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疼痛治理的常見誤區

[複製鏈接]

2632

主題

3089

帖子

62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2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極品 發表於 2012-7-2 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0歲的露西(化名)來看診時申訴背部疼痛,這幾年來她一直默默忍受,但近期情況惡化,影響了日常生活。原本活躍的她,因站立超過15分鐘就會感到背疼,便無法進行她如常的散步、逛街和烹飪等喜愛的活動。
  另外,露西的工作需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而只要坐著超過一小時,疼痛就會來襲。躺著時,情況便得到舒緩,但她不喜歡長時間躺著。
  身為疼痛專科醫生超過15年,我常遇到與露西面對同樣問題的病患。診斷顯示,她患上常見的椎骨關節突疼痛,因長期忽略而演變成慢性疼痛。
  在我講解治療方法之前,露西已明確表明不要服用或注射藥物,也絕不要動手術。她已開始按摩療程,並通過針灸暫時舒緩疼痛但效果並不持久。
疼痛影響生活作息
  根據2009年一項新加坡疼痛疾病相關的研究報告(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9:937-42),患有疼痛的男女受訪者分別為7.6%及10.9%。其中,39%婦女因疼痛而無法進行日常工作,平均缺勤率為16.5天。55%婦女表示睡眠受干擾,52%表示疼痛影響行走。此外一些婦女反映,因疼痛而無法運動,40%婦女也表示,難以履行自己的社交職責。
  新加坡的疼痛病例約8.7%,但此數據或許不足以反映實際病例。2007年的一項新加坡研究顯示,養老院就有約42.9%至48.7%住客備受疼痛困擾。
  許多疼痛病患不願意談論病情,因為其他人大多會認為他們無中生有。這讓病患非常沮喪,因為他們真實感覺疼痛。有些病患選擇忽視疼痛,希望情況會有所好轉,但2009年的疼痛相關研究統計數據顯示,事實並非如此。
  治療疼痛的方法很多。許多人相信,應以自然方法來處理疼痛,因此嘗試瑜伽、呼吸法、放鬆療法和按摩等。不過,研究數據顯示,即使嘗試了上述方法一段時間,病患最終可能仍須進一步治療。
  通過自然療法處理疼痛並沒錯,至關重要的是,要知道何時該求醫。疼痛問題拖得越久,情況將惡化,使問題更難解決。千萬別讓疼痛演變成慢性病。很多時候,疼痛是因身體肌肉和骨骼而產生的,常見病例為姿勢不對而造成的背部和頸部疼痛。保持正確的姿勢非常重要,這不僅能降低病發率,也有助於減少疼痛的強度。
醫生也不希望病患終生靠葯
  疼痛治療法可分三大類:藥物、注射和替代療法。病患大都不願服用藥物,擔心會從此依賴藥物,也擔心有副作用。當然,如無必要,疼痛專科醫生也不希望病患一輩子依賴藥物。不過,我們須明白,疼痛是因為身體過度使用、濫用或不當使用造成的。疼痛與病理生理學有一定的關係,可能因炎症、感染、荷爾蒙變化、異常感知而產生。即使「痛源」解決了,疼痛可能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通過藥物針對性地解決疼痛。
  如果疼痛因炎症引起,不採用藥物治療,炎症可能會惡化。藥物能治癒或有效控制疼痛。實際上,對許多病患,服用藥物的功效遠甚於副作用。許多病患甚至沒有經歷,或僅經歷很少的副作用。
  注射治療也是如此。隨著疼痛醫學的進步,許多相關注射療法的風險都很低,病患甚至無須通過藥物來控制疼痛。許多注射都在X光或超聲波的監控下進行,能針對特定部位有效治癒疼痛。
  許多病患對針灸、推拿、整脊治療、中藥和草藥抱有很大的希望,但這些療法的成效已證明有限。疼痛治理須根據個別病患的特定問題,制定整體的醫療方案。經過培訓的疼痛專家,可評估引發不同疼痛的因素,並建議治理疼痛,提高生活素質的適用療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