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刊深度分析中菲在南海的對峙:稱北京的做法很聰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25 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4-25 09:54:38)   來源  新浪博客

作者  38軍老戰士


一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僵局本周正在中國和菲律賓船隻之間展開,地點就是離菲律賓呂宋島以西大概120英里處的黃岩島。我們說「看起來」是因為對中國來說,派出有很少武裝或根本沒有武裝的船隻去往南中國海那些地區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也是正在黃岩島發生的事情,中國沒有派出戰艦。北京這種不張揚的行為證明了這種同時在後方保持壓倒性軍事優勢行為對付嚇阻有反抗可能的東南亞國家的部署。

這是非常聰明的外交。這意味著用最少可能的武力—包括非軍方的海監及其他執法單位,或就像一個中國作者說的「五龍鬧海」。海上力量不僅僅是作戰人員,艦載飛機,或能登上簡氏周刊封面的戰艦。岸基導彈、飛機,感測器及指揮控制系統都會對公海上發生的事件有影響。同樣海岸警衛隊和海上執法機構同樣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像私人擁有的商船和漁船如有能力運送軍用物資和監視外國船隻,布水雷等,他們就都是海上力量的一部分。

海上力量是統一連續體的觀點給予了中國領導人很多選擇,包括用小棒(比較少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中國能這麼做是因為馬尼拉很明白中方可以把「大棒」拿出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戰艦、飛機、導彈—然後把菲律賓打回原始社會。如果菲律賓不能有自己相應的海上力量或其他強力國家的幫助,這種事情會越來越多的發生。

利益共同體

不管是菲律賓還是其他東南亞國家大概都很難擁有對抗中國海上力量的實力。那就需要利益再次平衡了。但是對東盟來說是很困難做到這一點,雖然東盟是最佳的作為此種聯盟的候選人。東盟是一個非常鬆散的地區聯盟。東盟成員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一致對目前黃岩島事件的立場。美國現在也不願出頭,美國對海域爭執持不置可否的態度,僅僅強調航海自由權。

這樣一來,變化無常的聯盟政治將決定馬尼拉在黃岩島及未來類似衝突中的命運。從2010年以來,北京表現出非常強的知錯就改的能力。當時北京強硬的態度讓周邊的鄰居有了聯合美國到一起的共同目標。「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是事實。」當時中國的外交部長用了非常不外交的語言。

這種近乎打臉的不可說但無誤的說法:「老實接受。」這是離大國很近的小國非常明白的,所以東南亞國家開始在外交及軍事方面和其他及美國、日本及印度等大國合作。

中國先要減少東南亞國家這種從新分配利益的傾向。關於中國這種「小棒」外交,考慮一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說法,克勞塞維茨主要是要打擊對方的部隊,但他也曾要政治家考慮打破對方「利益共同體」。

克勞塞維茨說打破「利益共同體」可能不是很困難,因為「就算一個國家支持另外一個國家的利益,這個國家也不會像重視自己的利益一樣重視其他國家的。」除非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盟友只會提供象徵性的部隊,而且情況不好的時候第一個跑路。所以北京能夠利用這一點來分而擊之。北京一向主張和東盟國家進行國對國的接觸,這樣能防止東盟國家聯合起來。

五條飢餓的龍

東盟的不給力和中國海上力量的增強同時發生,外國觀察家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那些軍事上發展所吸引,像隱身飛機航空母艦一類的,但是非海軍的海上力量的發展是中國海上力量發展很重要但又很少有人注意的一部分。

北京正在以比海軍還快的速度來發展「五條龍」。海上執法機構正在同時擴充人力和接受退役海軍船隻。中國的造船廠還在大造特造新船。很多船隻都能在最偏遠的地方持續執法。這樣中國能在那些地方持續出現并行使司法權。現在黃岩島大出風頭的海監84就是負責保護中國海上經濟專屬區機構海監局的船隻。

北京的這種發展非軍事力量的行為說明其對管理海上利益時平衡的做法。在海域爭端中派出非海軍艦船是一種完善及有效的做法,對中國來說,這種做法能有效的讓本來就不行的東盟更加不行。克勞塞維茨一定會讚賞這種做法的。

首先,用類似海岸警衛隊一類的機構來加強中國的外交說辭。派戰艦嚇走菲律賓船隻將被認為中國接受這是在和其他國家有領土爭端。而使用執法船隻,不言自明中國是在本土執法。中國的船長能一邊對抗,一邊在外交上攻擊東南亞政府侵害中國主權和違法中國國內法。同時,使用非海軍船隻還能部分回應中國執行「炮艦外交」的指責。中國的說法:「這和外交無關,這是常規執法!」

第二,在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一邊倒的力量對比也有另外的用處,北京能部署有很少武裝的船隻對抗那些連海岸警衛隊都算不上的海軍,中國海軍能保證在大部分情況下保持極大優勢。想象一下中國護衛艦或驅逐艦對抗小几級得菲律賓海軍船隻的新聞照片,那樣中國在本地區就像的地霸。

舉例來說,第一艘反應到達黃岩島的菲律賓船隻是其旗艦BRP Gregorio del Pilar,這艘船號稱是菲律賓海軍艦隊的驕傲—其實就是美國海岸警衛隊六十年代設計的二手貨。雖然從新命名成了護衛艦,可是實際作戰能力不值一提,如果打起來,誰會贏是很明顯的事情。但是雖然大國能痛扁小國,國際形象就要受損。而使用海上執法機構可以在減少外交障礙的情況下避免中國利益受損。

第三,使用非軍方能保證在避免衝突升級的情況下保證事件地區化,直接使用強硬的解放軍海軍會讓任何小摩擦都國際化,中國最不願意此種情況出現。解放軍的開火行為會引起地區範圍的抗議和愛國精神的高漲。而不顯眼的方法會讓衝突雙邊化(非國際化),同時中國從中佔便宜。

第四,非軍事船只能讓北京對那些對南中國海聲稱有同樣主權的國家保持低度但持續的壓力。持續的巡邏能看出其他海岸國家的海上執法的漏洞,同時考驗這些國家的政治決心。讓衝突保持在一個低烈度,能讓中國隨時能根據情況作出反應。

如果所有手段都失敗了,北京還能使用海軍作為非軍方機構的支持,中國不像她的那些弱小對手,可以選擇在黃岩島或珍寶島這樣類似的地方僅僅靠增加恐嚇的因素就讓衝突升級。有時僅僅是海軍的威脅存在就能讓對手屈服。「五龍」和平時期的日常巡邏看起來是沒有威脅的,但在強有力的海軍艦隊支持下,是非常有分量的—馬尼拉是深知這一點的。

時代的特徵

考慮到非軍方海上力量的戰略意義,中國的海上執法機構在可見的未來會一直發展的,北京能夠希望在使用小心謹慎的方法下讓任何可能的對立聯盟無法成型。這將是非常令人深刻的海上外交成功,而且這個目標也是可以達到的。這應該讓美國和其東南亞盟國對這種不怎麼起眼的非軍事力量—中國的「小棒」—現對於那些佔據頭條新聞的「大棒」—多加註意。

黃岩島是將來的預兆,絕不要因為某些海監船沒有裝備火炮和導彈就忽視其的政治價值。文章來自超大軍事論壇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