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廣老講老廣@和平西路聯桂坊18號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16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53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格物便是致知 於 2012-5-21 22:41 編輯

這是轉自新浪博克,一家西關人家的感嘆,那麼多的鮮活記憶。



這是一間十多年前就在報紙上刊登過的危房,一間毫不起眼的西關二層小屋,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直挺挺地豎立著,沒有坍塌,沒有重建,沒有拆遷,也沒有被徵收,就這麼寂靜地在小巷裡面待著。

我的外婆在這條小巷裡出生,成長,這裡是她的祖屋所在地。外婆出生時家境不錯,有奶媽傭人圍繞,是大戶人家。在聯桂坊有大屋子,大院落。後來家道中落,大屋子大院落年久失修,賣了,然後在旁邊租了屋子居住下來,一直延續到我這一代。所以說,這18號,在心目中但勝似祖屋。上世紀80年代,很多華僑回中國收回房產,於是,這間18號就順理成章地被華僑屋主收回,外婆就搖珠搖到了芳村汾水。

聯桂坊有很多我童年時的回憶:這頭尾不過二三十米的內街,當時和我年紀相仿的就有八九個,男男女女總是一齊在街上玩:跳繩,跳皮筋,拋石頭,跳格子,踢毽子,打水槍。。。應該還有很多很多的遊戲玩意兒,但是已經叫不出名堂了。這麼些個玩意兒,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成本,而且大家都玩得很盡興。反觀兒子雖然玩具一大堆,但是放假也沒什麼人可以一塊兒玩。你想約個小同學玩也不是那麼容易,很多小夥伴都上這個興趣班,那個培訓班什麼的,忙!所以真的是挺無奈,而且還很悲哀!

在小街的盡頭,蔣家的門口,種了棵葡萄樹,結的是綠色小果子的那種。幾乎很難吃得到甜的,因為還沒等到真正成熟,已經給我們這些小孩兒給啃了,總是酸酸的味道。我們喜歡在葡萄藤下玩扔沙包,就是在玩的過程中,我生平第一次當然也應該是最後一次,把一隻大蒼蠅活生生地吞到了肚子里,直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我當時正張大嘴巴和別人起鬨,看見一大大的蒼蠅朝我飛來,居然一頭就鑽進了我的喉嚨里,輕輕地卡著,吐都吐不出來,當時又顧著玩,不管三七二十一,給生吞了。後來好象也沒覺得有什麼不良反應,只是長大了才后怕而已。

除了小孩家自個兒的遊戲,我們偶爾也做一些對家庭有貢獻的工作。比如,每年的中秋前,我們就到居委會去打鹹蛋。陶陶居的後門就在我們的小巷附近。那時陶陶居的生意很是火爆,中秋的月餅供不應求。居委會拿到鹹蛋后,就通知我們過來打。於是大人小孩拿著大大的碗兜,蹲在居委會門口使勁地打,蛋黃留下,蛋白則放入自己的碗兜拿回家蒸了吃。沒有工錢,多勞就多得蛋白。蛋黃則是陶陶居做月餅用的。這打鹹蛋是最容易的工作,通常都是老人和小孩做的多。依稀記得還有什麼剝瓜子仁之類的活,則是一些中年婦女做得多。

隨著廣州老城區的改造,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街坊情誼很可能隨著轟隆隆的挖土聲,慢慢地飄向空中,直至灰飛煙滅。而恰恰就是這街坊的情誼,是最令人懷念。街巷裡面的住戶都是老街坊,哪家有幾口,哪家有什麼事情,大家都是清清楚楚。街巷裡面的氛圍,就是親如家人,和諧共處。街巷裡面極少大屋子,就算屋子大,人們也喜歡在門口坐著,大人小孩相互串串門,聊聊天;我外公最喜歡下棋,家門口的大石頭上,經常都有棋局,玩的兩人,看的就是一圈兒;逢年過節,大家包油角弄蛋散,也是互相幫忙,今天在你家包,明天幫我家包;小朋友放學回家,就算家裡沒人,進不了門,也不用怕丟,就在街巷上玩。不過這種情況很少有,家家都有趟攏,每家的趟攏有不同的機關,家裡暫時沒人,也不會關大木門,只要關趟攏就OK。所以知道了趟攏機關,就可以進家門;每到吃飯時分,「吃飯啦!」的叫聲此起彼伏,大人們在召喚自家的小孩回家吃飯;炎熱的夏日,大家都在街巷納涼,入夜,怕熱的男人們就在自家門口搭上簡易的床睡覺;陶陶居是廣州最早裝自動扶梯的酒樓之一,我們小孩兒沒見過這麼先進的玩意兒,還特地拉上幾個同行,去陶陶居體驗一回,然後再回街巷爭相告知。。。這麼些久違的往事湧上心頭,恍如時光倒流。

但是,上幾個星期我和兒子重回聯桂坊,早已經沒有了故事。街巷水靜河飛,很多房屋大門緊閉。原住民可能都象我們一樣,搖珠搖到了芳村,羅沖圍。華僑屋主們當然也不會在這裡居住。18號,也是緊閉大木門。木門和木窗戶,居然還是我童年時的那樣,經過不禁上前撫摸了一把。我想我應該儘快帶相機過來,把這老屋拍下,把歷史留下,把記憶具體化,形象化。

啰嗦感慨了一大堆,源自和兒子的一番對話。那天經過下九路,帶兒子吃雲吞面,伍湛記及第粥,順記的豆伴雪糕。飽肚后,我滿懷深情地對兒子說:你媽媽小時候就是在這長大的,要不要到媽媽小時候住的地方看一看啊?
兒子:我沒興趣。你小時候住的地方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沒什麼好看的。
哎,猶如一盆涼水澆頭,冷啊!
雖然最後他還是順從了我進了小街巷,但是眼看的和我述說的,已經是大相徑庭。



(注:圖片不是和平西路聯桂坊18號,是我隨便挑一張應景的)


作為老廣的一分子,好想將一D老廣嘅事與物講下,同大家交流下.........

     格物便是致知 2012,05,20


宋代朱熹的「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觀點,倡導「實事求是」.....

0

主題

2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shaoquantan 發表於 2012-5-21 15:32 | 只看該作者
讀著會流淚的故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16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5382
3
 樓主| 格物便是致知 發表於 2012-5-21 21:34 | 只看該作者
shaoquantan 發表於 2012-5-21 17:32
讀著會流淚的故事.

是的,現在,我們旅居海外,時常思念生我養我的故鄉!

但我們的下一代丶再下一代,會懷念他們父輩生活過的祖國嗎

圖片請再看文章續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