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濟緊縮預期接近2008年

[複製鏈接]

2124

主題

2236

帖子

332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湖光影 發表於 2012-5-18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系列跡象顯示,目前經濟緊縮預期接近次貸危機爆發后。



    資金分兩步走:第一步,資金緊縮,資金本身成為最重要的資產時,實體經濟只能靠邊站,只要能融得資金,財富滾滾而來;第二步,當實體經濟下行到一定程度,實體企業對資金退避三舍,銀行無法找到可貸的企業。



    資金緊縮預期加深。截至今年4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5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5.4%,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2.1%。4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818億,同比少增612億,較一季度月均8200億元減少1382億元。



    貸款銳減與票據融資增加相輔相承。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央行最新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的票據融資新增量跨越式發展,在2月份千億基礎上翻番到2407億元,占當月6818億元貸款量的35%。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利率下行,一季度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利率比2011年12月的8.01%降0.4個點至7.61%,利率上浮的比例提高了4.4個點至70.4%,而對應的下浮和基準利率的比例反而下降了4.4個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實體經濟如此萎靡,銀行業斷難獨善其身。



    資金的緊縮加上實體企業下行,使期貨市場已成一潭死水,很多交易者封刀旁觀。追蹤24種商品的標普高盛商品指數(GSCI)下跌到去年12月底以來的最低點,連續下跌時間是2008年12月以來最長的,是2008年以來商品第一個出現下跌的年頭。而在過去10年,商品指數唯一的下跌年份是2008年,當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商品市場下跌了43%。



    資金緊張時的債務鏈、虛假貸款逐一曝光。此前,中國的鋼、銅等產品已經成為金融產品,成為獲得融資的抵押品,與實體企業關係不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以錢生錢的遊戲玩上了癮,把房地產、原材料等所有的資產變成抵押物,換取現金。



    媒體報導,由於騙貸層出不窮,銀行已封殺江浙、福建地區的部分鋼貿商,20萬家鋼貿商處於最糟糕的時代。市場處於懸崖邊上。



    鋼材低迷,鋼材貿易難以持續,鋼材搖身一變,成為資金來源。



    目前鋼貿商融資大概有五種模式:第一、銀行動產質押監管貸款。即銀行以鋼為質押品,向銀行融資。銀行不懂鋼材品質,或者鋼貿商有意重複抵押,成為風險之源;第二、鋼貿商聯保。即鋼貿商之間形成一個擔保圈,風險在於,鋼貿商之間擊鼓傳花,甚至叫上幾個親朋好友成立企業進駐同一家鋼貿市場,通過虛假增資、粉飾報表后互保,由保險公司開立保險向銀行貸款;第三、鋼廠鋼貿商銀行三方合作。經銷商和銀行約定把向鋼廠購買的貨物作為銀行貸款的質押物,並向銀行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銀行在此基礎上支付貨款。大部分鋼廠都是有固定合作的鋼貿代理商,在某些鋼貿商跟鋼廠之間存在直接利益關係,貸款成為製造鋼材虛假需求的泡沫。第四、銀行直接向鋼貿企業法定代表人發放個人貸款;第五、民間借貸,近兩年盛行的高利貸無孔不入,在鋼貿市場同樣存在。



    監管部門注意到貿易融資風險。前不久,銀監會對鋼貿企業的信貸問題就曾兩度發文提示風險。根據一份業內的數據顯示,有4家銀行上海分行的鋼貿企業貸款餘額佔比接近20%,7家銀行的鋼貿企業承兌匯票佔比甚至過半。銀行業整體風險上升,有商業銀行基本停止了在滬鋼貿聯保業務以及民營擔保公司業務。還有銀行人士表示,對原先的純聯保、互保類貸款「只收不放」——銀行與鋼貿企業成為互相箝制的鷸蚌,鋼貿企業情況越糟,銀行風險越大;銀行越緊張越收斂,鋼貿企業越差。



    銅,成為另一種融資重要來源。



    國際上的銅庫存越來越少,中國的銅庫存越來越多。中國大量進口銅,已經遠遠超過實際生產用量。去年12月,中國進口銅508,942噸,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量達到十年新高。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去年銅進口大於需求,期交所銅庫存量達到2002年中以來的新高。截止5月6號的一周,上期所銅庫存有所減少,到196627噸,2月中旬以來首次低於20萬噸。不囤積於期貨交易所、囤積於上海等地保稅倉庫中的「融資銅」數量也在直線上升。有業內人士告知,在保稅區內的融資銅已經高達100萬噸左右。



    進口虧損,卻還在進口,為什麼?大規模進口銅,一大目的是為了融資。



    利用銅進行質押融資,借款人將所購銅材存入保稅區的倉庫后,由管理倉庫的倉儲公司出具記載存貨人信息及倉儲銅材的品種、數量、質量等信息的倉單憑證,借款人再以倉單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辦理貸款。或者,利用進口銅的倉單向銀行質押貸款。或者,利用銅貿易信用證獲得短期資金頭寸。



    鋼、銅貿易商需要如此之大的資金,實體從業者如此渴求現金,除了實體不景氣需要緩解沉重的資金壓力外,一些企業獲得資金后搖身一變,成為民間借貸從業者,他們從銀行融資以高利貸向民間放貸,成為食利階層。



    去年盛行鋼貿、銅貿融資,窺一斑知全豹,實體經濟下行、金融業享受厚利,錯誤的激勵機制,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商人,成為高利貸從業者。他們以錢生錢,把所有的資產變成錢,成為黃世仁。



    今年實體經濟下行,這場紅了眼的賭博接近尾聲,實體企業下行骨瘦如柴,所有實體企業上的寄生蟲,遲早會餓死。經濟如此緊縮,金融支持實體,方能闖過難關,一榮俱榮。



註:忙碌的一天。

    半夜,在電腦前,沉靜細思

    有許多感慨。

    總想踐行。

    如果毀滅所有信心,沒有合作的平台,喪失原則下的平衡,難以改良。

    理解很多朋友的關心

    有非議,沒有關係。

    問內心,究竟如何;問環境,是否允許改良。

    做一次實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