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過程罕見曝光:殲15近日從遼寧號航母起飛成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0-31 1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最新消息,中國海軍殲-15艦載機已經在「遼寧」艦上多次進行觸艦復飛,並已經進行了艦載機著陸和甲板起飛。這標誌著我國已經基本擁有在航母上起降艦載機的能力。消息人士還記錄了殲15起飛的大概過程。

10時55分,飛機由機庫運到飛行甲板上。11時15分,清理跑道,拖車把飛機拉到跑道起點,剎車。11時25分,甲板阻力板打開,艦載機發動機點火,保持轉速70%。11時28分許,艦載機剎車鬆開,加速至最大推力,飛機滑躍離開甲板,順利升空。

消息人士表示,殲-15在航母上完成了滑躍起飛,之後則進行了常規訓練飛行。從中國海軍的角度來看,殲-15具備滑躍起飛的能力表明針對蘇-33的仿製計劃已經取得成功。

殲-15雖然以前蘇聯時期的蘇-33為基礎研製,但卻裝備了更為完善的航電設備、著陸尾鉤、尺寸較小的垂尾和更為強固的起落架。該機的單座設計可能意味著其裝備了非常現代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機載設備(電子設備的水平可能與殲-11B的非常相似)。

補充說明:已實現起飛,尚未實現航母降落。

殲15上艦試飛:航母戰鬥群秘密公開


出現直升機著艦跡象、甲板上劃出艦載機起降區……中國航母平台多次出海試驗的新動作令網友、軍迷議論紛紛。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媒體紛紛猜測「瓦良格」號的試航進展。一時間,中國航母話題再次火熱。

艦載機上艦

網上披露的航拍照片顯示,航母甲板上規劃出了明顯的艦載機起降線路和直升機著艦點,這些表面變化為外界猜測本次航母試驗科目提供了想象空間。

考慮到遼寧號航母主要憑藉其艦載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制海攻擊這兩大任務,外界認為航母第二次出海很可能進行與艦載機有關的測試。

加拿大《**防務評論》雜誌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配備中國海軍的殲-15艦載機早在2010年就完成地面滑躍起飛試驗,技術戰術性能已經符合要求。另外,艦載教練機也已完成了類似起飛訓練。

根據西方媒體此前的報道,有望登上航母的卡-31預警直升機和卡-27/28反潛直升機早已裝備解放軍海軍,在航母上應用不會存在技術障礙。對於改進后的「瓦良格」號航母而言,從平台到艦載機都已經接近成熟,並有望在短期內形成合力。

媒體和軍迷關注艦載機何時上航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艦載機數量和性能原本就是衡量一艘航母戰鬥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中國自行研發的殲-15艦載機自然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以色列《防務動態》雜誌此前曾認為,殲-15艦載機集成了其他中國造戰鬥機的優勢技術,可裝備空對空導彈和空射反艦導彈。因此,中國自行研發建造殲-15型也被西方媒體稱為可媲美俄制蘇-33、美製「超級大黃蜂」的先進艦載機。

西方媒體猜測,在減少燃油裝載量和武器載荷的前提下,採用滑躍模式起飛,並在加油機的保障下,殲-15的作戰半徑可達700公里;加之殲-15可掛裝「霹靂」-12型空對空導彈,航母編隊的防空火力打擊範圍有望進一步延伸100公里。

秘密一、近三年網上出現「要不要航母」爭議的背景折射的秘密是:中國核潛問題、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問題已基本解決。

最近三年、國內呼籲航母的文章、不絕於網路。有些文章完全是專級的、內行寫的,不似我等網友、軍迷的水準。如果此一判斷屬實,則可以確認下列兩點:

1、官方、軍方已經下定決心、發展中國的航母艦隊。這與大連瓦良格號航母的目前的修繕工程,是一致的。

2、官方、軍方已經下定決心、發展中國的航母艦隊,只能說明:中國核潛艇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原因在於:核潛作為戰略反擊力量,其戰略意義高於航母,必然先行於航母;現在、最近三年來連續出現鼓吹航母的文章,以及大連瓦良格號航母開始修繕,只能說明:較之於航母更重要的核潛艇問題,已經解決;否則高層不會顛倒順序、本末倒置。這與國媒體證實093、094核潛艇海試,時間上是大致一致的。

秘密二、中國航母艦隊的構成是:東海、南海兩支航母艦隊,航母2~4艘。

從中國的周邊海情來看,主要是兩大問題:

(一)東部問題。就是東海/台海問題,東海、台海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都在中國東部。這個區域,必然要配置航母艦隊。

(二)南海問題。南海問題有兩重意義:

1、萬一爆發台海戰爭,國、日本介入台海戰爭,則南海航道上,需要封鎖日本航道。同時,藉助於陸基航空兵的支持,阻截國航母艦隊從新加坡方向東進台海。其次打擊台灣台獨部隊藉助於太平島對大陸南海航道的威脅。

2、在台灣問題解決后,航母艦隊在南海的出現,有助於解決南海諸島的領土糾紛。那是台灣回歸中國大陸之後。

秘密三:中國航母艦隊將由「固定翼戰機航母+直升機航母+驅逐艦+護衛艦+武庫艦+攻擊型核潛艇+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武庫級核潛艇+補給艦」組成,並具備諸多技術優勢。

中國未來的航母艦隊,並不僅僅由「固定翼戰機航母」同驅護艦等構成,中國航母艦隊未來的構成,將有下列優勢1、以固定翼戰機航母,配合直升機航母等共同組成。從而適應收復台灣、釣魚島、南海諸島的需要。形成「先固定翼戰機空中打擊、后直升機載員登陸」的戰術。便於快速收復有關島嶼、或者執行斬首作戰、或者快速補給、救援、反潛,等等。和平時期則可以用於救災等事項。中國至少需要配備4~8艘直升機航母,用於台海作戰。

2、從長期的角度看,在2~4艘固定翼戰機航母中,將有至少2~3艘核動力航母。

3、從長期的角度看,中國航母艦隊除了配備上述航母之外,更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配備武庫艦和武庫級核潛艇於航母艦隊之中、航母艦載機的保護之下。用於配載中遠程巡航導彈(紅鳥系列、東海系列),以極大提高航母艦隊的中遠程武力投射能力。至於配套的驅護艦等,不具體敘述。那些是常規的配套艦隻。用於防空和反潛等。

秘密四、關於中國航母艦隊的中遠程打擊能力的初步計算。

1、固定翼戰機載機量。

按照1艘中型航母30~40架的固定翼戰機的載機量計算,兩個航母艦隊、2~4艘航母的最大固定翼戰機載機量,是30~40×2~4 艘=60~160 架固定翼戰機。其配載的航彈、空空導彈、空地空艦導彈的數量,可以按照艦載機的數量計算。大致的數量應該(1)空地空艦導彈:60~160架×2 枚=120~320枚,足夠讓任何一個日本八八艦隊之類的艦隊報銷,也足夠讓一個敵對的航母艦隊報銷。

2、直升機載機量。

按照每艘直升機航母20架直升機的載機量計算,則兩個航母艦隊、4~8艘直升機航母的話,最大的直升機載機量為80~160架,尚不包括驅逐艦的直升機載機。艦載直升機的魚雷數量、空對艦導彈數量(約160~320枚)、空空導彈數量,需要另計,請專級的軍迷補充。

3、武庫艦/武庫艇的巡航導彈攜載量。

按照50~100枚巡航導彈/艘武庫艦或武庫核潛艇的載彈量計算,則一個航母艦隊的巡航導彈攜載量,可以達100~200枚。兩個航母艦隊就是200~400枚的巡航導彈攜載量。

秘密五、中國航母艦隊的設計,將具備下列「中國特色的技術優勢」:

我認為,中國的航母艦隊將具備下列優勢:

1、「反電磁脈衝技術」優勢。即各項重要技術裝備,可防範電磁脈衝彈攻擊下的電子癱瘓問題。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不然敵方一顆電磁脈衝彈,可以癱瘓一個航母艦隊。這個問題,現在就要提出來,希望高層重視,否則,戰時貽害無窮。

2、核動力航母上,配載「激光反導」設備。這對於中國並非特大難題。中國在激光領域領先世界。

3、未來核動力航母,將形成中國特色的隱身設計。

4、艦載固定翼戰機的隱形化。也就是:第一艘航母可以是非隱形戰機上艦,而第二、第三艘航母開始,將隨著中國航空業開發的「中隱」、「重隱」戰機的問世,而配備隱形的固定翼戰機,從而實現「攻敵於無形」。

5、艦載無人戰機機器人的問世和配備。

綜合上述,可見中國航母艦隊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可能涉及50年的、較為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直升機航母、隱形戰機、電子設備研發等諸多事項,對於中國航空工業、造船業、電子工業的發展,是巨大的長期的促動。同時確實是需要巨大的投資。

但是,反航母派們聽著:將巨大投資分為50年平均計算的話,並不多;較之於收回東海南海全部領土和「波斯灣級別」的油氣開採區,根本不多;較之於收復台灣而言,更談不上多;較之於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永不得復甦而言,同樣不多。

中國必須有一隻強大的航空母艦艦隊!否則日本、韓國的航空母艦在我周圍出現時我們再製造就落後20年了!

難怪俄後悔不迭:俄軍沒想到中國殲15會這麼危險

美國海軍學院教授安德魯-埃里克森和安全領域專家蓋布-柯林斯近日在《洞察中國》月刊上發表文章,詳細分析殲-15「飛鯊」的艦載殲擊機的性能,聲稱現在殲15機體大量採用複合材料重量減輕,如果中國航母艦載機起飛方式能夠改善,再加上艦載預警機和加油機的使用,殲-15的性能還將大幅提升,而可能研製的艦載版殲-10將是非常有益的補充。

安德魯-埃里克森稱,俄羅斯海軍目前對中國殲15項目後悔不迭,因為中國的複合材料工藝是超出俄羅斯的,改良后的蘇33項目在蘇霍伊和沈飛公司最初簽訂的合同裡面是沒有限制的,顯然俄羅斯當初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樣造成的後果是在殲15項目上其航程超出母機蘇33。

月24日首次在網路上出現。首架殲-15原型機於2008年組裝完成,2009年8月31日首飛,2010年5月6日在陝西某基地首次從陸地滑躍板上起飛。

殲-15雖然是在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基礎上研製而成的,但它擁有更先進的航電設備、垂直尾翼、制動鉤和更強悍的起落架。不設第二駕駛艙可能意味著飛機的機載設備的現代化、一體化和自動化水平相當高。其航電設備在較大程度上和作為蘇-27SK仿製品的殲-11B非常類似。如果有第二座艙的話,殲-15在從航母甲板滑躍板上起飛時可能會遇到較大的氣動阻力。

埃里克森和柯林斯認為,殲-15飛機的戰鬥性能受滑躍起飛方式和缺少艦載加油機的影響較大。為提高作戰半徑這種飛機將被迫依賴陸基空中加油機。其標準起飛重量可能與美國海軍退役F-14戰鬥機的同類參數相當。

如果裝配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那麼殲-15的性能將會明顯提升,從而能夠更加隱蔽地飛行,能夠對抗低飛巡航導彈,同時也將擁有更強大的電子戰能力。殲-15機身內加註的燃油很多,即便是採用滑躍起飛方式,其作戰半徑也能達到700公里。

如果裝備「霹靂-12」空戰導彈的話,攻擊距離可以再增加100公里。由於機翼單位負載很小,推重比很大,使得殲-15即使是在近戰中也有可能成為相當危險的對手。滑躍起飛方式還是會對殲-15的性能產生較大制約,特別是限制其最大起飛重量進一步增加的作用非常明顯。

滑躍板起飛方式使中國國產預警機暫時無法使用,只能使用性能明顯遜色的預警直升機。而且,艦載加油機同樣無法使用,殲-15的作戰半徑無法大幅擴大。

哪怕中國能夠裝備3艘航母,如果不能完善艦載機起飛方式,艦載機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將嚴重受制於和陸基航空兵,特別是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的協同水平,因此中國第一代航母不會對美國海軍構成嚴重威脅。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

主題

343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沙發
鍋蓋 發表於 2012-11-2 0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3 00:58 | 只看該作者
鍋蓋 發表於 2012-11-2 06:3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