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鷹爸」教育:挑戰溺愛傳統?還是過猶不及?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2-2-13 0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白露為霜 於 2012-2-15 07:05 編輯

  針對同一新聞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對「鷹爸」的教育方式,社會各界褒貶不一。為此,我們選取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希望這種交鋒和碰撞,能夠帶來更多思考和啟示,促進教育理念和方式的真正轉變。

    「裸跑弟」挑戰溺愛傳統

  近日,網上一段「裸跑弟」的視頻,引發了網友關注:除夕清晨,一名來自南京跟隨父母到美國旅行的四歲男童,在紐約-13℃的暴雪中裸跑。網民對此教育方式褒貶不一。對此,孩子的父親何先生表示兒子是早產兒,曾被告知未來可能腦癱痴獃,遂制定殘酷的「鷹爸」式訓練計劃讓其健康長大。
  寒冬里,讓孩子在-13℃的暴雪中裸跑,讓很多中國家長不能接受,有人說這樣的「鷹式教育」是非人性的教育,是對孩子的虐待與摧殘,並與前不久的「虎媽教育」、「狼爸教育」混為一談,使其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其實,雖然從形式上,「鷹爸教育」與「虎狼教育」有幾分相似,然而從本質上講,「鷹爸教育」與「虎狼教育」不可同日而語,「虎狼教育」的定位在孩子上名校,取得高分,方法是嚴格要求,壓抑孩子的個性,以絕對的家長權威取得孩子的屈服與順從。但是,「鷹爸教育」是基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對孩子進行超體能鍛煉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指向是孩子人性的正常發展。
  暴雪中裸跑,對孩子的體能是一種強烈挑戰,也是訓練孩子適應大自然能力,錘鍊孩子堅強意志的重要方式。其實,對這位四歲的孩子而言,暴雪中裸跑並非一次嘗試,而是長期體能訓練的一部分。從報道中可以看出,「鷹爸」對孩子實施的是一系列訓練計劃,訓練過程總體來說是循序漸進,逐步加強的。孩子之所以能在-13℃的雪地里裸跑,不過是體能與素質訓練的成果。
  事實上,在西方家庭,對孩子實施這樣的教育行為並不罕見。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認為:「孩子一生下來就已經是個學生,不過他不是老師的學生,而是大自然的學生。」他認為無論夏天或冬天都要用冷水甚至冰水給孩子洗澡,以期讓孩子的體質變得越來越強壯。蘇霍姆林斯基則堅持,夏天以及春秋兩季較暖和的月份里讓孩子們完全在室外睡覺。這些看似對孩子的苛刻要求,卻正是提高孩子身體素質,培養孩子健康體魄的科學方式。
  中國家長向來以「愛護」孩子而出名,對孩子噓寒問暖,照顧得無微不至。孰不知這樣的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溺愛。溫室里的花朵經不了風雨,唯有在大自然的磨礪中才能變得堅強與偉岸。孩子亦如此,家長只有學會放手,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學習、適應,才能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堅強的意志、獨立的個性以及足夠的社會適應能力。
  「鷹爸教育」本質上亦是一種人性教育,更是一種愛心教育,這是一種超越溺愛的大愛。在中國家長普遍溺愛成風,中國孩子體質日益下降的今天,這樣的「鷹式教育」尤為重要,值得從中借鑒與學習。(梁好)

"鷹爸」教育過猶不及

飄著雪花的天空,大雪覆蓋的街道,幾乎全裸的、瑟瑟發抖的孩子,帶著哭腔的「爸爸抱抱」——這些元素勾勒出「鷹爸」育兒的經典畫面。在國內多個網站,這個訓練孩子深冬裸跑的另類育兒視頻正被網友圍觀與熱議。即便畫面背後還有更充分、更具說理性的解釋,僅就這種行為本身而言,還是帶著某種施虐的意味。

「鷹爸」反對嬌寵育兒的「熊式」教育,推崇「幾乎殘酷的鷹式教育」。除卻訓練孩子在零下13度的深冬裸跑,他的育兒經里還有其他極限訓練,比如「連續14天、每天10公里的拉練」、比如「讓孩子爬進輪胎,再從六層樓高的山坡滾到谷底」。雖然「鷹爸」強調這些訓練都有「絕對安全」的前提,以及智商、體能雙豐收的結果,但將這些與四歲孩童聯繫起來仍讓人心有餘悸。在《新快報》正在進行的一項調查中,近七成的網友不認同這種極端教育方式,只有不到一成人予以支持。大多數評論者的態度可以這樣概括——接受「鷹爸」作為教育的個案出現,但認為其不具普適意義。

任何教育都應遵循一種適度原則,即教育手段、教育內容、教育目標等要素都應處於一種和諧自然、符合成長規律的狀態,並以人的健康全面發展為旨歸形成最優方案。即便「適度」並不意味著能找到一個「施朱則太赤,著粉則太白」的黃金平衡點,不同的人對「適度」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但一個合理的區間肯定是存在的。公眾的上述投票和評論在某種意義上就勾畫出了這個區間的邊界。再強調孩子的情況多麼千差萬別,也並不意味著「好」與「壞」、「過」與「不及」、「積極」與「消極」的標準是完全相對的,否則所謂教育心理、教育規律從何談起?

對四歲孩子的教育訓練應該與其體能、智力、理解認知能力、接受能力相符合,並遵循其自身的個性和興趣因勢利導,這就是「適度」。打破了這個原則的極端路徑都蘊藏著很大的危險,因為可能帶來的心理影響短期內無法評估,也沒有規律可循。從這個角度講,揠苗助長的「鷹式」和過分嬌寵呵護的「熊式」並無區別。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應適度謙抑個人意志和個人理想對孩子的影響,以便與孩子的選擇和興趣形成合理博弈,而不是將孩子完全變成自身教育理念的實驗品。

哈佛大學前校長薩默斯在與「虎媽」蔡美兒的辯論中曾說,「人平均有1/4的時間處於孩提時代,這個時間很長。在這18年當中,盡量讓他們感到幸福,這很重要。」這種「幸福感」肯定要由成年後的孩子自己評估,現在就總結這種教育的紅利更像是家長自說自話,而且明顯為時尚早。
沙發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2-13 11: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白露為霜 於 2012-2-14 23:35 編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RoPWwtM2s

有虐待兒童的嫌疑。

英文標題:Chinese parents force 4-year-old kid running naked in sno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3
泥馬 發表於 2012-2-14 20:53 | 只看該作者
哇塞,鷹爸前提是當爸爸的自己就得是老鷹,才能訓練兒子當小鷹,這個算是特例,不具普遍性。一般當爹的自己就受不了大雪天鍛煉或者冬泳神馬的,所以兒子也不用擔心鷹爸的冬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