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複製鏈接]

2352

主題

2650

帖子

35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電腦磚家 發表於 2012-8-9 2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嚴重不景氣,歐洲債務危機搞得一塌糊塗,美國經濟只有1.8%的增長,面臨二次探底的風險。新興國家經濟也都全面下滑: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5.3%,創下近十年來低位。巴西經濟幾乎陷入停滯,第一季度GDP年增長率僅為0.8%。南非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2.7%。世界經濟全面下滑,中國經濟也滑落到7.6%,而且微觀企業大面積出現經營困難,企業信用大幅收縮,銀行壞賬率不斷攀升,信用風險正在由點到面擴散開來。在這種背景下,要怎樣判斷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呢?

  經濟向下調整十分正常。我在09年年初就講過:世界經濟過去二三十年的高增長乃是特定條件下的非常態高增長,現在是還過去透支未來的帳的時候,經濟本來就要向下調整才對;中國經濟已經告別了8%以上的高增長時代,回到一個7%左右的中高增速。

  我認為中國經濟還會下滑的。沒有之前的財政、貨幣雙重過度刺激,中國經濟在7%那裡會站住的。但政府之前實施了龐大的財政、貨幣雙重刺激,我因此把增長率向下調1個百分點。倘若在政府再次的政策刺激下,經濟重新回到了8%以上,那麼我要告訴大家,經濟再次回到6%以下的可能性就十分大。理由實在有些簡單:刺激不能救廣大中小企業,不但不能,反而扼殺中小企業;刺激短期創造了GDP,但是長期消滅了財富。

  想想看,財政刺激的錢幾時落到了中小企業的口袋?不但不能,反而因為政府和國有大企業的投資擠占資金和勞動,擠出了中小企業。而貨幣刺激,錢首先會流向資產市場,推高資產價格。當資產價格上漲后,工商企業生產成本就上升了。這時貨幣擴張的價格上漲效應無可避免要傳導到商品和勞務市場。CPI跟著上漲,這迫使政府緊縮貨幣。工商企業成本已經上升了,本來要通過產品漲價來消化,但這個時候卻遭遇政府緊縮需求,甚至是利用行政手段不讓其漲價,兩頭擠壓,勢必減少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因為擁有有利的融資條件,日子尚且可過。甚至,因為可以分享到資產泡沫的盛宴,利潤反而增加,資產負債表會變得暫時好看起來,短期里日子反而更加好過。但是廣大中小企業就不一樣了。但沒有了中小企業,大企業你也不好玩的。

  政府投資是花別人的錢。花別人的錢,是很難用心的,是很難不產生壞帳的。政府投資創造了GDP,但是消滅了財富。有多少壞賬,就消滅了多少財富。不僅如此,政府投資質量一定沒有保障。好比鋪一條路,用了不到兩年就要打補丁,重新鋪。短期的確創造了GDP,拉動了經濟。但路還是那條路,財富並沒有增加,而那打補丁的資源其實是可以用來做別的事情的。這其實是消滅財富。貨幣擴張,產生泡沫,這是生產多餘的人們並不真實需要的東西,這也是消滅財富。消滅財富的事情,怎麼可能增加生產?怎麼可能促增長?

  但是中國經濟也不會硬著陸,更不會爆發金融危機。政策錯誤,經濟已做向下調整。經濟環境惡化問題,它是一個緩慢連續作用的過程,不會是突然爆發。房市不會崩盤,中國擁有發鈔票來彌補銀行虧損的條件,因此更不可能爆發金融危機。那些壞賬、信用危機,政府會偷偷地發鈔票來彌補,把矛盾和問題推到將來。中國製造生產的主要是必需品,經濟不景氣,人們會減少高檔品的消費,但是必需品還是要消費的,中國經濟有托底的東西。

  是有來自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替代,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形成全面替代還不可能。

  中國經濟的成功主要不是低勞動成本的成功,而是先進生產方式的成功。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中國這樣龐大的、多樣化的產業集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中國這樣細緻的專業化分工網路。而且,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那樣在拼著命地賺錢。中國的勞動市場相對具有彈性,雖說也有工會,但感謝上帝,那工會只是一個發發醬油、發發大米,組織組織旅遊的擺設;雖說也有最低工資法,但道謝王母,那最低工資法比市場決定的最低工資都低。雖說中國剩餘勞動力已經用完,但是人口紅利在未來十多年仍然存在,而且基礎設施也不是其他新興國家短期能夠趕超的。

  中國的產權保護其實並非我們想象的差,一些地方差,一些地方其實很不差;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其實不差,但當經濟形勢惡化的時候可以變得極度的差。

  我的觀點可能有些與眾不同,西方國家因為一戶人家竟然高速路改道,機場移位,這不是保護產權,這是破壞產權。大家也許想象不到,在美國件工合約是非法的。這不是在保護勞動者的權利,這是在破壞產權。動不動就罷工,這也是破壞產權。我認為美國的腐敗比中國嚴重得多,中國只是幾千萬幹部在腐敗,美國是全民腐敗。那人為的高工資、高福利不是腐敗是什麼?印度孟買有60%約700萬的人口生活在棚戶區,很多白領奮鬥一輩子,連公寓都租不上。想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嗎?因為有個生效了70年的《租金控制法》。這個法案把租金規定在一個極低的水平,並且禁止房東將超過一年的租戶趕走,所以買房意願低,蓋房和出租房子利潤很小麻煩很大。目前孟買大約有40萬套閑置住宅,寧願閑置,也不願意出租。大家想想,他印度怎麼有辦法跟中國競爭?

  當經濟惡化,中國的產權保護就會變差的。中國的企業或多或少是有原罪的。中國稅率太高,正常納稅企業活不了,所以個人和企業都在避稅。經濟形勢惡化,政府部門一嚴查,企業的負擔就會增加。說減稅,但支出不減下來,收入怎麼可能減下來?減一點點稅有什麼用?查嚴一點,避不了稅,實際稅負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會增加的。前段時間各地興起的稅收大檢查就讓企業嘗到了滋味。而遼寧瀋陽的聯合執法則預示產權保護開始變差。

  中國經濟的確遇到了困難,病的不輕,而且這病不是需求管理可以克服,需要全面、系統的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但這不容易。已經降了2次息,下調了1次存款準備金率。未來半年,再降1次利息,降1-2次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是降息要受到美元是否走高的制約,美元走高,要維護匯率穩定,就不能降息。但中央銀行多次地適量地通過公開市場回購債券以增加基礎貨幣投放的可能性則很大。不過儘管今天經濟下滑的嚴重程度超過了2008年,但是政府不會再有2009年那樣的刺激了。中國經濟正在回歸一個中高的增速,因為前期的壞賬會逐步顯現,貨幣發行很難控制,通貨膨脹將會無可避免。中國經濟社會的風險正在放大。

  不過中國的問題仍然不在中短期,而在長期。除了增長基礎沒有根本破壞外,雖然政府干預經濟的空間越來越小,但是仍有用長期通脹和增長降低交換短期增長的空間。可是改革不到位,惡化的市場環境得不到改善,中國經濟就會慢慢喪失競爭力。如果改革不到位,隨著經濟下滑,社會問題就會凸現。未來5-10年,中國經濟社會可能會進入高風險期。中國經濟社會的風險,不在於經濟增長放慢本身,而在於隨著經濟增長放慢,社會不能從一個高成本的運行模式轉變為一個低成本的運行模式。遼寧瀋陽就是這一風險的一個預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