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乍暖還寒 女人暖宮拒早衰

[複製鏈接]

140

主題

145

帖子

2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蜜桃味 發表於 2012-2-24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春節正值三九嚴寒,各地雨雪較多,是歷史上最冷的春節。節后很多女性出現手腳冰冷、疲乏腰酸、月經不調(主要表現為量少、痛經、血塊)、皺紋眼袋色斑增多、潮熱盜汗、私處乾澀瘙癢等癥狀,西醫檢查各項指標正常的,稱之為卵巢功能低下或亞健康,對此卻沒有應對辦法。難道就讓歲月這樣無情「掠奪」女人青春?
    「宮寒」女性健康問題多
    世界著名生殖內分泌專家、國家名老中醫俞瑾教授說,中醫認為此類病症屬於「宮寒」。中醫所說的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於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宮寒的原因既與體質有關,也與節日里吃冷飲、戶外活動較多有關,是寒濕侵犯引起的。這個子宮,不僅僅是孕育寶寶的那個「房間」,它還包括子宮、卵巢和整個女性生殖系統及相關功能。「百病起於寒」,子宮受到寒濕入侵,就容易造成月經不調和痛經、容顏憔悴衰老,久而久之就會長肌瘤、囊腫,甚至不孕等。立春時節,陽氣逐漸生髮,藥物吸收好,及時中醫「暖宮」調理,清瘀驅寒除濕,不讓病邪深入,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能達到治病抗衰美容等多重目的。
    暖宮補虛調養可以抗衰老
    中醫調理「溫暖」子宮,補虛調養強身抗衰,歷來就是海派婦科優勢,其中又數處方全面、藥效集中、便於服用和易於吸收的海派膏方為最佳。俞瑾工作室針對內膜異位症(腺肌症、巧克力囊腫)、慢性盆腔炎、輸卵管堵塞、盆腔粘連等,中藥或膏方內服,改善內環境,結合「中藥敷貼」、「神闕灸」、保留灌腸、中藥面膜、熏洗、拔罐和刮痧等外治,從根本上激活子宮和卵巢功能,保持鮮活狀態,逆轉衰老。一段時間后經期有序,腰酸腹冷痛癥狀消失,臉色紅潤,手腳溫暖有力。特別是那些正在備孕、長期在陰冷環境工作、承受高壓力、有過人工流產和婦科病手術經歷的女性,更要及時用調理,有效提高受孕幾率,降低宮外孕、流產、胎兒畸形等風險。
    養生 陰虛者宜低溫養生
    節令雖然已經立春,冬天卻絲毫沒有退位的意思,辦公室里空調開放,人們出門仍然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近段時間,由於天氣原因,不少人生病了,咳嗽、頭痛……冷了怕,熱了也不行,特別是一些陰虛體質的人,凍著點反而沒事,熱到了毛病馬上就出來了。中醫專家指出:對於陰虛人群來說,冬天讓身體處於「低溫」狀態其實更健康,更不容易生病。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陰虛體質呢?陰虛者大多具有以下特徵:發梢經常開叉;臉上皮膚乾燥;眼睛乾澀、疼痛;嘴唇發乾起皮、口腔潰瘍;經常口渴;夜間咽喉發乾;記憶力差;睡眠差;皮膚沒有光澤;指甲薄、干、脆;月經量少;關節能夠彈響;有便秘問題。
    如果有兩項符合,則身體有陰虛跡象;2至6項則代表身體陰虛已經出現;有6至10項說明體內陰氣匱乏,需要調養;10項以上說明陰虛很嚴重,需要馬上就醫調理。
    低溫養生可採取三項措施:
    少穿一件衣:少穿一件衣能降低人們的體溫。此外,居室中空調應該溫度低一點,冬天室溫一般不超過24攝氏度,可以穿一件毛衣為宜。
    少吃一口飯:飯吃七八分飽,也是低溫養生的一種表現形式。
    少生一下氣:中醫認為怒氣傷身,相反人在寧靜的狀態下,精神情緒及人體各器官都處於良好狀態,有利健康。低調處事、精神放鬆,也有利於降低細胞的代謝速度,降低體溫,從而利於延長人的壽命。
    兩性 女性暴飲暴食或降低性慾
    美國最新心理學研究證實:女性食慾紊亂,會直接影響她們的性慾甚至性能力。研究者觀察到,在很多心理案例中,女性在心理痛苦,或者壓力過大時,總會依賴暴飲暴食解決問題,結果導致身體肥胖,進而使女性在兩性婚戀領域失去競爭優勢,給女性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
    通常情況下,她們會逐漸逃避與男性的接觸,不願意和他們建立較親密的情感,甚至有意識地迴避性生活。性慾得不到滿足,她們又會依靠飲食尋求慰藉,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與此同時,這些婦女在婚姻生活方面,往往也會顯得矛盾重重,不那麼美滿幸福。
    專家認為,飲食紊亂和性壓抑聯繫在一起,是30歲左右的女性容易出現的問題。這個年紀的女性,不僅工作和社會壓力大,對待身材、性愛方面的消極心理也在與日俱增。選擇吃的方式減壓,不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會使她們的心理障礙更加嚴重。因此,出現飲食紊亂時,婦女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肯定正常的性慾,保持正常的食慾。同時要進行心理調試和運動,細心體會丈夫的關愛,不要無端猜忌,以便維持健康的生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