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jd713 發表於 2012-5-2 16:13 
眼識需要九緣具足才能生識。
[實修方面休止觀,我的理解也是如此,實際上也契合道家「觀其妙、觀其徼」的看法。所謂止觀雙運,止、萬法歸一修止(有),觀,觀察其體性為空,慢慢地在有、無間取得一個平衡點,由此進入定境,以無分別心體會萬物之根本。之所以很多修法都和呼吸有關,在於呼吸是人之根本,由此入手可以慢慢體會到實際上呼吸也是假合而成並不存在,由此悟到「無我」的道理,繼而慢慢能自內去掉「我相」。再進一步觀察萬物,才能明了內無我相,外無人相,中間無物相,做到「三輪體空」,心因為無所住而得到常住,心因為空而遍布法界不可思量,這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密教的觀上師,觀這個觀那個原理應該都是差不多的,不是觀這個相,否則貼個照片在腦門上算了,而是觀其體性,也就是空性,簡單點說就是觀這個東西的依存關係,由此慢慢解悟這個東西本身的空性。]--------
那在請問;你這段話講的為什麼和《成唯識論》背道而馳?
玄莊菩薩亦明言----[第八識為諸識之根本,]是為萬法第一因,能藉緣出生萬法,帶持種子來往三世,以應因果侓,所以第八識是真實不壞之真心也。
而你言[觀,觀察其體性為空,慢慢地在有、無間取得一個平衡點,由此進入定境,以無分別心體會萬物之根本。]-----你所謂的[觀察其體性為空,],是誰的體?是哪一個識的[體]?
-------此[無分別心]是第幾識?
-------即是[無分別心],那如何體會[萬物之根本。]?
------佛說;萬物之根本----第八識法身無形無相,你如何體會?
可你說;[之所以很多修法都和呼吸有關,在於呼吸是人之根本].經綸明明說---萬物之根本----第八識,怎麽到你這裡就變成[呼吸是人之根本]?!你篡改佛法呀?
再請問;你眠熟無夢如何觀呀?你的還能[以無分別心]作到[無所住而得到常住]嗎?
聖玄奘菩薩、聖窺基菩薩皆言: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眠熟無夢以及正死位(此位乃最極悶絕故)等位意識不起現行。
《成唯識論述記》卷7:「論:除斯五位,意識恆起。
述曰:二無心定、無想天、及睡、悶二,除此五時,第六意恆起,緣恆具故。
論:正死生時至五位不行。
述曰:上來第二答五位訖,自下第三,料簡五位有三:一問死生,二釋不說入無餘位,三解誰具。今此第一寄問寬狹攝法不盡,後約凡聖辨五有無。初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一切正死生時亦無第六,何故但說五位無第六?應言七位故。」(CBETA, T43, no. 1830, p. 484, a18-27)
上來經綸処処明示這個能分別的意識心是根塵觸因緣所生,不實之法,如何能像你所言的---把這能分別的心住在[一念不生],當成[本來就不對六塵萬法]去分別的--不生不滅的第八識真心.
而你又言--[心因為空而遍布法界不可思量,這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你連六識,七識都搞不清,還把白天能分別的到夜晚睡著會斷滅的意識心當成恆常不滅的第八識真心.
請你搞清!你就這樣「照見五蘊皆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