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7

徜徉詩苑,含英咀華——那些攝人心魄的古詩詞

[複製鏈接]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姚旗  

   
    自序  
    
    
  我與古詩詞的緣分,斷斷續續,總算又接上了。

  記得有一次翻閱《長恨歌》,漸次讀到「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時,心頭竟咯噔一下,隨即唏噓不已,以至潸然淚下——當時並不知,這就是進入境界了。

  古詩詞之美,讓我揣摩,讓我遐想,讓我追尋。這種心理體驗,伴隨了我的少年時代,回想起來,那是美好的。

  青年時代,是沒有詩意的年代,因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樣的時光持續了很久很久。

  當身心俱疲再次審視這個世界時,白髮已生,曾經鮮艷的詩意也早早隨著秋風遠去。

  沒有詩意,就沒有燦爛的人生。懂得這些,還不晚。

  於是,讀詩,回顧人生,反思自我:

  「平生閑過日將日,欲老始知吾負吾。」(劉威《遣懷寄歐陽秀才》)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蘇軾《臨江仙》)
  於是,讀詩,自怨自艾,自我勉勵: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於是,讀詩,品味自然,感受生命: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萬花敢向雪中出 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幀《道梅之氣節》)
  …………

  徜徉詩苑,含英咀華,漸漸地找回那顆丟失的詩心。

  讀古詩,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像胡小平先生那樣。

  以溫情和敬意的態度,以修學好古的精神,去涵泳諷誦,去發現那攝人心魄的詩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體驗,愉悅情志,凈化心靈,美化生活。

  讀古詩詞,善莫大焉。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蘇軾的惠山之旅
  
  在政壇上初出茅廬銳氣方剛的蘇軾,不堪「拗相公」王安石集團「以雜事誣奏」等迫害,於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自求外放杭州通判。此時,蘇子剛剛三十六歲,年富力強,來日方長。
  在此後的三年裡,處江湖之遠,使蘇子避開了政治漩渦,有時間為心靈卸載療傷,尋求新的人生路徑。他頻頻往返在杭州與湖州、潤州、秀州、常州、姑蘇、無錫間,公務之餘,有閑暇流連於江南的湖光山色中,縱情於由詩人、歌妓和高僧組成的精神生活圈子裡,品茗縱酒唱和,品嘗到從未有過的閑適愉悅,一切都似順風順水。然而,他心中還有放不下的,那就是遙遠的廟堂,與它有關的心結,更是讓蘇子剪不斷理還亂。此種精神狀態的消解與轉變,既有賴於蘇軾反思與自覺,也需要江南的人情山水的補益與開悟。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蘇子的一次惠山之旅,使他精神境界有了一次升華。《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印證了這一進程。
  此次精神之旅,以茶為緣,蘇子與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惠山深情對話,脈脈傾訴,由漸悟而至頓悟。於其中,錢安道兄弟,一僧一俗,給蘇子以心靈的安慰與開導。錢安道相贈建溪茶,使蘇軾深味了「森然可愛不可侵,骨清肉膩和且正」的茶品,嘆服贈送者骨鯁不屈的人格。蘇子回報以「他日卜鄰先有約,待君投祓我休官」,意在表明兩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頗有旅進旅退的氣概,可見蘇子政治銳氣尚存。其弟錢道人,惠山寺僧人,則於烹飲小龍團的中,盡顯茶禪一味,更使蘇子澡雪精神,疏瀹心靈。贈茶品茶,蘊涵真諦。錢氏兄弟二人一陰一陽,一剛一柔,陰陽互補,剛柔相濟,讓蘇子受益匪淺。下面我們就展開惠山之旅這幅詩卷。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連。」詩人起筆以敘事來抒情。三年裡,蘇子登過的江南名山,難計其數,該是有鐘山、焦山、茅山,虎丘等等,其中每座山都不乏突兀挺拔,也不乏俊秀婀娜,然而,眾星璀璨是為烘托月亮的明亮;眾山競秀,也無非是要凸顯惠山的奇絕。惠山不愧為「江南第一山」,它屹立於碧波萬頃的太湖邊,自有山海之靈氣相助;而相傳舜帝曾躬耕於此,西域僧人慧照也於晉代在此建寺,它又是江南衣冠文物萃集之地,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更有奇人錢道人在此。蘇子與山早有心靈的默契,於人則有迫切的期待,今日到此,不僅會流連忘返,更要有精神的超越。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一副精巧的流水對,三組對仗,各見其巧。「獨攜」對「來試」,「獨」字突出蘇子對錢道人和惠山的情有獨鍾,深有寄託;「試」字意在表明要做一次溝通的嘗試,以茶為媒的嘗試。「天上」對「人間」,則說明溝通的雙方來自天地兩界,其內容與結果定會是超凡脫俗的。「小團月」對「第二泉」,則亮出了溝通的方式。前者一語雙關,既道出了「小龍團」茶的稀缺珍貴,又讓人聯想到與其形似的月亮,而愛月之人蘇軾總是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期許的,今日則是錢蘇二人共享明月名茶,月照賓主,茶沁心脾,真是天隨人願啊!「第二泉」名雖第二,實為天下奇絕。今夜,天青風輕,山靜水凈,二泉映月,二人相視,氤氳茶香中,賓主舉手投足,心領神會,心曠神怡。至此,二難(賢主、嘉賓)並,三材(天、地、人)通,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俱,妙不可言,人生有此一游,足矣。
  「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此聯有動靜結合之效。有了昨夜的品茗,蘇子的心靈世界豁然開朗。從山巔的佛寺俯瞰,新視角帶來新感受,山石犖確,小路盤旋在虯曲蜿蜒的惠山九龍脊上,讓人頓覺,唯有彎曲,方可通達山巔;唯有攀登,方可領略山的雄偉高峻——靜態的世界包孕著勃勃的生機。再看山下,太湖煙波浩渺,波濤翻滾,水光接天,氣勢磅礴,蘇子更是感受到了無限的生機活力。一動一靜,一張一弛,大自然的節奏正與蘇子的心靈脈搏一致——此時的蘇子,心靈放鬆了,身體輕鬆了,步伐矯健了,視野開闊了——他自由了。
  「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收合全篇,詩人既化用典故,又以景結情,這也加大了理解的難度,關鍵在於此聯呼應詩題「惠山謁錢道人」,錢道人之於蘇子,猶如孫登之於阮籍。孫登其人,《晉書》有傳,《世說新語》有記述,他與錢道人一樣,都是化外之人。孫登多才多藝,善嘯,善鑒人,又洞察世事,在典午亂世中,他遁世隱居,卻於其間點化嵇康阮籍二人,但言說方式和結果卻大相徑庭。
  孫登以常人的話語言談的方式為嵇康預警「才高識寡,難乎免於今世矣」,然而,羈絆於世情而難以脫俗的嵇康卻不能領悟,最終遇害於司馬氏。要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就要徹底地與污濁險惡的世界,而這種思想意識的傳達也必須藉助特殊的系統在心領神會的雙方間進行,這也是不破不立。孫登與阮籍,以嘯相呼相談,你來我往,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孫登之嘯,音響舒展悠長,傳達了至真至純的信息;阮籍之嘯,略顯樸拙而短促,但回復得有板有眼,於是,彼此心照不宣,卻讓阮籍實現了精神世界的升華——避實就虛,順應自然,遊刃有餘,無欲無為。看似老師無語,學生空手而歸,但心靈確實充實的、涌動著生命的活力的。當阮籍的思緒回到了當下,只覺老師那回蕩在松濤與萬壑之間嘯聲,驚天動地,驚世駭俗,震撼心靈。
  蘇子受益於錢道人,有似於此,只不過,孫阮是以嘯為媒,而錢蘇則以茶為媒。殊途同歸,他們悟得人生的秘訣,實現了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重陽的詩情
  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了清明等少數幾個外,大多數在公曆日期上毫無規則可言,但是,一旦把它們放在農曆也就是太陰曆中,你就會發現很有規律,很有層次性。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從新年(春節)到重陽,其路線極為清晰——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和九月九,節日都放在了奇數月份的奇數日子,而奇數代表了陽,於是,奇奇相重,陽陽相對,化奇為偶,陽中含陰,其中蘊含著奇偶轉換、陰陽平衡、對立統一的道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由元旦起,陽氣上升,勢不可擋;上祀時,又是惠風和暢,草長鶯飛,春陽高歌猛進,「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五月端午,「陽氣始虧,陰慝將萌」,古人視之為惡月惡日,是日唯攘除災禍是務由此又念及屈原,「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七月孟秋,秋為陰,七為陽,陰中有陽,算是於陰盛陽衰中補益陽氣,繼而兩七相重,又為求得秋日和諧寧靜,別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趣味;而到了重陽日,九本來就是陽之極了,《周易》上也有「上九,亢龍有悔」之語,兩陽相重,既是兩極相遇,陰陽之轉,物極必反。變化之大,令人怵惕心寒——「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春夏迸發的活力,初秋積蓄的沉默,現在都要讓位於面對寒秋的期望、憂慮和悲嘆。於是,就有了登高,杜甫擷取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秋景,王維抒發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於是,就有了賞菊,陶淵明觸發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李清照傾訴了「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凄楚;於是,就有了許許多多的秋日情懷…………
  重陽,對詩人而言,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6 | 顯示全部樓層
 傳統節日之於詩人,猶如烈酒之於猛士,是激情的來源和催化劑。
  傳統節日,作為一種特別的時間符號,早已牢牢刻寫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沉澱在大家的共同記憶中,固化在各種儀式活動中,化作全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傳統節日,不似世界地球日、國際和平日、奧運會等「人造」節慶活動,後者總是藉助發布消息、公布倒計時等方式昭告天下,唯恐因人們遺忘而營造不出氛圍來。節日在民眾心中,就像蘇芮所唱那樣,「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不需動員,不需煽情,情不自禁,全員參與,因為記憶被喚起,情動於中,不能自已。不能如願,則悵然若失,寢食難安,落寞之情溢於言表。
  作為民族成員中情感最活躍也最敏感的人,詩人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僅「四時佳興與人同」,自覺投身到節日的集體狂歡中,更能於其中捕捉揣摩體會到自己或他人作為個體的興奮喜悅或失落迷茫,體驗細膩,感受真切,意興盎然,不吐不快,從而成為民族情緒的代言人、發聲筒。
  你可以從他們雋永的詩句中感受到全民族的怦然心動:
  新年,「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元宵,「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
  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端午,「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邊貢
  七夕,「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中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秋日的節日,難怪古人稱他們為「秋士」。而異域人作為他者,他們的眼光有時很毒,法國人郁白就說「秋天,發人憂思地向貌似死寂的冬季過渡……失眠和憂思疑惑也也因此易於孳生。看來,秋天看來是適合於表現個人愁思亂緒的理想季節」「秋天打斷了生命的鏈條,加速了衰敗的進程」。
  秋天中最後一個重要節日重陽,則最能誘發詩人的愁思亂緒。
  晚唐詩人杜牧,就對重陽情有獨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6 | 顯示全部樓層
  在校讀書的時候,對杜牧的了解,是通過姜夔的《揚州慢》而來的。由「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追尋到「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雖也知杜牧乃至情之人,曾為療治胞弟杜顗眼疾而毅然棄官,但憑上述詩句就把杜牧的形象簡單地定格在放浪形骸的風流才子上。豈知小杜之憂國憂民感情之真摯深沉,絲毫不亞於老杜。看!他為諷喻唐敬宗而寫的《阿房宮賦》中就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文句——這表現了杜牧多麼強烈的憂患意識啊!
  《舊唐書》說他「工詩為文,嘗自負經緯才略」,《新唐書》也說「牧剛直有奇節,不為齷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牧亦以疏直,時無右援者」。因此,遭受權貴排擠也屬自然,杜牧多次外放至遠離都城的黃州、池州、睦州和湖州,擔任刺史。郁白還說過一個關於中國詩人的悖論「只有在放逐中,才能找到自我認同」,是否完全正確,我們難以證明,但屈原如此,賈誼如此,杜甫如此,杜牧也如此。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重陽日,杜牧作了《九日齊山登高》一詩,此時他任池州刺史。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鑒賞這首詩,既要注意首頷尾頸四聯間的起承轉合關係,又要關注前後的呼應——當下之川與過去之川的對照.

  首聯以當下之川起筆,應之以當下之山,融仁者樂山與智者樂水為一體。秋日登山臨水,本有古老的寓意,宋玉《九辯》言之「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可謂天高地迥、凄凄慘慘的,悲從中來。 然而,杜牧反其道而用之:楚天千里,長江東去,水面澄凈,波光瀲灧,山影、雁影和人影倒映水中,波動影動,動靜有致,置身其中,人心蕩漾,愜意舒爽,「涵」字盡得其妙。雖是雁飛深秋,眼前卻有江南青翠的山色、寥廓的江天,溫潤清澈,映入眼帘,令人豁然開朗。如此良辰好景,必有賞心樂事,於是,邀上一位與自己同樣不得意於仕途的好友攜帶酒壺,登高望遠,一瀉醉意。此情此景,會讓讀者感到賓主瀟灑自如,飄然超脫,撫平了心靈的創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7 | 顯示全部樓層
  頷聯之「塵世」二字,看起來意在表明,活在當下的杜牧,沉浸在酒神狂歡之中,確已暫時擺脫了現實的束縛,至少有此種幻覺。一個「難」字,道出了賓主平生之艱難坎坷,愁苦抑鬱,自己少有開心,更少見友人的笑容,於此佳境,這一切都該忘卻,要會心一笑,要開懷大笑。由於有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賞菊插菊的舉動也就有了象徵意義。「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傲霜不凋,卓然俊傑,那也是詩人的人格期許。可以想見,野菊盛開的山崗上,秋風吹拂,菊香四溢,賓主滿頭菊花,既是灑脫閑適之舉,又是道德操守的宣誓——做人如此,情趣也當如此。

  頸聯「但將」二字陡轉,深情真意頓現。「酩酊酬佳節」,既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無奈。秋景之美,不以心相報,確實有負于山水之助。「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秋景雖美,重陽雖好,卻只在當下,稍縱即逝,到明日,必是韶光不再,徒有悵惘噓嘆,與其如此,不如以酒挽留——說白了,此舉就是借酒澆愁。更有人生之苦難,昨日已在,明日還會增加,絕不會因今日登高賞菊而化解,與其相視苦笑,不如借酒忘卻,哪怕暫時忘掉也行。與杜牧並列「小李杜」的李商隱,曾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慨嘆——與其樂遊園上為美好事物必然逝去愛莫能助而抱恨不已,不如順其自然,以酒相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7 | 顯示全部樓層
  尾聯化用典故,卒章顯志。《晏子春秋》說:「(齊)景公游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皆從而泣。」君臣悲嘆,人生竟是如此短暫,令人無可奈何。而杜牧用一個「只」字,化繁為簡,概括歷史:一切春花秋月、榮華富貴,都會似滂滂流水一去不返,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命之定數,莫不如此,所以該及時行樂——像是勸誡朋友,又像是告誡自己。《景德傳燈錄》上說「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而齊景公之類的人悖於自然,執著於虛幻之物不能自拔,這在杜牧看來是絕不可取的。但是,過去之川早已逝去,當下之川正在逝去,詩人也只能「何必」——一個「何必」,就是「不必」之意,僅起了否定排除的作用,缺少肯定性的指點——下步該怎麼辦,詩人是拿不出可行的辦法的。因此,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忘卻過去,把握當下,承受明天。這樣做,看起來,很曠達,實際是面對捉摸不定的命運、身不由己的無奈之舉。

  重陽,登高,賞菊,暢飲,並沒有撫平杜牧心靈的創痕,只是暫時麻醉了他的心靈。有人稱這首詩「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還是沒有完全讀懂杜牧的心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同樣是重陽節,身處江南水鄉的池州或幽燕大地的大都,物色人情定然有天壤之別,投射到境遇不同的詩人心頭,反響也一定會大相徑庭。元世祖忽必烈時官運亨通的盧摯,面對繁華都市的節日景象,自有一番迥異於杜牧的感受。請看他的散曲小令《沉醉東風—重九》: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小令所寫,時跨晝夜,景有虛實,別有意旨,我們還是先把它翻譯一下吧:
          清晨遠遠地看見了滿眼的彤雲,不禁想起了紅葉題詩的浪漫故事,
          重陽日登高賞菊,盡興的遊人醉卧在午後的酒樓里。
          最怕見夕陽西下,雁影稀疏,最怕聽天高地遠,雁聲清唳,
          更有那月落西天,山影瘦削,讓人好不落寞失意。
          唉,暮秋時節總是冷冷清清,令人慘慘戚戚。
          衰敗的殘柳、凄切的寒蟬引發了悲秋的愁緒,
          凝睇黃花怎能消愁,盼望著有白衣人送酒於你。
          前四句構成了兩組對偶。第一組對偶句,紅葉黃花兩相對應,出句中的「紅」字,可使人自覺不自覺地聯想到杜甫的「玉樹凋傷風樹林」、王實甫的「曉來誰染霜林醉」,其濃墨重彩,足以將深蓄沉積的重陽之情宣洩出來,其中有美好的回憶,有現實的無奈——紅葉是實,聯想是虛,這樣的虛實結合,奠定了這首小令的感情基調;對句中的「黃」是暖色,菊花在秋日下綻放,本該讓人滿目溫暖、歡欣喜悅,然而,畢竟是深秋,好景不長在,「明日黃花」似讖語,使人預感到衰敗即將到來,熱烈追求,到頭來又是樂極生悲,所以,酒是排遣苦情的最好的工具了——此是實寫,作者所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組對偶句,出句與對句都是虛寫,是寫詩人的想象。白日已悲苦難堪如此,夜晚就難以想象,可詩人偏要去想像,這種做法類似於柳永《雨霖鈴》中的描述:「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長天的空曠寂寥,更烘託了鴻雁的孤單凄苦;月落之時,也是寒涼之時,熱力與熱情都在收縮,遠山的翠微也早已消逝,嶙峋的山體就像是飢人的軀幹,想到這裡不禁要倒吸一口涼氣。

  「冷清清暮秋時候」承上啟下,重陽時節,不僅天是冷的,而且心也是冷的;不僅秋是遲暮的,而且心也是如此。所以,自然與人類都陷入一片難以自拔的愁緒之中,衰柳寒蟬從視聽覺兩方面強化了這種情緒。詩人也似陶淵明,深知僅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法享受並度過重陽節的,以酒為媒方可對話自然,一瀉愁情的。可是,陶淵明曾有白衣人送酒,留下千古佳話,那麼,作者有這樣的好運嗎?恐怕很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杜甫和陸遊的《出師表》崇拜(一)
  
  
  唐宋以來,許多詩人為諸葛亮豐功偉業和高風亮節所感染,對他一往情深,傾心仰慕他,熱情謳歌他,作品的字裡行間都洋溢著對諸葛亮的熱愛與崇拜,有人稱這種現象是「諸葛亮情結」。然而,要說這情結的關鍵,還在於對《出師表》崇拜,即由英雄形象崇拜而轉化來的英雄文本崇拜,這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其情緒之熱烈,感情之深摯、文筆之雄健者,尤以杜甫、陸遊為最。

  中國古人一生的最大願望往往是出將入相,光宗耀祖,而文人們理想就是「入相」,亦即內聖外王,做賢相,治國平天下。既如此,就要有榜樣。雖然遠古有許許多多的賢相,如伊尹、姜尚和周公等等,但這些人要麼時代久遠,色彩神秘,要麼出身高貴,高不可攀,沒有鮮活的文本記述他們的言行,後人追慕學習他們,總缺少應有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他們往往被詩人們視為聖人而束之高閣。後世也有一些名相,品性業績方面往往有所缺損,與前賢一樣,也缺少相應的文本傳世,不足仿效。總而言之,缺少德才兼備而又能雁過留聲的絕佳人選,在此情況下,諸葛亮就成了當仁不讓的人選。
  諸葛亮的人生軌跡清晰可鑒,他是由一介普通儒生一躍而為經世濟民的一代賢相,經歷很富有傳奇色彩。年輕時代,他「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后經徐庶推薦,劉備三顧茅廬,君臣際會,共謀恢復大業,劉備感慨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曾輔佐劉備、劉禪父子建立鞏固蜀漢政權,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體現出了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他對兩代蜀主的忠心耿耿,更是感人至深。劉備於託孤之時曾不無狐疑之心地試探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則斬釘截鐵地消除先主的疑惑:「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與司馬懿之類顧命大臣以職業經理人身份行MBO篡權之實形成鮮明對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杜甫和陸遊的《出師表》崇拜(二)
  
  
  諸葛亮能作為一個賢相的形象流傳千載,很大程度上是靠的《出師表》。因為古人眼中的盡善盡美的標準是三不朽——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曾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真正實現的人則是太少了。雖然沒有人高抬諸葛亮為三不朽,但是,客觀上人們也都認為他近乎完美,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至上之德,他在遷蜀北伐等文治武業方面是功勛卓著,《出師表》立言,為他錦上添花——能將立德、立功永載文本之中,傳之千古——這是其他賢相所沒有做到、做好的。因而,人們把對諸葛亮的人格崇拜部分地轉化為對《出師表》文本的崇拜。
  拜讀《出師表》,令人想見諸葛亮的為人,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時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盡日所思是「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語重心長,囑託後主「親賢臣,遠小人」,而自己「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與君離別之言更是感人至深:「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文短情長,耿耿忠心溢於言表,令讀者潸然淚下。《出師表》的尾聲則更有悲劇色彩——諸葛亮矢志北伐,卻壯志未酬,星落五丈原——後人扼腕之餘更加仰慕他的為人。《出師表》中飽含著豐富的精神內蘊,強烈的忠君意識和憂患意識,勤懇的敬業精神,積極的進取精神,濃烈的悲劇色彩,飛揚的文化風采——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詩人們,激發起他們強烈的崇拜意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杜甫和陸遊的《出師表》崇拜(三)
  
  拜讀《出師表》,令人想見諸葛亮的為人,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時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盡日所思是「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語重心長,囑託後主「親賢臣,遠小人」,而自己「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與君離別之言更是感人至深:「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文短情長,耿耿忠心溢於言表,令讀者潸然淚下。《出師表》的尾聲則更有悲劇色彩——諸葛亮矢志北伐,卻壯志未酬,星落五丈原——後人扼腕之餘更加仰慕他的為人。《出師表》中飽含著豐富的精神內蘊,強烈的忠君意識,勤懇的敬業精神,積極的進取精神,濃烈的悲劇色彩,飛揚的文化風采——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詩人們,激發起他們強烈的崇拜意識。

  杜甫和陸遊就是這樣的詩人。

  他們分別身處安史之亂之時和靖康之變之後,國運大衰,他們深感正是君王用人之時,又以英雄自許,所以,總期待能像諸葛亮一樣,大展宏圖,然而,命運總是讓他們難以如願,所以,他們更加仰慕忠實踐履《出師表》建功立業的諸葛亮,並為他的壯志未酬而痛惜,為此,他們都選擇了最為莊嚴正規的詩歌體式七言律詩來表達崇敬之情,來宣洩失落之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0 | 顯示全部樓層
  杜甫和陸遊的《出師表》崇拜(四)  
  
  
  安史之亂后,杜甫為避戰亂與飢荒,輾轉來到成都,暫居於浣花溪畔,結束了長期的顛沛流離,總算獲得了一個相對平安的生活環境,此時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杜甫48歲。然而,他不忘顛沛流離的朝廷,不忘淪陷區的民眾,不忘收復失地。入蜀地,思蜀相,諸葛亮是最能給他以心靈寄託的人,他讚頌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偉業,他欽佩諸葛亮出世一表所展現的偉大精神,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尋找武侯祠,虔誠地祭拜英雄,藉以抒發自己出師北伐的雄心壯志,排遣心中的苦悶。於是,就在那樣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裡,他飽含深情地寫下了《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七律嚴格地遵循了「八四二一」的章法——全篇八句,組成四聯,各聯分負起承轉合之責,合為前後兩部分,其關係或為相輔相成,或為相反相成,共同表達一個主題,緊扣一個詩題,構成一個嚴密的整體。
  詩題為「蜀相」而非「武侯祠」或「諸葛詞」,已透露了作者的用心。因為杜甫最關注的是,那位以丞相之職行丞相之實的諸葛亮,是那位進奏《出師表》,意欲據蜀北伐,報效君王,建功立業的蜀漢丞相諸葛亮。

  這首詩的首聯、頷聯為前一部分,它以寫景為主,渲染氣氛,寓情於景,為下文寫人、議論抒情做了有力的鋪墊。

  前兩句落筆武侯祠的外觀。但詩人睹物是為思人,用自問自答,表達了一種強烈的關注和追求,為尾聯預設伏筆。五百年過去了,其間經歷了兩晉、南北朝和隋唐,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蜀相音容笑貌舊事舊業早已蕩然無存,現如今,遠遠望去,只有人們紀念他而建的武侯祠還在,屹立在錦官城外一個偏僻的去處。歷史無語,松柏有情,枝繁葉茂正是他偉業的象徵,令人肅然起敬。在歷史與人生的此時此刻來此武侯祠,對杜甫而言別有寓意,別有寄託。
  三、四兩句對仗工穩奇巧,虛字使用更見用心。武侯祠內,綠草蔥蘢,春意盎然,一個「自」字,道出眼前景是自然而然地生長壯大,一切依循於大自然的規律的;而與此相對的是,黃鸝鳴囀,美妙動聽,卻沒有回應相和,反襯出環境的冷落凄涼。蜀相身後,蜀地再無英雄,蜀地此時,扭轉乾坤需要英雄卻無英雄。只有未老先衰的詩人對著蜀相的塑像空自落淚,唏噓不已。
  頸聯、尾聯,是這首詩的后一部分,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主。詩人的思緒飛出了祠堂,化作對諸葛亮偉業的追憶和痛惜。
  五、六兩句議論入詩,高度概括了蜀相的一生。先主劉備三顧茅廬,君臣戮力同心,匡複漢室,而諸葛亮更是士為知己者死,為劉備出謀劃策,后又接受遺詔,輔佐後主,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將人生理想付諸實踐,流芳百世,這些都令長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志向的杜甫無限仰慕。

  結尾兩句描述諸葛亮的結局。身為蜀相,諸葛亮一進《出師表》后,即七出岐山,艱苦卓絕地從事北伐大業,惜其偉業未成,英年早逝,讓千百年來的仁人志士熱淚縱橫,扼腕嘆息。而於「英雄」中,自然包括詩人自己,杜甫此時產生了類比和對比的雙重聯想——曾有相似的志向,曾有相似的忠誠,曾有自認為相近的才能,而今面對社稷傾覆的危局,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有出師中原的偉大實踐,只能無可奈何,以致抱恨終身!詩人仰慕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痛惜他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是顧影自憐,無可奈何的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0 | 顯示全部樓層
  杜甫和陸遊的《出師表》崇拜(五)
  
  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但也無奈於「細雨騎驢入劍門」的尷尬,總是在即將大展宏圖之際,莫名其妙地被逐出官場。他在蟄伏多年後,終被朝廷起用,然而,任職嚴州,並非他志之所在——因為宋孝宗告訴他,嚴子陵的老家也是他吟詩作賦的好地方。此種恩遇,無異於羞辱,62歲的詩人深感報國之志難以實現,作下《書憤》一首: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知人論世可知,陸遊也似杜甫,早年就有「處當師顏原,出當致唐虞」之志向,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願,也有投筆從戎,效力劍南的經歷。然而,主和派投降派當道,是陸遊的仕途是三起三落,

  《書憤》的首聯頷聯作為第一部分,回憶戎馬倥傯的戰鬥生涯。
  前兩句,塑造了早年詩人的形象。一個「那」字道出了心酸和憤懣,這是從幾十年的坎坷生涯悟出的。想當年,初出茅廬,不知世事艱難,不知會有激流險灘,會有奸佞當道,一心只為收復中原,一雪國恥,壯志凌雲,豪氣衝天。「世事艱」是關鍵語,是伏筆,為下文「空自許」做鋪墊。

  三、四兩句則擷取了兩幅戎馬倥傯生活的典型畫面。陸遊投筆從戎,先後隨張俊和王炎,投身抗金事業,準備大展宏圖,也曾經歷了波瀾壯闊的戰鬥生活場面,激發了北上中原,收復失地的熱情。卻或因出師不利,或因主和派投降派作梗,而未能有所成就,大好年華付諸東流。回想往事,痛惜無比。

  詩的頸聯和尾聯合為第二部分,抒寫詩人今日時光流逝、壯志難酬的的憤懣之氣。
  五六兩句回到現實。一直以來,主和派投降派輪番主政,詩人只能任時光蹉跎,無可奈何。壯志未酬,未老先衰,一頭青絲,現已斑白,對比當年的英雄和自已的宏願,難掩的羞愧,難壓的怒火,能量巨大,卻只能以解嘲的方式釋放。
  尾聯引出諸葛亮與《出師表》,提高了本詩的格調,卒章顯志,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詩人意在表明自己雖屢遭磨難,但痴心不改,壯心不已,因為有《出師表》的光輝榜樣,詩人要繼續從事前人未有的事業,北征中原,生命不止,戰鬥不息。
  《書憤》與《蜀相》兩首詩,都讚美景仰諸葛亮,崇拜《出師表》,但《蜀相》側重敘寫諸葛亮的「天下計」和「老臣心」,歌頌蜀相的功業,最讓杜甫羨慕的是,諸葛亮能以其職成就其業,從而青史留名。追慕之餘,是惋惜和痛苦。章法寫法上,先寫景,后議論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而且色彩清麗,格調沉雄。《書憤》則重在頌揚諸葛亮矢志北伐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並以此激勵自己,雖然屢遭阻撓打擊,但是,詩人仍然以收復失地為己任,要等待時機,建功立業,給人一個較為光明的尾巴。章法上,這首詩,先寫過去,后寫現在,今昔對比,大氣磅礴,筆力雄健。

  杜甫和陸遊的這兩首詩都成了七律的千古名篇,世代傳誦,為人稱道。讀者與作者、與文本對話,總是為之擊節,為之長嘆,就是因為心靈總是高度地契合,契合於諸葛亮的出世一表,契合於對文本表現出的偉大精神的崇拜。可以說,沒有《出師表》,就沒有兩首詩的精神高度和藝術成就,因此,我們含英咀華於優美的詩篇,既要感謝詩人,也要感謝《出師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洞天」里有什麼?(一)
  
     ——《夢遊天姥吟留別》賞析

  科舉制度,為唐代的官員選拔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選拔途徑。看著魚貫而出的新科進士,唐玄宗李世民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確實,唐代士子也大多以登進士第為奮鬥目標,於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投身舉業。不過,也有些人自許頗高,不肯屈身於繁瑣的程序和漫長的過程,於是,就尋到了一個捷徑——「干謁」,借名人推薦擴大影響,抬高身價,企圖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孟浩然、李白和杜甫都如此嘗試過:孟浩然曾給張丞相寫過「欲渡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的詩句,李白曾不無肉麻地吹噓過「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杜甫則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但最終都沒有成功。干謁失意后,三個人的選擇各不相同:孟浩然歸隱鹿門山,杜甫堅守長安城,李白則去遊仙。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李白「賜金放還」后的代表作,千古傳誦,餘音裊裊。詩歌表現了詩人理想主義的熱烈追求和奔放的激情,這尤其體現在主題詞「洞天」上。要從整體上把握該詩的思想情感,對「洞天」的理解是關鍵。因此,我們需要解決這樣幾個問題:「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去「洞天」?怎樣去「洞天」?到了目的地,看到了「洞天」有什麼?第一個問題,我們這樣藉助有關資料來回答;後幾個任務的完成,則有賴於我們伴隨李白,做一次浪漫的精神之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洞天」里有什麼?(二)
  
  
  「洞天」系道教用語,字面意思是「山洞通天的地方」,宗教意義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這樣的地方不僅有山,有水,有洞,而且遠離塵世,人跡罕至,曲徑通幽,草木蔥蘢,空氣清新宜人,別有一番境界。全國的洞天,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五嶽也包括在三十六小洞天之內。這些洞天,廣泛分佈於華北、西北、西南和全國其他地方,尤其是東南地區。洞天相連而成有機整體,構成一個特殊的地下世界。那裡是地上仙境,棲息著等級較低的仙靈或避世人群。道教徒到此地尋仙,修鍊,煉丹,採藥,祈求一種超越之感、升華之感,追求一種終極關懷。在道士和信徒看來,這樣的宗教體驗,是至善至美、愉悅幸福的。
  李白是滿懷著理想和希望進長安的,他要「濟蒼生」「安黎元」,建設地上的「洞天」;他信心十足,「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一度也廣受追捧,賀知章說他是「謫仙」,高力士為他脫靴,唐玄宗替他調羹,賜他為供奉翰林,似有大展宏圖的機會。然而,他超凡脫俗的仙風道骨,他蔑視權貴奸佞的傲岸精神,他「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放浪做派,為群小所嫉恨,所不容,所譖毀,只把他視為盛世花瓶的皇帝,也順勢將他推出了長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越是理想破滅,人格受辱,內心凄苦,他越是急需擺脫和超越苦難,尋找精神的慰藉。作為道教上清派的十七代傳人,李白要遊歷東南,遍訪名山,重現「洞天」的宗教體驗,安撫受傷的心,寄託自由的願望——人在塵世,心比天高。路途遙遠,迫不及待,他只得用夢遊天姥山的方式,提前做了一次追求理想的精神之旅。

  夢中的天姥山,具備了前述洞天的基本特點。詩人通過對比、反襯,讓我們看到了天姥山勢拔五嶽,氣壓赤城,傾倒天台,它雄偉寥廓,飄渺遙遠,又可望可及,這是李白非去不可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怎麼去?「我欲乘風歸去!」莊子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那是一種擺脫塵世羈絆、追求無待、自由的嘗試。李白「一夜飛度鏡湖月」就是這樣:明月朗照,鏡湖可鑒,時空無礙,飄然欲仙,直飛到永嘉太守謝靈運的宿處——謝踏遍永嘉山水,也是因為無法解脫的現實苦難——他們是超越了三百年時空的契友。「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正如後世的王安石所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志有者不能至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在塵世暗夜之時看到壯觀的半壁海日,才能在地上人間萬馬齊喑之際聽到天籟之音。千岩競秀,峰迴路轉,繁花似錦,令人心醉,兩種時間交融在一起:前者是自然時間,即做夢的夜晚;後者是心理時間,即夢中的時間,其容量和精神質量遠優於前者。時間彷彿凝固,期待偉大時刻的到來。「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景色之美屬壯美的範疇,這些景物具有一種壓倒一切的力量和強勁的氣勢,在此壯麗的時刻給人以驚心動魄、激奮昂揚的審美感受,展現了自然與人之偉大精神和力量,為偉大的洞天世界的降臨做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既然是精神之旅,心靈就需要在險絕奇特的環境中錘鍊和升華,就要勇於飛翔,勇於攀登,從而達到理想的境界。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洞天的景象是,青天朗朗,日月同輝,金銀相映,熠熠生輝,溢彩流光,清明,清凈,清靜,輝煌,與地上世界的黑暗迥然不同。「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的精華雲之君,猶如屈原筆下的湘君、河伯等,絕非世間的達官貴人可比。他們以輕淡自如、若隱若現的七彩虹霓為衣,無阻無礙,以清泠宜人的天風為馬,暢然飛行,一切是井然有序,絕不同於「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地上。「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這世界不僅光明純潔,而且和諧和平。貴為神鳥的鸞鳥,任勞任怨地駕馭車馬,孔子用來比喻暴政的猛虎,奏起了悠揚動聽的仙樂,仙人如麻,仙人幸福,仙界美好,讓李白陶醉。然而,天姥洞天,是理想,也是幻想,它既是夢中的天姥美景,人間仙境,也是海市蜃樓,過眼煙雲,稍縱即逝,不可挽回,因為它是現實所不允許的,所以這裡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巨大的張力。「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是夢,就要破滅,人就要回到無情的現實。李白痛失我愛,痛失我夢,失落,痛苦,憤懣,無奈。

  夢遊天姥,意在尋求解脫,但結果是「誰更流」「愁更愁」。心靈的痛苦是需要超越的,現實的艱難時需要正視的。「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人生的可悲之處是,人總駕馭不了自己的命運,明知如此,也無可奈何。洞天理想幻滅了,執著的信念不能變,那就是絕不向造成自己理想失敗的黑暗世界摧眉折腰。所以,即便是上天無門,他也要儘快擺脫官場,「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縱然不得洞天之神,也要與洞天之形相伴,不斷地修鍊,讓世界皆著我之仙氣,那樣就會有適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和尊嚴比什麼都可貴,而它們的天敵是官場和權貴。有它們在自己的傲骨不變;遠離它們,自己也許會有開心開顏的機會,關鍵是需要永不屈服的精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照山水,詩情畫意(一)
  
  安史之亂之前的十年裡,王維過著一種亦官亦隱的生活。此時大唐的朝廷里,兩個宰相,一個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一個是炙手可熱的楊國忠,哪一個都不好惹。此時,充分領略了官場鬥爭殘酷與世態炎涼的王維,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銳氣,對於李楊二人,他是惹不起,但還躲得起,於是,官場上,他收斂鋒芒,明哲保身;官場外,他優遊山水,坐觀風雲——在業餘生活中,奉佛虔誠,以禪誦為事,於佛理禪性中別有精神寄託;購得宋之問的輞川別業,與道友「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吟嘯終日」,於觀照山水中領悟詩情畫意。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被後世譽為唐詩七律壓卷之作的《積雨輞川庄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幅雨後靜謐安詳而又生機勃勃的山居風景圖。可要想見,此前的這場夏雨,一定是場綿綿的霖雨,潤物無聲,又無淋漓之苦。雨後,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留給詩人一個「空」的印象。熟讀王維詩的人都知道,他的詩中「空」字是富有禪意的,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等詩句中都以「空」字展現了山水自然中蘊涵的活力與意趣,此處亦然。蒼翠的林木掩映著竹籬茅舍,縷縷炊煙緩緩地升起,又消散在雨後澄澈的天空中,暗示出一種完全不同於塵世的舒緩安閑的生活節奏,令人回味陶淵明的「依依墟里煙」的韻致。第二句用了「蒸」「炊」「餉」三個動詞,點染了空境:原來那青煙頂出處是古樸的農家,村民們有條不紊地燒飯做菜,為田間地頭的家人送飯送菜,他們在承受勞作之苦的同時,享受天倫之樂。作為一個旁觀者,王維被吸引,被感動,於是,他筆下闃寂的自然,因為有了純樸的農人,而顯得和諧溫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照山水,詩情畫意(二)
  
  平心而論,王維所描繪的畫面是山中習見,人間常有,簡樸甚至寒傖,它之所以成為美境,正是因為它契合了詩人渴望寧靜淡泊的心。「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王維心如止水,心無塵滓,心無旁騖,才能於此境界中感受到鳶飛魚躍、氣韻生動,賦予尋常景象以繪畫之美。
  蘇軾評價王維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讚揚他的畫有詩情,詩有畫意,這一點也不為過。「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就像是詩人揮灑丹青筆墨描摹出的山水畫:廣漠無際的水田上,翩翩飛舞著白鷺,幽暗茂密的樹林里,婉轉啼叫著黃鸝。色彩上,明暗對比,濃淡相宜,白鷺之白,純凈高雅,黃鸝之黃,穠艷灼目 ;距離上,有遠有近,遠到視野盡頭的渺茫山水,曠遠開闊;近在眼前的蒼松翠柏,清幽深秀;構圖上,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水田廣闊,夏木蔥蘢,是為面,為背景;白鷺天空飛舞,黃鸝枝頭鳴唱,是為點,為畫龍點睛。在創造出強烈的空間感的同時,又傳送出黃鸝婉轉鳴啼的畫外音,動靜結合,讓讀者在沉靜中感受熱烈歡快,在熱烈歡快中體會清爽宜人。景中看似無我,實則跳動著一顆歡快的心靈,怡然自得的心。

  前兩聯作為本詩的第一部分,重在寫景,但這景絕不是獨立於詩人的「他者」,而是王維生活的一部分,是詩人暫時擺脫喧囂渾濁的官場后心靈的避難所,是他的快樂之源。
   能油然而生出如此美妙的感受,絕不是走馬觀花、淺嘗輒止所能獲得,是長期修鍊的結果。「豪華落盡見真純」,詩人在山中佳境中,靜心坐禪,觀賞「榮落在朝昏」木槿,體悟人生的短暫,在松林下採摘露葵清齋素食,品味清淡生活中深意。生活雖然簡樸,人也看似清心寡欲,無欲無求,枯若槁木,但這恰恰表現了詩人的大徹大悟后精神的升華。為什麼會達到這樣的精神境界?詩人在尾聯用兩個典故做了回答。
  前一個典故來自《莊子》:楊朱去向老子學道,老子說:「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於是,楊朱就用心修行,他原來的情況是「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客舍主人歡迎他,客人給他讓座,恭敬有加,可是彼此心靈卻有隔膜;後來則是「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達到了互相搶座,互無猜疑的的境界。后一個典故出自《列子》:人與海鷗親近嬉戲,互不猜忌,其父想要讓他捉海鷗回家,於是,當此人在此接近,海鷗就遠遠地飛走了,因為它預知此人有了機巧之心。

  王維用這兩個體現老莊思想的典故表明,自己經過山中「習靜」「清齋」的苦修,已祛除雜念,凈化心靈,順應天性,消除了與自然與他人的隔膜,完成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歷練進程,融入到靜謐的大自然與和諧的人際關係之中,真正實現了詩意地棲居,所以能在靜默觀照輞川山水中,體會人在畫中游的閑適愜意。

  這就是王維的境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2-4-14 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羈旅江南,韋莊在想什麼?
  
  
  韋莊與溫庭筠一起,並稱「溫韋」,都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韋莊也是一位有強烈歷史憂慮感的詩人,留下了「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樣懷古傷今的名句。但那是寫前朝興廢的,畢竟離韋莊較遠,感觸就不會是很真切深沉的。

  黃巢攻陷長安,韋莊避地蜀中,並以此作心中的「江南」。在此,他既有高官厚祿的封賞,又有聲色犬馬的享受,此番隆遇是杜甫畢生所未嘗經歷的。平心而論,蜀地確為那時極適人居之處,物阜民豐,又相對安定,李冰開發以來,歷兩漢六朝隋唐之不懈營造,已為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國」。然而,他鄉之美,消解不了韋莊的思鄉之情。離鄉愈久,還鄉願望逾強烈,久而久之,化為胸中塊壘,難以化解消除。《菩薩蠻》即是其苦衷的傾訴。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詞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詞在音韻格律方面的寬限,不避重字,賦予新意。「人人」與「遊人」相應,用了三個「人」字,「人人」使用的是蜀人的視角,當下的時態;「遊人」用的是作者的視角,未來的時態。「盡」和「只」相對,在數量範圍上對比鮮明,「盡」字體現了蜀人的自豪與熱情,一個接一個地勸留詞人;「只」字極寫韋莊的孤單和無奈。兩個「江南」,前者是蜀人的語氣,謂語是「好」,極力誇讚蜀地山川秀美,民風古樸,「江南」是快樂的化身,因而色調明快鮮艷;後者是作者的語氣,謂語是「老」,其狀語是「只」,道出詞人面對「身是客」困境,無法改變,無計可施的心情,「江南」則有墓地的陰影,因而色調黯淡陰沉:物華天寶之地,頤養天年,竟也成了韋莊人生的憾事。同一個「江南」,兩種認知結果如此懸殊,形成了巨大的張力,設置了強烈的懸念,催人追問,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詞人慾擒故縱,不去直接揭開懸念,而是筆鋒一轉,又用蜀人口氣娓娓道來此地之美。春日河川陂池之水,也與長天一色,然而其蔚藍、晶瑩、澄澈、溫潤,遠勝於春之天。錦江似錦,江柳如煙,又有「知時節」的好雨,真是天作地和之美!景如畫,船是畫,船在畫中行,人於畫中立。雨打船檐,人賞雨景,靜默中,人與自然互相契合,互傾心曲,酣暢淋漓,物我融一,不覺,情迷心醉,雨聲成了催眠曲——這個世界如此和諧,風景之美可安頓人心,不過那人心得是「江南之人心。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山之美如美人,美人之美如江山。江南亦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美女如雲,盡顯人間之美。其翹楚卓文君,媲美昭君貂蟬楊玉環,較之後者更早,其美更富有民間化、代表性和廣泛性。花容月貌而當壚沽酒,皓腕如雪而高潔雅緻,可親可敬可近而不可褻,透現蜀地人情之醇之美。風物美,人情亦美,足以留人,蜀人有充足的信心。卻沒有想到,他鄉江山之美反刺激了韋莊敏感的鄉愁,無望無助地遙想關山之北的故園,咳,無論如何也放不下這顆遊子之心!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視角和語氣又變為詞人的。「未老」表明詞人此時尚未垂暮的年齡,「莫還鄉」是詞人自己規勸自己,其中頗有委曲。而下文的「須斷腸」交代了造成無奈「江南老」愁緒與「莫還鄉」隱衷的原因:秦地屢遭兵燹,止戰遙遙無期,致使詞人還鄉無望,常生鄉情,又不禁黯然神傷。若夢裡重返故里,滿目必是荒煙蔓草,斷壁殘垣,十戶九亡,哪可尋鄉情親情呢?還鄉定會悲傷斷腸,無所歸依。有家難回,有情難訴,絕望之下,詞人預支了人生的歸宿——「遊人只合江南老」,真是苦不堪言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