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徽州:端午特色習俗吸引中外遊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6-24 0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合肥6月23日專電(記者王立武)偏居安徽南部山區的徽州,有著其獨特的習俗。作為一個獨立的文化生態區,由於徽州端午節的過法有許多與其它地方不一樣,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到這裡感受徽州文化獨特魅力。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著名徽州文化專家陳政介紹,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古徽州地域範圍包括現今的安徽歙縣、績溪、黟縣、休寧、祁門和江西婺源。

  端午節前,徽州人就有很多事要做。

  端午節在徽州是「衛生節」。地處山區的徽州天氣濕熱,端午前後正是各類疾病多發期。從五月初一開始,徽州人家家戶戶都要洒掃庭院,門前窗口插上艾草、菖蒲、掛大蒜,這些東西都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端午節也是徽州女人吐露情感的日子。早在端午節前,心靈手巧的女人們就用絲線織成纓絡,放上一棵小而圓的大蒜,再用綵綢縫製成菱形和梯形的香袋,裝飾上流蘇,中間還放入艾草,掛在胸前,稱為端午錦,據說可以遠避瘟病。已婚的女子把它送給自己的丈夫,訂婚的姑娘送給未婚夫,未婚的女孩也可以送給心儀的男孩,以表達愛慕之情。所以,對相對內斂的徽州女人來說,端午節還是一個難得的能表達自己感情的節日。

  端午這一天,徽州人吃得也很特別。

  午餐是正餐,要吃端午粽、發酵麵餅、茶葉蛋、腌鴨蛋、綠豆糕、端午豆、熟蒜頭等。徽州「十里不同俗」,端午節這一天,徽州內部各地的飲食也不盡相同。比如績溪和歙縣東鄉一些地方過端午節就不吃粽子,粽子是在二月二祭祀社公老爺和土地神時才吃。黟縣不少地方這一天也不吃粽子,過年時才吃。就是吃粽子,各地的粽子也不一樣,歙縣南鄉是包白米粽,吃的時候沾上白糖。而休寧和婺源一帶則是吃灰汁粽,用草木灰水浸糯米,外用箬葉裹成四角長形煮熟,這種粽子含鹼質,解油膩,宜冷食,易貯藏。

  過節自然離不開酒。徽州人端午節把雄黃滲進酒中喝雄黃酒。大人拿來喝,小孩用指頭沾一點,在額頭上畫一個「王」字,據說可以辟邪。主婦們還要用艾草沾上雄黃酒,灑在房子的角落處、水缸邊、陰溝沿,一邊灑,一邊還念叨:「雄黃灑一灑,蜈蚣蠍子都走脫;雄黃洒洒添,蜈蚣蠍子走上天。」同時在住宅內薰白芷、蒼朮,藉此驅趕夏日的害蟲。還有的將雄黃拌上蒜泥封存起來,作為蚊叮蟲咬和無名腫毒的藥品。

  到了端午節,地里的蠶豆也成熟了,徽州的母親們把蠶豆放在鍋里干炒,炒熟以後拌上雄黃,給孩子們當零食,這就是端午豆(又叫「炒蟲豸」,寓意把害蟲都炒掉了)。吃在嘴裡,澀而微甜,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以家庭為主的習俗活動外,端午節這天徽州一些村鎮還舉行一些大型活動,主要有跳鍾馗和划龍舟等。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