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身在美國的月嫂教你坐月子

[複製鏈接]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9-13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bangma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嫂教你坐月子  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中國和美國都照顧過很多產婦和新生兒,認識到中美在理念、操作上有不少差異;
我也接觸過很多產婦的家長,對於新老觀念的衝突亦深有體會。在美國的新爸爸新媽媽
們,既要面對中美育嬰文化差異,又要面對新老觀念的更迭,可能會有不少疑問,不知
道應該怎樣做才好。

我看到寶寶版上很多新手爸媽上來請教,特別是看到有些寶寶吃喝拉撒遇到了問題,或
者新媽媽月子里休息得不好身體不適,我都很著急很心疼,特別想將我自己所知道的告
訴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排憂解難。

在我照顧過的幾位產婦的鼓勵下,我決定將我多年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的經驗和各位新手
爸媽們分享。我的做法可能與育兒書上的內容以及美國的醫生、哺乳顧問的說法有不同
之處,我不敢說自己的做法絕對正確,或者是唯一的做法。不過,多年來,經過我照顧
的產婦大多恢復得很快很好;經過我調理的寶寶,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都非常滿意
,說小寶寶帶得不錯。我相信,我的月子經應該會對新手爸媽有所幫助。

這一系列文章由我口述,我的產婦miaomi8(苗苗媽)整理,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
評指正。

最後,祝各位美媽帥爹平安幸福,祝寶寶們健康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嫂教你坐月子(一)防止新生兒黃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新生兒黃疸要從小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基本的原則就是讓寶寶吃飽奶,順利排出胎
便,這樣黃疸就不會過高;即使在產後黃疸自然上升的階段,多吃多拉也能讓黃疸迅速
下降,使得寶寶可以正常出院,不必忍受多次紮腳後跟驗血的痛苦。

問題是,大多數媽媽在醫院裡的時候還沒有產生足夠的奶水,對於不少寶寶來說是不夠
吃的。不少寶寶就是被餓壞了,導致黃疸過高,有的寶寶還會脫水。為了讓寶寶吃飽奶
,我的做法是:讓寶寶先吮吸媽媽的乳頭,每邊不超過10分鐘,然後就給寶寶吃配方奶
(通常醫院都提供液體奶)。一開始可以少喂一點,每次喂10毫升左右,看寶寶情況,
如果還要吃,就再給一點。幾次以後寶寶的食量就上升了。爸爸媽媽也不用擔心把寶寶
撐到,如果吃飽了,他/她自己會把奶嘴頂出來或者搖頭不要了,這都是可以看出來的
。每個寶寶食量不同,爸媽不必拘泥於書本上或護士說的數字,我帶過的寶寶有一次吃
2-3oz才飽的。

吃飽了的寶寶自然會尿得好,拉得好,兒醫來檢查的時候,會說這個寶寶黃疸沒問題。
爸爸媽媽和寶寶就可以高高興興地回家啦!

想要母乳餵養的媽媽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疑問:第一,護士/哺乳顧問說了新媽媽的奶是
夠吃的,還需要加配方奶么?第二,給新生寶寶吃配方奶,會影響以後的母乳餵養么?

對第一個問題,我的經驗是,不少新媽媽在產後1-2天的奶水,即使有,也是不夠寶寶
吃飽的——順產媽媽通常在產後第3天晚上開始漲奶,剖腹產媽媽通常在第4天晚上。如
果過於教條地執行美國護士/哺乳顧問的全胸喂要求,寶寶很有可能因為吃不飽而黃疸
上升。我還是建議在需要的時候上配方奶。第二個問題,我的經驗是,給新生寶寶吃一
點配方奶,不會影響以後的母乳餵養。我照顧的每個產婦,都實現了全母乳或者混合喂
養——當然每個產婦的體質不一樣,產奶量也會不同的,這都很正常,媽媽們不要有壓
力。

關於乳頭混淆的補充:
我的個人經驗是孩子不會那麼容易乳頭混淆。目前為止,我帶過的孩子尚沒有混淆的,
這裡有一些技巧——在給1-2天的新生兒加配方奶前,一定要讓新生兒先吃胸而不是上
來就給瓶子。但是我也不主張像哺乳顧問說的那樣吃很久,因為新媽媽乳頭會破的,每
邊每次吸1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我照顧下來的新媽媽們乳頭基本都沒有破。

寶寶的胃確實很小,但是每個寶寶的胃大小是不一樣的,食量也是不一樣的。教科書/
護士的說法是新生兒的胃是櫻桃大小,但是5磅的寶寶和8磅的寶寶的胃怎麼可能都是櫻
桃大小呢?他們怎麼可能吃一樣的分量?所以還是要按照實際情況來。寶寶自己是知道
饑飽的,家長不用太擔心。

黃疸如果過高,寶寶要去照藍光,常常要驗血,雖然不算嚴重到「病」的程度,但新爸
新媽難免心疼焦慮。我覺得這樣的情況如果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比較好。

讓爸媽少擔心,孩子少遭罪,也是很重要的呢。

當然我只是介紹自己一路走過來的經驗供大家參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取捨。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沙發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9-13 02:32 | 只看該作者
(二)至關重要的產後第一周(上)

   我通常都和產婦要求跟到醫院去,爭取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照顧新媽媽和新寶寶。
為什麼呢?因為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產後第一周實在是太太重要了,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第一周是新媽媽身體最虛弱的時期,是開始下奶為以後母乳餵養打下基礎的時期,更
是為寶寶養成各種好習慣的時期。第一周的月子坐好了,以後的月子就會相對輕鬆,媽
媽恢復得好,寶寶也好帶。

    接下來,就介紹一下產後第一周我的操作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分產婦餐飲、綁束
腹帶、來奶通奶和照顧新生寶寶四個小專題。

(有點長,就分三次發,上篇介紹產婦在第一周的餐飲和束腹帶的做法與綁法;中篇介
紹來奶通奶;下篇介紹照顧新生寶寶)

    *產婦餐飲*

1.    在醫院這幾天,產婦最好喝溫水,不要喝涼水冰水。一般醫院茶水間都有微波爐
或者直接有熱水供應,自己帶個可以微波、能接熱水的杯子去醫院就行。

2.    喝白蘿蔔水排麻藥——很多產婦在生產時使用了麻藥,我會讓她們喝白蘿蔔水來
幫助身體快速排出殘餘麻藥。不然新媽媽會在麻藥的影響下興奮得不行,有的甚至持續
10天之久。這種興奮勁兒會給虛弱的新媽媽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精力旺盛身體不錯,不
肯好好休息,影響了產後康復。白蘿蔔水的做法就是將白蘿蔔切絲加水煮,煮的時間長
一點,濾渣取水喝。

3.    吃生化湯排惡露。如果要吃生化湯,我一般是這樣安排的:產後5-7天才開始喝,
讓惡露先自然排幾天再喝,喝3-5付就差不多了。注意:生化湯喝多了可能引起大出血,
所以不能多喝。如果不放心,可以不喝。我也有產婦沒有喝生化湯的,一樣恢復得不錯。

4.    產婦月子里需要多喝水。我第一周會用枸杞紅棗和姜煮水給產婦喝,可以補血補
氣祛寒。還可以給產婦煮紅糖姜水。若產婦不愛喝紅糖水,還可以將紅糖,黑芝麻糊和
核桃仁掰大塊和在一起蒸糖三角給產婦吃。

5.    第一周可以煮紅豆薏米給產婦當甜點,有利尿祛濕的功效。

6.    如果是剖腹產,第一個星期不要吃麻油,至少10天後再開始吃,因為麻油會發傷
口。

7.    第一周要吃得清淡。產婦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普通飯菜,口味清淡些就行。可以喝
些烏雞湯補補婦科,但切忌在第一周就吃催奶的東西。一定要等新媽媽下奶了、打通了
以後再開始催奶,不然新媽媽很容易堵奶,會非常痛苦,嚴重的甚至會引起乳腺炎、發
高燒。

8. 產婦月子里吃飯的原則:第一周清淡。第二周溫補——吃什麼根據產婦下奶情況而
定:如果奶通了,就可以開始吃催奶的食物;如果奶不通,就要小心點。第三第四周大
補,吃什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定了——南北方月子餐有別,產婦吃自己習慣的口味
就好。一旦奶通了,產奶量上去了,就很容易餓,可以準備些點心作為加餐。只要奶通
了,就不用擔心發胖的問題,因為你吃的東西都走奶了,不必刻意少吃,就會慢慢瘦下
來。我照顧的產婦沒有發胖的。

     *綁束腹帶*

    媽媽出院回家后,就可以綁束腹帶了。不少媽媽在剛生產完后肚子鼓鼓的,好像還
有身孕;有垂墜感,走起路來肚子好像一甩一甩的,很不舒服。綁束腹帶能幫產婦把產
后鬆弛的肚子固定住,讓產婦行動方便,也有利於五臟六腑歸位,還能讓肚子收小——
二十天左右就能明顯地看到肚子小了很多。我建議媽媽有條件的話都綁束腹帶,特別是
生完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更是必需打。

    月子里的束腹帶要用無彈力、透氣好的棉質布料。幫產婦綁束腹帶的人(或者產婦
自己)在操作前要雙手抹點潤膚露,把產婦的肚子往上刨一刨,再開始打束腹帶。綁的
時候不用刻意勒緊,貼著肚子纏即可,每纏一圈半就折一下擰個麻花。纏好了,站起來
,你可以感覺到那個鬆緊度剛剛好,能托住肚子但沒有勒的感覺,是比較舒服的。

    束腹帶的綁法可以參考這個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5N2mRl0Eo

    如果買不到束腹帶也不用擔心,我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產婦家裡的舊床單做。將
床單裁出四條20-30cm寬的布條,縫起來,連成一個大長條,捲起來就可以當束腹帶用
了。

    束腹帶不用一直打,月子里多打幾次就行了。也不必天天都纏著,可以隔一兩天再
纏,讓肚皮透透氣。產婦可以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整。

    衷心希望各位美媽們幸福漂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