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憲政與限政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1-18 0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憲政與限政
2013-01-17    作者:盧麒元    

南周風波(因所謂的「宣傳部刪改」《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而引發的一場鬧劇),顯然並非孤立事件。財新網和《炎黃春秋》等一眾右翼媒體,幾乎同時在歲末年初熱炒「憲政」話題。何以突然之間,要熱炒「憲政」呢?
  
熟讀歷史的人,應該明白漢文帝選擇黃老之術的歷史背景。漢文帝的黃老之術,套用今天的概念,就是「不折騰」。漢文帝的「不折騰」是一個無奈的政治宣言,對內是向藩王妥協,對外是向匈奴妥協。用妥協換來和平,成就了文景之治。然而,妥協是有底線的,底線就是江山社稷。漢文帝的接班人漢景帝,他仍然想要妥協,卻不行了,藩王反了。景帝還想「不折騰」,藩王和匈奴要折騰了。於是,終於逼出來一個能折騰的主——漢武帝。
  
回到本文主題。憲政的本質就是限政。人家的用意是明確的,就是要限制你施政。一言以蔽之:逼你宣誓「不折騰」。有趣的是,新一代領導集體硬是不宣誓「不折騰」。不宣誓「不折騰」,就有可能不再妥協了。如果,你既不走老路,你也不走邪路,哪你到底要走那條路?「藩王」不踏實了,大大小小的獨立王國還能雄霸下去嗎?「匈奴」也不踏實了,那些天文數字的「紅利」還能繼續「上貢」嗎?於是,內外勾結,上下協同,集體行動,要憲政(限政)了。
  
習主席只說了一句「復興」,立刻遭到公知們口誅筆伐。習主席其實可以明說:就是要復興漢唐。那麼,是否今日之政治經濟落後於漢唐呢?那當然是!當代人不知,漢武帝和唐太宗都是反封建的高手。削藩,就是革除封建專治,建立郡縣制度。建立郡縣制度,就是要強化依法治國。強化依法治國,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廣大黎民百姓的利益。習主席一句「復興」,描繪了一幅依法治國的圖景。當然,史家均知,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不可能建立郡縣制度。習主席要強化中央集權,「藩王」和「匈奴」能答應嗎?他們搞憲政(限政),要限制的恰恰就是中央集權(政令不出中南海),而絕對不是「藩王」和「匈奴」的特權。不信?你看看舉國「公知」對稅政改革的態度!歷史從未結束,歷史往往驚人的相似。
  
漢景帝是想要妥協的。他甚至誅殺了主張削藩的恩師晁錯,他以晁錯的人頭向藩王們表達不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但是,景帝的判斷完全錯了,藩王其實不在乎你走什麼道路,道路之爭全都是借口,藩王要的就是你的江山社稷。藩王無恥,不殺晁錯要反,殺了晁錯仍然要反。景帝無奈,還是要請出周亞夫將軍,依靠武力平復了藩王叛亂。漢景帝的教訓,徹底警醒了他的兒子漢武帝。漢武帝不再玩弄黃老之術(自由主義),罷戳百家獨尊儒術(社會主義),埋葬封建制度(徹底削藩),厲行郡縣制度(中央集權),強化了中央集權,終於建立了空前輝煌的強大帝國。
  
筆者不忍夜讀賈誼和晁錯。國家輝煌的背後,從來都浸透著愛國志士的血淚。大漢有幸,有一批鐵骨錚錚的壯烈儒士,他們是大漢民族的靈魂,他們是大漢帝國的脊樑,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貴族,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騎士。真正的儒士,當然不會成為「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只屬於他們的祖國和人民。而「公知」不過是委身於名利的公共消費品而已,他們會成為權貴和資本的「門人」、「食客」、狗腿子。或有更卑賤的「公知」,委身於「匈奴」為奴,成為極端兇殘的漢奸。賈誼和晁錯,雖死猶生,名留史冊。「公知們」,一時燦爛如星辰,最終不過是一堆狗屎而已。
  
歲末逼宮,腿子們很猖狂。他們一如既往,逼新領導宣誓「不折騰」,迫新領導到「道觀」里去「打坐」、「念經」。可惜,歷史自有歷史的邏輯,文景之後就不會再是文景。誠然,如今地方和部門的首長很厲害,權力和財富不讓當年的藩王;確實,如今的美國更厲害,攻城掠地的本事遠勝當年的匈奴。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樣?「公知們」未必能讀懂歷史法則,漢武帝成為漢武帝,不僅僅是個人智勇兼備,而是民心和國勢之必然。順應民心和國勢者昌,逆之者亡。歷史法則,屢試不爽。搜刮民脂民膏的「藩王」和「匈奴」,難道可以改寫歷史法則嗎?
  
我們無不期待憲政。好啊,欲建立「郡縣制」,就必須反「封建」,就從「削藩」開始吧。剝奪大大小小的王公貴族,就必須從他們的財權入手。憲政肇始於稅政,就從稅政改革開始吧。「藩王」和「匈奴」早就該停止掠奪人民的「紅利」了。可是,「藩王」和「匈奴」能答應嗎?我們不介意「藩王」和「匈奴」的恫嚇,我們更不介意「門人」、「食客」和狗腿子的搗亂。該來的,都統統來吧。為了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早該好好地整頓「朝綱」了,我們早就該勇敢地掃蕩「漠北」了。我們相信,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會遜色於漢武帝,他們應該有能力完成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宣誓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家們,一定能夠重建共和國足以標榜史冊的憲政制度的。
  
漢武帝做了三件事情,這些事情值得後人回味。第一、罷戳百家獨尊儒術。第二、整頓賦稅鹽鐵專營。第三、回收軍權建御林軍。三件事情指向一個方向,強化中央集權。強化中央集權后,漢朝得以保持統一、安定,保證了經濟高速發展。漢朝人口迅速恢復,人民生活水平穩定提高,科學文化事業空前繁榮。毫無疑問,在兩千年前,漢朝的制度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在人民民主缺乏有效實施途徑的時代,規範的中央集權才能使人民利益最大化。中央集權遠遠好過分權專制,五代十國的教訓足夠深刻,這是五千年中國歷史的結論。正是漢制,為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奠定了堅固的制度基礎。「公知」無知,中國早就有憲政,漢制是中國古老的憲政。筆者訪美,驚訝於美國的聯邦制,實在是像極了中國的漢制。原來,好東西,古今中外並無二致。
  
本文原標題為《破繭》。什麼意思呢?其實,大漢的問題不在乎「藩王」和「匈奴」。大漢的問題在乎大漢朝廷的內部分歧。改革的真正阻力來自朝廷內部,而且是來自於漢武帝自己的親人。漢武帝最大的改革阻力,竟然來自他的親奶奶和親娘。想想看,阿貓阿狗敢跟漢武帝玩限政(憲政)嗎?「百家」爭鳴,笑話罷了。漢武帝勘破了其中奧妙,層層破繭。罷戳百家、鹽鐵專營、建御林軍,創造出了有利條件,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是啊,不破繭,何以破賊呢?
  
南周風波,好風好波。有些人,總惦記著給總書記立規矩(憲政),就不想想自己是否太不規矩(自由化)了。既然,大家都想要規矩(憲政),就立一些大家統統遵守的規矩也不錯。在中國,權貴和資本太瘋狂了,早就該立一些規矩了。右翼諸公何必著急,稅政改革就要開始了。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1-19 09:13 | 只看該作者
是的,憲政的本質就是,總統說要控槍,因為這是民意,於是責成副總統去辦,副總統就把擁槍協會找來。擁槍協會和其它商號當然明白事理,於是,上下打點,總統發了大財,然後簽署一個不疼不癢的法案,然後說,這事件最後還得國會拿出方案來,把皮球踢給國會。擁槍協會這下知道,原來還得打點國會。衙門多就得費銀子不是?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