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美反導談判陷僵局:俄亮明底線 美含糊應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14 2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14 21:20 編輯

發表於 2012-2-14 08:57:07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俄專家稱,俄軍方有能力摧毀美國和北約在歐洲部署的反導系統。


    你安你的盾 我裝我的矛

    俄美在反導問題上的分歧到底集中在哪些方面?在俄羅斯看來,俄方的立場是不可能再讓步的,因此剩下的都是原則問題和最後底線了。

    俄方亮明底線 美方含糊應付

    從目前看,俄美就反導問題的分歧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俄方堅持要美方就其反導系統不瞄準俄境內目標承諾給出一個具有實際約束力的法律文件。但美方只願出個口頭承諾,最多也只是「政治文件中的一段表述」,而非「法律承諾」。這一直讓俄方心裡不踏實。歷史的經驗告訴俄方,如果只有口頭承諾的話,那麼總有一天會出現被這種並不需要負責任的承諾再「涮一把」的危險。

    第二,俄方希望與美方和北約從零開始共同評估「導彈威脅」,以確定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必要性。俄方認為,伊朗目前尚不對歐洲構成有效的「導彈威脅」。但美方認為俄方這是「多此一舉」,並咬定伊朗是歐洲的重要「導彈威脅」來源。

    第三,俄方提出與美國和北約「共建」歐洲反導系統,實現歐洲整體反導系統。但美方和北約堅持「各建各的」,然後進行必要的「信息交換和共享」。這就意味著俄方仍被排斥在美國和北約的反導系統之外。

    第四,俄方其實還希望與美方共同確定聯合反導系統的一系列相關參數,保持歐洲聯合反導系統的透明性和可核查性。但美方明確表示不可能在反導技術問題上與俄方完全「坦誠相見」。

    談成談不成 芝加哥峰會前揭曉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2月4日再次強調,歐洲導彈防禦系統不會對俄方構成威脅,北約將繼續部署並希望俄方參與。但他不得不承認,截至目前,雙方沒有取得進展。雙方的談判還在繼續,可能要到今年5月下旬北約芝加哥峰會前幾周,形勢才能明朗。

    但據本報記者了解,能否在5月的芝加哥峰會上舉行「北約——俄羅斯峰會」,至今還是未知數。如果屆時俄方與美國和北約仍難以在反導合作上達成共識,那麼這一峰會就可能幹脆不舉行了。

    據俄外交部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關於俄總統5月下旬是不是要去芝加哥與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北約成員國領導人會見,很可能要由3月新當選的俄羅斯總統親自確定。

    一位俄羅斯國際問題學者對本報記者稱:「如果註定是失敗的會見,那為什麼還要去見面呢?」

    記者注意到,拉斯穆森近日強調北約在芝加哥峰會上將依然會按計劃宣布反導系統具備「中期作戰能力」並在未來8年到10年完成全部部署。這就意味著,無論北約與俄方的反導談判結果如何,北約部署反導系統都會決心不變、行動不停。從這個角度講,美國和北約目前與俄羅斯進行的反導談判,只是他們繼續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幌子」罷了。

   俄方絕不會坐等談判結果

    也正因如此,當俄美反導談判陷入僵局之際,俄羅斯也沒有閑著。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去年11月底正式宣布了一整套的軍事技術和外交措施,作為對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回應:俄戰略導彈將配備突破反導系統的先進武器系統和新型高效彈頭;在俄西部和南部部署現代化的打擊武器系統,保障有效應對歐洲反導系統的火力;俄國防部立即將加里寧格勒的無線電雷達導彈預警站轉入戰鬥序列,以加強對俄核設施的防護;強調「考慮到進攻性和防禦性戰略武器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繫,俄羅斯擁有退出俄美核裁軍條約的理由。」

    去年12月1日,作為俄羅斯的新軍種,俄航空航天防禦部隊開始執行戰鬥值勤。該部隊的職責包括:防空和反導預警系統管理、宇宙空間監測、航天器發射及控制等。該部隊指揮所還負責對各級處於戰鬥值勤狀態的作戰力量進行集中管理,匯總並整理各軍兵團報告等。觀察家稱此為俄方針對美國和北約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對應措施」的一部分。

    當然,儘管俄美在歐洲安全事務上存在嚴重分歧且雙方都採取了實現行動,但兩國此次卻明顯地「少了一些情緒,多了一些理性」,都無意完全「撕破臉」,不想徹底關閉對話與合作的大門。

    但這種「半死不活」的磋商到底還有多少實際意義?是僅僅為了維持雙方的面子?還是都在等待某個時機的到來?其中奧妙頗為耐人尋味。

    俄外長拉夫羅夫1月18日曾強調,儘管俄美仍在就反導繼續磋商,而且原則上講磋商的時間依然充足,「但這不是無限期的」。

    毫無疑問,反導問題是俄美關係眼下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試金石。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