名,最後拿到了駕照的苗國棟曾經在練車過程中數次被迫宴請教練,每次花費100元。吃飯的地點由教練指定,幾名學員共同埋單。

  「一條魚的價格居然是128元。」苗國棟對此記憶猶新,「那條魚普普通通,放在其他相同條件的飯館,五十塊錢就足夠了。」

  廣汕公路一帶的「駕校一條街」,是教練指定吃飯常去之處。

  關於教練收取飯店經營者回扣的傳言,漸漸成為公開的秘密。

  交×駕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練向記者坦承,在從業三年的時間裡,他的大部分工作餐都是在這裡的一家固定餐館吃的。但對於是否收取了飯店的回扣,他則閃爍其詞:「只是和飯店老闆比較熟,幫他們一下。省里不是也有扶貧規定嗎?」

  在參加長途考試的過程中,學員被安排在指定的賓館住宿,價格不菲。考試過程中,一個盒飯的價格是70元。「這個是必須買的,記在了考試的套餐費用中。」但是因為太難吃,許多學員還是必須單獨請教練吃飯。

  被學員們供養著的部分教練以服務態度惡劣而聞名,幾乎每個人學車前都接受了過來人「小心教練罵人」的叮囑,而在事後,這種叮囑往往被證明並不誇張。

  除此之外,有關教練性騷擾女學員的種種報道也屢見不鮮,更誇張的是,去年媒體曾爆出教練嫖娼、學員被迫埋單的醜聞。

  「屈辱感是最主要的感受,很像獄警與犯人的那種關係。」不久前,拿到駕照的山東人老劉總結自己的學車感受,「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體會,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耐心,社交及抗打擊能力,簡直是對智商、情商、逆商的全方位考核。」

  用1000塊錢「找關係」?

  因為報名較早,張偉超唯一的幸運之處是,以較低的成本通過了理論考試。新交規實施后,這項考試難度大增。

  理論考試是駕考的第一步,教練和學員們稱之為「文科」。2010年底,報名3個月後接到理論考試的通知,張偉超只在考前一晚看了一遍教材。所謂的教材內含考試題庫所有的考試題目都是選自其中。和經歷過的所有應試教育一樣,考生只需記住答案就行。

  但在實際的上路實踐中,許多標準答案並不被教練認可。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是關於「會車時遠光燈的使用」問題。考試答案規定,會車時出於安全考慮,不能使用遠光燈。但實踐中,即便是駕校教練,在會車時也常常是對打遠光燈。「憑什麼我打近光?」

  理論考試的及格線是90分,應試能手張偉超考了95分。他在這個步驟上輕鬆取勝,也是至今唯一的勝利。

  如果放在兩年後的今天,勝利不會這麼簡單。

  新交規施行后,考試題庫已經全國統一更新,內容保密,並且不再公布模擬題庫。

  廣州車管所對此的分析是,新題庫更注重實際技能培訓,題目涉及面更廣,有利於學員真正理解駕駛知識。

  但學員們關心的問題更加實際,他們傾向於把文科考試難度增加理解為有關部門的創收之舉。「通過率低了,補考的多了,補考費收的就多了。」一位曾參加補考的學員分析說。

  2012年,因為先後考出了兩次88分,他補考了兩次,每次的補考費用是100元。

  理論考試的勝利讓張偉超鄙視了曾擺在面前的「潛規則」報名后,他曾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電話里的人告訴張偉超,自己在車管所「有關係」,如果擔心考不過,可以交錢,有辦法可以「操作一下」。張偉超對這個電話抱以鄙視,但他還是諮詢了一下價格1000塊。和張偉超一起報名的學員都接到了這個電話。

  和張偉超同車的一位年長者選擇了和電話里的人交易,最後順利通過考試。至於對方如何「操作」,選擇交易的學員並不關心,他說了一句其他學員說得最多的話:「只要能過就行。」

  壟斷的約考權力

  駕校的權力從何而來?預約考試,是駕校用以尋租的核心。

  理論考試通過後,接下來是科目二的「倒樁」考試。因為教練遲遲不給預約考試,張偉超的學車之路在這裡堵住了,並且這一堵就是兩年。

  張偉超報考的程通駕校是廣州規模較大的駕校,在行業標準的評比中,屬廣州「AAA級駕校」。該駕校在網上招生及在接受未報名者諮詢時,均聲稱只需7到9個月即可完成各科考試並取得駕照。

  但在教練每次接電話都以「人太多」來推託張偉超的「倒樁」學習后,張偉超感覺「上當了」。

  經過和其他學員交流,張偉超發現自己並非孤例。「不花錢,不找路子,這個駕校的學員幾乎沒有在7到9個月的時間裡拿到駕照的。許多學員考過理論后,拖了一年也沒安排樁考。」

  多年以來,駕校預約考試的名額由車管所統籌分配。

  在考試前,由駕校教練向車管所提交考生資料進行預約。這個環節意味著,教練決定了考生約考的時間和速度。教練用於向學員利益尋租的,主要就是這個壟斷在手的考試時間決定權。

  與張偉超同車的一名學員在同樣幾次被拖延後,突然約考成功並進行了充分的練習,順利通過了科目二。面對張偉超的諮詢,這位學員用略帶得意又頗顯無奈的口吻說:「教練說了算,那就做他的工作。」

  針對約考權的壟斷,新交規的應對政策是,推行互聯網、電話等遠程自助預約服務。廣州市車管所做出響應,推出了網路約考平台,2013年1月起,駕考申請者可以通過上網自主約考,自行決定自己的考試時間。

  但這一舉措並沒有立竿見影。包括程通在內的多家駕校均表示並不支持學員自主約考,理由是,如果學員自主決定考試時間,駕校就無法統籌安排教練。這個理由有著現實條件的支持考試政策規定,科目三的幾項場地考試,學員所使用的考試車必須由駕校提供。

  「等於繞了一個彎,實際上還是駕校說了算。」張偉超分析。新規出台後,他一度興緻勃勃地登錄網上車管所,但在進行預約考試的操作時發現,必須已經完成所報考科目的基本「學時」后才有資格預約考試。未達到學時的他,被系統自動告知無法約考。

  面對新交規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我學車,為別人攢學時」

  掌握張偉超「學時」計量的,是一張IC計時卡。

  打卡計學時的規定,是交管部門整頓駕校市場、監督培訓過程的舉措。通過打卡器和GPS定位儀,統一的IC卡將學員的正規學時實時記錄下來,同步到了交管部門的網路系統。

  根據新交規,科目二必須要滿28個學時才能參加考試,科目三則增加到24個學時。

  在為數不多的幾次前往駕校練車的過程里,張偉超從未見到過自己的IC卡。另一名學員曹小姐則在學車的時候,看到教練在刷別人的IC卡,幫其它學員計學時。在駕校,與考試資格息息相關的IC打卡制度,已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通常的操作模式是,駕校會將學員的IC卡統一收集起來,每一批急需考試的學員,將得到優先的打卡權力,卡上的學時很快攢夠。而其他新學員,即便是正在練車,自己的IC卡卻往往閑置在一旁,並沒有積累學時。

  通過諮詢其他學員,張偉超得知,每個人都沒見到過自己的IC卡,上車訓練時插著的都是別人的卡。「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卡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每個科目的學時完成多少,除非教練同意你預約考試了,那麼你的學時將會提前被攢滿」。

  不被推薦的模式

  和科目三的考試車只能由駕校提供一樣,能打卡計學時的地方,同樣只有駕校。

  這意味著,想成功積滿「學時」然後考試,必須通過駕校報名學車。

  與此相悖的是,公安部《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只要準備了居民身份證、戶口簿以及《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請考試。

  深圳市民樵彬以此為依據,在2007年將深圳車管所告上法庭。他曾試圖不去駕校,直接以個人身份報名考試,遭到了深圳車管所的拒絕。車管所拒絕樵彬的理由是廣東省公安廳、交通廳的有關文件:申請駕照考試報名必須出具《駕校培訓記錄》。這份《駕校培訓記錄》,本質和IC打卡計學時制度一樣要求申領駕照者必須去駕校報名。

  樵彬最終打贏了官司,敗訴后的深圳車管所受理了他的駕照申請,此後他順利通過了幾項考試,成為深圳未經過駕校報名,而成功考取駕照的第一人。

  然而,鑒於樵彬為此付出的時間成本與訴訟精力,顯然這並不是值得其他學員效仿的模式。

  「他(樵彬)只是個特例,這種情況很難推廣。因為駕校培訓的背後是巨大的利益市場。」當時曾有業內人士分析說。

  繼續出發

  自從成為駕校的學員之後,「覺得心靈已經被這張駕照摧殘了。」張偉超說。

  2010年9月報名的時候,張偉超剛剛入讀研究生,直到今年6月,順利寫完了畢業論文,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駕校卻沒有畢業。「這張駕照比碩士論文還難嗎?」

  對比鮮明的是,美國的駕考過程簡單得多。《尋路中國》一書的作者美國人何偉對中國駕考的繁複設置極其困惑。

  雖然也有駕校,但美國政府對公民的學車方式不做要求,更多人的教練就是自己的父母。申請駕照考試的費用大都在20美元範圍內,而駕照考試則是理論與實踐兩個環節:理論是交通規則考試,相當於我國的理論考試,而實踐則只有一門路考。在美國,16歲以上的公民幾乎人人持有駕照。何偉的駕駛教練就是自己的父親。

  廣州某計程車公司的吳司機也早早教會了兒子駕駛技能,但兒子卻在駕校的考試中遲遲拿不到證。「他上路絕對沒問題,比駕校教的那些東西實用多了。」

  陷入困境后的張偉超反思,如果不選擇一定程度上的妥協,自己拿到駕照將遙遙無期。這裡「妥協」的涵義是,放下自己身為消費者的高姿態,向繁複駕考鏈條上的每一個關卡低頭。

  張偉超最新的決定是,交錢轉到快班去學習。他等不及了,必須扭動鑰匙上路儘管前面的駕考路像晚高峰的車流一樣擁堵。

  新交規滿月的同時,來自公安部的另一項統計數據是,我國汽車駕駛人首次突破2億人,年增長2647萬人。

  不斷地,更多的人還需在駕考的灰霾里出發,摸索著,像張偉超一樣,懷著灰色的心情上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