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哈佛兩姐妹》家教秘訣之二: 用團隊精神建設家庭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0

帖子

94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用團隊精神來建設家庭雖然不是家庭建設的全部,但卻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談到團隊精神,很多人往往把它看成洋人的專利。其實不是這樣,一旦我們把西方的團隊精神與中國文化中重視的家庭觀念相結合,它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念、空洞的口號。而是人人可行,行之有效的一把家庭教育利器。
學習團隊精神,我們從家庭做起。 在孩子小時,我們和孩子一起玩,做項目。有困難了,大家一起討論,問題解決了,一起擊掌高呼「Team Work 」(團隊)。明明一些問題,我們可以輕易自己解決,也讓孩子參與,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 久而久之,家庭也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一支團隊。孩子成了團隊的一員,而不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團隊精神,使得孩子們辦事時為自己著想的同時,也關心他人。在兩姐妹的成長過程中,她們不止一次地為了團隊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像姐姐為了保證妹妹安全上壘就放棄了自己進軍全國化學決賽機會;妹妹為與姐姐同進退,不當校刊主篇。
家庭團隊的建立, 使得我們在孩子長大一些后能做到誰有困難,有需要的時候,大家可以一起討論、探索,可以凝聚全家每一個人的智慧和特長於一人身上,去出擊、去競爭。 想想看,一個人凝聚幾個人的力量去奮鬥,她成功的機率是一人單打獨鬥的幾倍?
在我們與很多的家長的接觸中,有些家長對他們的十幾歲孩子表現出那麼的無力和無奈。儘管他們有知識,有能力在孩子需要時可以幫孩子一把。可是孩子總是以個人隱私為由拒他們於千里之外。有的母親只能在孩子不在時偷偷地看看孩子的大學申請表格和文章,悄悄地諮詢,再委婉建議。換來的還是惡言相向,那慈母的苦惱真的令人心碎。
可是回頭想想,如果父母能早早地建立孩子的團隊觀念,建設孩子的心靈,把家庭建立成一個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的團隊,讓孩子在逆反階段之前就體認到團隊的力量,樹立團隊的精神。又會是怎樣呢?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人幫。團隊精神不是遙不可及的理念,它不抽象。它存在於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中。它像一匹無形的千里馬,就看我們是不是識馬的伯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