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樣的人才是善知識?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5-15 1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麼樣的人才是善知識?

半梵行者非善知識,令眾生脫腦苦、見通達、自覺證知的才是善知識,可見凡夫不能稱其為善知識,至少是四雙八士的僧才是善知識。

1125(一二三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
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此法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是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
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
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佛告波斯匿王:『如是,
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是則善知識、善
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為善知識,眾生有生法者,解脫於生;眾生有老病死、憂悲惱
苦者,悉令解脫。大王!我於一時,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阿難陀比丘,獨靜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
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
我獨靜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我時告言:阿難!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純一滿凈,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其諸眾生有生故,當知世尊正法,現法,令脫於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現,令脫惱苦;見通達,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讚歎不放逸,是則佛正教。修禪不放逸,逮得證諸漏』。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沙發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5-15 16:44 | 只看該作者
790( 七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外法中,我不見一法,令
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惡不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諸比丘!惡知識、惡伴黨、
惡隨從者,能令未生邪見令生,已生邪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
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諸比丘!外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生,已生者令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0( 九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羅聚落好衣庵羅園中。爾時、那羅聚落有商主外道出家,百二十歲,年耆
根熟,為那羅聚落諸沙門、婆羅門、長者、居士尊重供養,如阿羅漢。彼商主外道出家,先有宗親一人
命終生天,於彼天上,見商主外道出家已,作是念:我欲往教彼商主外道出家,詣世尊所修行梵行。恐
其不隨我語,我今當往彼,以意論令問。即下那羅聚落,詣彼商主外道出家所,說偈而問:云何惡知識,
現善知識相?云何善知識,如己同一體?何故求於斷,云何離熾然?
  若汝仙人!持此意論而問於彼,有能分明解說其義而答汝者,便可從彼出家修行梵行』。時商主外
道出家,受天所教,持詣富蘭那迦葉所,以此意論偈,問富蘭那迦葉。彼富蘭那迦葉尚自不解,況復能
答?彼時商主外道出家,復至末迦梨瞿舍利子所,刪闍耶毗羅坁子所,阿耆多枳舍欽婆羅所,迦羅拘陀
迦栴延所,尼乾陀若提子所,皆以此意論偈而問,悉不能答。時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我以此意論,問
諸出家師,悉不能答,我今復欲求出家為?我今自有財寶,不如還家,服習五欲。復作是念:我今可往
詣沙門瞿曇,然彼耆舊諸師──沙門、婆羅門,富蘭那迦葉等悉不能答,而沙門瞿曇年少出家,詎復能
瞭然!我聞先宿所說:莫輕新學年少出家。或有沙門年少出家,有大德力,今且當詣沙門瞿曇。詣已,
以彼意論心念而問,如偈所說。爾時、世尊知彼商主心之所念,即說偈言:『云何惡知識,現善友相者?
內心實恥厭,口說我同心,造事不樂同,故知非善友。口說恩愛語,心不實相應,所作而不同,慧者應覺知。是名惡知識,現善知識相,與己同一體。云何善知識,與己同體者?非彼善知識,放逸而不制,沮壞懷疑惑,伺求其端緒。安於善知識,如子卧父懷,不為傍人問,當知善知識。何故求於斷?生歡喜之處,清涼稱讚嘆,修習福利果,清涼永息滅,是故求於斷。云何離熾然?寂靜止息味,知彼遠離味,遠離熾然惡,飲以法喜味,寂滅離慾火,是名離熾然』。
  爾時、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沙門瞿曇知我心念。而白佛言:『我今得入沙門瞿曇正法律中,修行
梵行,出家受具足,成比丘分不』?佛告商主外道出家:『汝今可得於正法律,修行梵行,出家、受具
足,成比丘分』。如是出家已,思惟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可見,「非聖者的師傅」於佛陀正法律尚不能辯說,更不會教出聖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