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真」老外傷不起 外媒中國「烏龍」報道盤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4-16 2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月網綜合     2012-04-16

  4月12日,電影《泰坦尼克號》3D版的導演卡梅隆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引用了一條在中國網路上流傳的幽默段子的說法,稱——「中國刪掉《泰坦尼克號》裸露片段是因怕觀眾伸手摸」。4月15日,一位網名為豆瓣逗你妹的網友在博客中表示,這個「段子」其 實是他製造的,當時只是為了好玩,沒想到成了「近年來最成功的假新聞。


段子騙倒卡梅隆:《泰坦尼克》裸戲被刪因怕觀眾摸


  當老卡在訪談節目中,一本正經地講出「中國男人會向著銀幕,伸出手來摸」時,我相信所有中國網友都會忍俊不禁。畢竟3D電影在中國早已普及,卡梅隆自己的作品《阿凡達》在中國也已上映很久——莫非老卡會以為中國觀眾會伸手去拉拉銀幕上阿凡達的那根大辮子?還是以為中國人腦後也留著同樣粗壯的一條呢?

  如果說,老卡對中國男人「未經人事」的看法,多半來自於對「神秘東方國度」的不了解,只是一個誤會,並非出於惡意,我們可以當趣聞看待之。那麼以下幾次外媒對中國新聞或有意或無意的烏龍報道,就讓人感到無奈和用心險惡了。

  一.「血汗工廠」是假新聞 《紐約時報》美聯社等媒體全中招  



  美國公共國際廣播電台王牌節目《美國生活》於今年年初播出揭露台資企業富士康 「血汗工廠」內幕的單元,包括工人中毒、童工關節變形等。但《美國生活》在當地時間16日發表聲明,宣布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從而撤回該單元。

  沒見過中毒工人 童工年齡是猜的

  據報道,《美國生活》1月6日播出的《戴西與蘋果工廠》單元長達39分鐘,由百老匯演員邁克戴西講述在富士康工廠的見聞,包括會見因為iPhone熒屏清潔劑正己烷中毒的一批工人,中毒工人手顫抖到無法握住杯子;還有年僅12歲的童工,每天重複同樣動作數千次以致關節變形;而且工廠有持槍保安,宿舍不但擁擠如棺材,還遍布監視器等等。

  時隔兩個多月,戴西16日接受《美國生活》主持人兼執行製作格拉斯訪問時承認,他並沒有見過中毒工人,而所謂童工的年齡是用「猜」的,有些內容是他閱讀其他工廠的情形而添枝加葉。格拉斯表示,戴西向他和工作人員說謊,他無法擔保戴西所言的真實性,從而決定撤回該單元。

  「作品是戲劇呈現 而非新聞報道」

  戴西承認,雖然知道有些內容並非事實,但擔心如果不用戲劇手法來增加吸引力,社會大眾會漠視工廠虐工情況。因為一心想揭露內幕,所以有些「取巧」的做法。但他堅持做法無可厚非,他說:「我的作品是戲劇的呈現,而非新聞報道。我的錯誤是,同意把戲劇內容放在新聞節目中播出。」

  戴西於2010年訪問中國大陸,後來根據在深圳的見聞完成舞台獨角戲「賈伯斯的苦與樂」,《戴西與蘋果工廠》單元即屬這個獨角戲的一部分。

  《紐約時報》、美聯社等知名媒體全中招

  這個揭露富士康內幕的單元播出后成為《美國生活》最受歡迎的單元,下載達88.8萬次,網友因此發起要求蘋果公司和血汗工廠斷絕關係的運動。而包括《紐約時報》、美聯社、MSNBC、HBO等知名媒體都跟進報道富士康工廠情況。

  在虛構內容曝光后,《華爾街日報》藝評提丘特指出,戴西雖然是才華橫溢的演員,但做法「不可原諒」。《華盛頓郵報》評論家馬克斯認為「戴西被熱情沖昏頭」,《芝加哥論壇報》評論家瓊斯則認為「戴西急於成名而走險」。

  富士康歡迎改正

  美國知名廣電節目《美國生活》當地時間上周五撤銷了今年1月份對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的報道,稱報道中存在捏造的內容。富士康隨後表示,歡迎《美國生活》這一改正的做法。

  二.遇害留學生開「六萬美金嶄新寶馬」系外媒誤傳

  4月11日凌晨,兩名中國留學生在位於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校園附近被槍殺。國內一些媒體在報道中稱死亡學生駕駛的車「為六萬美金的嶄新寶馬」,很多跟帖的網民把目光注意在「寶馬」一詞,將死者冠以「富二代」的稱號,甚至因此表露出冷漠、幸災樂禍的心態。現已證實,「六萬美金嶄新寶馬」的說法為誤傳。

  記者從兩名死者的朋友、同在南加州大學留學的陳姓同學了解到,死者駕駛的車為2003年產寶馬325系,低端配置,之前已行駛8萬英里,價格為1萬美金。一個昵稱為「708878682」的美國網易網友在跟帖中也解釋到,「被害雙方來美已經近兩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買車。本學期由於即將畢業找工作需要,男生才花錢購買。」

  據留學生介紹,在美國買一輛二手車很容易,一般留學生花一兩個暑假找個帶薪的實習,購買一輛1萬美金的車基本不成問題。「我有個朋友學計算機科學的,他僅僅花了一個暑假的實習,就掙了一輛1萬多的二手車。」

  死去的兩個學生都住在南加州大學的西側,這附近的居民區一直比較亂,所以家境稍微寬裕的留學生一般都不會選擇住在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相比,這個地方至少每月能省200-300美金。而男生為了多節約100美元的住宿費,選擇了跟另一個同學合住卧室。

  據悉,「六萬美金的嶄新寶馬」的說法來源於美國Fox電視台。「Fox一直不太喜歡中國人,一直對亞裔學生進行歧視性報道。他們在美國的報道經常漏洞百出,鬧出笑話。」陳姓同學表達時略帶憤怒。之前Fox電視台採訪橄欖球事件,曾歧視性地採訪了亞裔學生,引起留學生的很大不滿。「像洛杉磯時報之類的美國媒體一般都不會引用Fox,而國內的一些網路媒體轉載它的報道沒有進行核實。」

  這一沒有核實的轉載在國內迅速被相信了。 加上「寶馬」、「六萬美金」等字眼的有意剝離,兩名死者「被」富二代了;又因為「富二代」的標籤,兩個學生做實驗晚歸也被賦予了飈車、夜生活的想象。

  當地時間11日晚七點半,北京時間12日上午11點,兩名遇害學生的追思會在學校舉行。追思會由留學生牽頭,後由校方接手。上千追思的人中,有中國學生、媒體、校領導還有部分外國人。

  三.外媒報道溫家寶視察時被騙新聞出爐真相(圖)



  2007年11月30日,溫家寶總理來到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衛生所,看望在這裡工作的醫務人員和前來就診的艾滋病患者。

  在這20天里,有關「河南僱人扮艾滋病患者欺騙中國總理」的報道,已被國際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

  新華社記者用事實戳穿謠言

  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布一條自稱來自河南的報道,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艾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

  繪聲繪色的描述,加上內容本身頗具爆炸性,使文章迅速被德國之聲等媒體轉載,其言之鑿鑿的「探訪」,看上去儼然不容置疑。然而,這在去年11月30日親身跟隨報道溫總理河南之行的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郭久輝眼中,一看就是個天大的謊言。

  「他們純粹是胡說!」3月10日,郭久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當時溫家寶總理來河南視察「艾滋病村」時,除了幾家中央媒體和河南當地為數不多的幾位記者外,周圍根本沒有外國記者在場。法新社發出歪曲報道后,郭久輝和她的同事李斌一起回憶當時的場景,查閱並核對當時的採訪筆記,重聽錄音,並在2月21日發表了《溫家寶總理訪艾滋病村隨行記》的報道,用事實戳穿謠言。

  不僅如此,針對法新社報道中提到的那個名為「周蕾」的村民,郭久輝專門輾轉河南省上蔡縣多個村莊去核實。「他們的報道從頭到尾都沒寫村名,不過提到總理到過他家,而總理去過的家庭都有名有姓,我就挨個核對,但根本就沒有這個人。」郭久輝長期以來一直關注艾滋病方面的報道,與當地很多村民都很熟悉,「聽到他們這麼瞎說后,我特彆氣憤。」

  法新社6天後收回報道

  感到意外的,不僅僅是郭久輝等當時的隨行記者。

  「從頭到尾我們都被蒙在鼓裡。」3月10日下午,《國際先驅導報》致電法新社北京分社,聽說詢問此事,一名不肯透露名字的男助理脫口而出:「我們之前對此一無所知。」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海外中文媒體轉載后,北京分社才開始一層層往上找,「因為我們北京分社這邊近期都沒有人去過河南,也沒發過這篇報道」,最後才知道是德語部一位當地僱員發的稿。

  該工作人員介紹,法新社德語部設在柏林,發稿權不歸總社,而且發稿範圍僅限德國範圍內(僅以德文報道)。
3月初,法新社正式發出公告,向中國有關部門道歉,承認德語部違反新聞規範。「道歉信是以信函的方式發給中國外交部的,與大家看到的公告並不是同一份。」法新社北京分社的工作人員說。

  據報道,法新社在公告中強調:德語部某自由記者撰寫的德文報道有悖於法新社強調的註明消息來源的新聞工作基本原則。該報道已由法新社於2月25日收回,並通知了有關新聞客戶。

  所謂客觀報道實為剪接拼湊

  這並不是外國媒體在中國第一次「製造新聞」。道聽途說,甚至違背被採訪對象初衷,隨意剪接拼湊新聞,近期在向來以公正、客觀標榜的部分外國媒體身上頻頻出現。

  網友蕭晨無疑是最新遭遇此類新聞陷阱的被採訪者之一。在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的一篇獨家報道中,身為「黑客天下」網站站長的蕭晨被描繪成「承認受雇於中國政府」的黑客。兩天後,蕭晨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不僅否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更直指CNN別有用心。

  這條3分鐘左右的視頻中,畫外音是:他們就是西方所說的「中國電子民兵」,專門發動攻擊侵入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私人網站;他們都身材瘦削,臉色蒼白,顯然這是經常通宵對著電腦造成的後果。

  與蕭晨相比,另一位叫vicky的網友或許算是幸運的,儘管她也曾被美國另一家著名雜誌折騰得很不開心。

  去年7月26日,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文章《中國的「我世代」》,稱中國目前處於20歲到29歲之間的年輕人「談論名牌服飾,談論明星,談論好萊塢,談論出國度假,享受著經濟增長帶來的物質,崇尚個人主義,卻對民主政治毫不關心」。

  作為文中被採訪對象之一,vicky後來對香港鳳凰衛視表示,僅憑幾個年輕人就代表整個中國一代人的結論過於輕率,而不談論政治問題並不代表不關心。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4-16 21:56 | 只看該作者
  四.西方媒體炮製「維族飛行員在奧運期間被令停飛」假新聞

  西方媒體炮製中國假新聞的事並不鮮見,最近又有所謂「中國民航維族飛行員在奧運期間被令停飛」的「報道」。英國《泰晤士報》8月18日稱,今年3月南方航空劫機案發生后,中國民航局出於對恐怖襲擊的擔憂,維族飛行員被令停飛。報道還引述「某位中方消息人士」的話說,整個中國航空業只有三名飛機師是維吾爾族人,他們在奧運期間都不許飛行。

  中國民航局新聞發言人8月23日約見了《泰晤士報》駐京辦事處負責人,即該報道作者麥卡妮,指責她「違背職業道德、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泰晤士報》網站次日刊登題為《所謂「被停飛」的維族飛行員實際還在飛行》的文章,對失實報道作出澄清。

  事情到此似乎可以告一段落,然而人們可以從這一事件舉一反三,再次思考為什麼西方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中國作不實報道,甚至捏造事實。筆者認為,僅僅澄清和道歉是不夠的,儘管新聞媒體不可能完全杜絕不實報道,但是對中國的不實報道或假新聞比較多,影響也比較大,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和一些政府部門的形象,這又該如何彌補呢?運用法律武器起訴製造假新聞和不實報道的媒體,是一個應該考慮的手段。

  五.境外媒體炮製假新聞 「移花接木」手法大揭秘

  日前,一家名為「四月青年社區」的網站上,有網友對外媒假新聞炮製手法,進行了大揭秘。

  2011年1月突尼西亞爆發的騷亂事件被某境外媒體別有用心的「嫁接」到了中國。該網友通過截圖向廣大網友證明,這家名為「Online USA News」的網站,在2011年2月20日發布的新聞系外媒一手炮製出的假新聞。

  該假新聞部分內容稱,2月20日,由一名立法委員帶領的20名抗議者,在中國商務聯絡辦公大樓錢舉行遊行示威,並稱這是「突尼西亞騷亂事件」在中國的翻版。

  但最終該篇文章的一張配圖卻令精心包裝的新聞真實性露出了馬腳。發帖人揭露。該篇報道所用的新聞圖片,是2005年北京反日遊行時網上流傳的照片,並非是當天發生的真實場景。

  而類似的「移花接木」手法還被用在了以下新聞上:

Online USA News:

http://www.onlineusanews.com/jas ... of-speech-11310.php



  挪威世界新聞]網 VG(挪威第一大報網站):
  http://www.vg.no/nyheter/utenrik ... .php?artid=10022328


  看標語和裝扮,這顯然是台灣綠營的某次抗議活動


  愛爾蘭獨立報網站:
http://www.independent.ie/breaki ... 547976.html?start=1


  

   
  德國noows:
   http://www.noows.de/jasmin-proteste-in-china-gehen-weiter-26434


這篇標題為《革命在中國繼續進行》的]新聞[,配圖註解」中國警察對付示威者「。圖中警察穿著短袖,明顯是夏季,與上周日的時間不符,後面的幾個警察動作整齊劃一,推測應為集訓演練。

http://bbs.anti-cnn.com/viewthread.php?tid=302149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2-28/124622027188.shtml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4-16 22:05 | 只看該作者
  六.2008奧運年的外媒五大謊言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2008年第一季度尚未過去,但外國媒體對華炮製的假新聞數量卻已經形成了「規模」。但從他們挖空心思製造新聞,到謊言被戳穿,假新聞的壽命都非常短暫。

  假新聞一:「中國總理在艾滋村和『演員』握手」

  造假者:法新社

  荒唐指數:★★★★★

  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表文章,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艾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新華社記者隨後重訪艾滋病村,並重新整理當時的錄音和採訪資料,證實純屬杜撰。2月25日,該報道被法新社收回。3月,法新社正式道歉。

  假新聞二:「中國雇黑客入侵五角大樓」

  造假者:CNN

  荒唐指數:★★★★☆

  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報道,稱中國黑客受政府雇傭,入侵了五角大樓網路系統。兩天後,CNN採訪報道的主人公蕭晨現身說法,揭露CNN歪曲事實。香港鳳凰衛視評價CNN的烏龍報道只用了三個字:莫須有。

  假新聞三:「羅格簽名指責中國」

  造假者:英國《獨立報》

  荒唐指數:★★★★☆

  2月14日,英國《獨立報》刊登了由一些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一些人聯合署名的公開信,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政府忽視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公開信中盜用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簽名。然而當天,羅格就發表聲明堅決否認。2月15日,《獨立報》被迫為自己的失實報道公開道歉。

  假新聞四:「美國奧運代表團自帶食品」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等

  荒唐指數:★★★☆☆

  2月初,《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奧委會計劃自帶食品參加北京奧運會,「此舉無疑令本屆奧運會的餐飲負責人大失所望」。然而,美國奧委會官員2月21日在亞特蘭大表示,他們對北京奧運會提供的食品充滿了信心,美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部分膳食將在運動員村的「村食堂」解決。

  假新聞五:「中國在毒水裡養魚」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

  荒唐指數:★★★★★

  這是2008年第一個被戳穿的謊言。去年12月15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借所謂在福建福清實地採訪而得的證據,指責中國「在毒水中養魚」。2008年1月4日,《中國日報》記者到事發地核實,揭穿造假醜聞。1月8日,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毒水裡能養魚嗎?魚能在毒水裡活著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報道有點聳人聽聞,誤導公眾……所以請你回去轉告《紐約時報》,下次再寫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注意核實一下。」

  七.外媒用大量造假圖污衊中國 網民怒批其「噁心」

  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后,「烏魯木齊發生騷亂」的消息迅速佔據CNN等多家西方媒體網站頭條。儘管西方媒體大多引用了中國政府的數據和說法,但有相當數量的外媒仍然公開同情打砸搶燒分子,甚至不惜運用各式顛倒黑白的說辭和圖片進行報道。



  7月7日,英國《倫敦晚報》官網報道烏魯木齊「7.5事件」時配發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公布的被暴徒襲擊的無辜群眾相互安慰的[視頻[截圖,圖片中是兩位被暴徒襲擊后滿是鮮血的少女。然而,《倫敦晚報》給出的圖片說明卻寫道:「兩名女士在被警察攻擊后,互相安慰。」



  一些報道更是張冠李戴、顛倒黑白。美國《紐約時報》7月6日在報道此次事件時配發了大量圖片,其中一張圖片[說明稱:「受傷的維吾爾族人躺在醫院中」。然而,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病床牆上的床號上標明「32,劉永和」。除此之外,被「疆獨」頭目熱比婭當做「證據」的武警在處理湖北石首事件時的照片,也被外媒當做烏魯木齊「7.5事件」的圖片發放,英國《每日電訊報》等也進行了刊登。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4
fansfan 發表於 2012-4-17 15:57 | 只看該作者
現代社會造謠的東西太多了,對網路的任何東東都要考證過後才能相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