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倫敦奧運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8-18 2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觀察者網    2012-08-17    作者: 王韜

  核心提示:倫敦奧運會本來預計有一百萬外國遊客和二百萬本國觀眾前來觀看,從而在刺激消費,增加稅收,給英國提供間接收入51億英鎊。奧運會開幕後,外國遊客只來了10萬多一點,其中中國人大概只有七八千人。這比倫敦往常的「正常」夏季旅遊旺季,平均30萬以上的外國遊客人數,還要少的多!因此,倫敦奧運會巨虧近30億英鎊,幾成定局。
毫無疑問,倫敦奧運會巨額超支導致了必然的虧損。現在問題不是虧不虧,而是巨虧是否能讓英國背得起。


  超支292%!倫敦奧運會的超支程度令人驚訝

  英國擁有悠久的商業文明傳統,上百年來制度建設成就為人稱道,曾是最為人仰慕的世界大國之一。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辦的這屆奧運會,本應成為一個典範,一個讓發展中國家,特別是2016年奧運主辦城市裡約熱內盧,去學習借鑒的模範案例。

  然而倫敦搞砸了。姑且不論倫敦奧運會中發生的數以百計的各種問題,單單一個嚴重超支問題,就透支了英國政府和倫敦奧組委的全部能力和節操。

  2005年倫敦申辦奧運會時,英國提出的預算為23.7億英鎊,這一預算在當時所有申辦城市中最高。

  然而,六年後,預算追加至93億英鎊。僅僅為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幕式閉幕式這四場演出的撥款,就從2700萬英鎊先上漲到4000萬英鎊,進而上漲到8100萬英鎊。

  而據英國天空電視台發布的調查數據,倫敦奧運會總開支,實際上早已遠遠不止93億英鎊,因為除了倫敦奧組委之外,倫敦市政府和英國政府也投入了巨額資金,實際總開支達到了240億英鎊之巨。93億英鎊(約930億人民幣)這一數值,只是倫敦奧組委必須直接負擔的開支,也是慣例中歷屆奧運會所謂收支盈虧的狹義統計口徑。

  93億英鎊的總開支,幾乎是申奧時的23.7億英鎊預算的四倍,超支了整整292%之巨。固然奧運會超支不是新鮮事,但倫敦奧運的超支幅度,已大大超過了過去50年來所有奧運會179%的平均超支比例。根據牛津大學賽義德商學院(英國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16的商學院)給出的報告,這93億英鎊的開支,堪稱奢華靡費,幾乎是北京奧運會開支數字的三倍。(筆者註:牛津大學賽義德商學院在該報告中,給出的北京奧運會開支測算數為31.3億英鎊,以2008年當時匯率折算,約為410億人民幣。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並提交國際奧委會的數據為415.3億人民幣。兩者基本一致。)

  240億英鎊這個廣義數字包括的開銷更令人咂舌:倫敦市政府為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就投入了65億英鎊巨資。然而,在英國政府多達11.31億英鎊的「安保和反恐經費」之外,英國政府的奧運會賬單上,甚至還另有一筆多達44億英鎊的「國家安全與情報經費」。

  超支不是問題,賺不回來才是大問題

  倘若英國奧組委「能掙會花」,能把錢掙夠了,那花的再多,也不是問題。可惜本屆奧運會的收入不那麼好看。增收不如節支重要。

  如果英國政府和倫敦奧組委真能善加治理,守住自己最初的預算額23.7億英鎊,那本屆倫敦奧運會無疑是可以掙很多錢的。可惜的是,超支的幅度未免太大了些。下列收入實在是包不住成本。

  國際奧委會開發的電視轉播權收入中按比例分配給主辦城市的部分,總計有19.12億英鎊。這是奧運會最重要的單項收入。
其次是國際奧委會開發的奧運TOP贊助商計劃,提供7.5億英鎊。

  在2005年申奧規劃中,倫敦奧運會的門票收入最初預計為3.75億英鎊。靠著倫敦奧組委近乎「兇殘」的高價銷售策略,雖然倫敦奧運會的門票銷售狀況相當糟糕,但倫敦奧運會還是獲得了多達6億英鎊的收入,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銷售額。

  作為代價,佔全部數量四分之一的二百多萬張門票沒有銷售出去。以至於一些場館的上層座椅乾脆就提前拆掉了,以免場館顯得太空曠。即便如此,開賽頭一周,許多比賽場次仍然過於空曠,以至於英國不得不幹脆把前來協助安全保障的陸軍士兵,成建制的拉去佔滿看台座椅,充當背景牆。

  僅這三大部分,就能為倫敦奧組委提供32.62億英鎊的收入。假如預算超支的不那麼厲害。這樣的收入足以確保盈利。北京奧組委就是主要靠這些常規收入取得盈利10億人民幣的成績的。

  在預算持續超支后,英國政府指定英國國家彩票(NationalLotteryUK)提供奧運專項彩票發行,協助倫敦奧組委籌措資金,此項額外籌集了22億英鎊收入。(英國國家彩票,也是英國式奧運舉國體制的主管機關——英國體育局(U.K.Sport)的主要撥款方。)

  此外,倫敦市還開徵了「奧運稅」,全倫敦每一戶人家,每年都得繳納33.33英鎊的特別稅,以便為倫敦奧運籌集10億英鎊。不知道如果北京開徵奧運稅,國內媒體會有如何反響。

  以上收入合計64.62億英鎊,顯然不足以彌補93億的開支。

  過去數年來,英國政府和倫敦奧組委持續追加投入,不斷超支,他們安慰自己的主要理由是可以從遊客身上得到回報。

  倫敦奧運會本來預計有一百萬外國遊客和二百萬本國觀眾前來觀看,從而在刺激消費,增加稅收,給英國提供間接收入51億英鎊。英國首相卡梅倫更樂觀的估計,奧運會後的未來三年裡,英國的旅遊業也會大大受益,從而使得未來3年英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升至3.5%。

  在倫敦的如意算盤中,這近一百萬外國遊客,光中國遊客(含港澳台)就估計有十二萬之眾,國內外遊客們的「血拚」購物,理當令倫敦各商場掙得盆滿缽滿。其他各種觀光旅遊景點的遊客人數和消費規模也都將水漲船高。(註: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共計吸引了400萬國內遊客和50萬外國遊客。但這些間接收入並沒有放入北京奧組委的收入項下。而是計入北京市政府的成績單。)

  把這些收入計入倫敦奧組委的收支賬目,真是個過分大膽的舉動。而現實並沒有英國人想象的那麼美:

  倫敦奧運會開幕後,外國遊客只來了10萬多一點,其中中國人大概只有七八千人。這比倫敦往常的「正常」夏季旅遊旺季,平均30萬以上的外國遊客人數,還要少的多!

  這還不算,由於被開幕之前倫敦宣稱的巨大遊客數目和過分高漲的賓館餐飲業價格嚇倒,不但外國遊客決定不去倫敦,英國國內遊客也如避蛇蠍,放棄了去倫敦的旅行,改為去歐盟其他國家出遊。而倫敦本地人也紛紛出去旅行,以逃避將會出現的人流擁堵。據估計,400萬英國人(其中倫敦人就佔80萬)為此選擇改去西班牙等國度假。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Roubini)對此評論道:「這屆奧運會是個經濟失敗,因為倫敦完全是一座空城:旅館、飯店以及街道都是空的。一座殭屍城市。英國政府在奧運準備階段嚇走了市民和遊客。」

  預期中的百萬海外遊客不存在,51億英鎊的間接收入自然化為泡影。

  如果倫敦人按照最初的預算,辦了一屆節儉的奧運會,那麼,即便有點小紕漏,也不會遭到太多的攻擊。但倫敦追加了如此多的預算,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卻還是辦的如此之糟糕,誰還會願意對一屆惡評如潮的奧運會故地重遊呢?未來幾年吸引遊客的計劃也是泡影

  因此,倫敦奧運會巨虧近30億英鎊,幾成定局。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6

主題

2177

帖子

12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3
沙發
zgynkmsgh 發表於 2012-8-19 23:10 | 只看該作者
或許是反恐的代價之一吧。一隻眼的,能吉祥嗎!四處抗議,多方質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9: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