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華媒:中國人「躁」從何來?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2-7-17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僑報》9日發文說,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成為時下不少中國人的通病。必須想法遏制「三躁」蔓延之趨勢。戒驕戒躁、稍安勿躁,加強個人修養是一方面,關鍵還須制度給力,用制度保障公平公正。

  文章摘編如下:

  

  你快,我更快!你急,我更急!北京《人民日報》報道,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身上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攀比心理重,幹事急於求成,過於追求財富和地位,使得「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成為時下不少人的通病。

  「躁」這個字其實與中國人的形象並不相符,中國人自古就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不變應萬變,行事風格更是以隱忍為主,宣揚三思而後行、欲速則不達、小不忍則亂大謀等等。這些,從太極拳、毛筆字、茶道中散發出的韻味不難品味。

  不知從何時起,老祖宗沿襲了幾千年的沉穩與含蓄一點點被拋棄,急躁、浮躁、暴躁這個總稱為「三躁」的情緒開始蔓延。一遇到排隊,就抓耳撓腮、頓腳搓手,一會兒看錶、一會兒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樣兒;每逢堵車,先是嘴上罵罵咧咧,繼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馬路上全是「路怒」族;為了房子、車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趕,攀來比去,什麼三思而後行,欲速則不達,早拋到腦後去了。

  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三躁」已經不是個別人之病。筆者最近在路邊等公交車,左等右等不見車來,旁邊一個跟媽媽一起等車的小男孩不耐煩了,一口一個「躁得慌」,那姿勢、那口氣,讓人看了想笑又笑不出——還不都是平時大人躁字在掛嘴邊,把孩子傳染了

  「三躁」蔓延,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非益事。官員患「三躁」,易頭腦發熱,或急功近利、或忘了為誰服務、或分不清替誰說話;商人患「三躁」,貽誤商機、丟掉市場;文藝工作者患「三躁」,功利加身、粗製濫造;農民、市民更要遠離「三躁」,否則很容易虛火上升,日子越過越煩。

  必須想法遏制「三躁」蔓延之趨勢,如若不然,「三躁」就會像一個越吹越大的氣球,最終膨脹得令整個社會不堪承受。戒驕戒躁、稍安勿躁,加強個人修養是一方面,關鍵還須制度給力,用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唯有讓國民活得更有尊嚴,才能不「躁」。(於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