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陸網友很少知道的台灣12大「豪女」!(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6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論壇總編輯 於 2012-2-7 03:06 編輯

發布時間:2012-02-06 22:23:25 文章來源: 環球視線


編者按:在台灣,政治曾長期是男人們的禁臠。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女性才逐漸涉足政治,開始與男人們一較高下。台灣政壇不乏所謂女強人,一向以強悍幹練、不讓鬚眉的強硬外表示人的她們,經過數十年的打拚,開創出一片天地,在從政道路上,她們各具特色。小編為您盤點台灣各主要政黨中的幾位女性代表人物,從中可見女性在台灣政治中的特殊作用。

▲踏入政壇前,洪秀柱在中學擔任老師、訓導、教務主任10年,教育界出身,長期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問政,1991年第一屆增額「立委」 時進入「立法院」,至今已「八連霸」,22年的「立委」資歷,目前是僅次「立法院長」王金平,第二資深的「立委」。



洪秀柱

雖然「訓導主任」、「敢言」風格深植人心,連任八屆的洪秀柱有股「威嚴」,讓人不太敢接近,但其實她私底下為人親切、愛開玩笑,總是笑咪咪,還說自己就算當了「副院長」,也是一樣「真性情」,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身處政治風口浪尖幾十年,陳文茜幾經起落:陳文茜畢業於台大法律系,19歲時加入民進黨,其間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民進黨主席特別助理等職,40 歲時又與民進黨決裂。2002年,陳文茜高票當選無黨籍「立委」,並開始為連戰宋楚瑜競選台灣當局領導人出謀劃策。2004年,號稱對民進黨失望的陳文茜宣布退出政壇。



陳文茜

陳文茜,被李敖稱為「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自從政那天起就幾乎沒有離開過各種謠傳和緋聞,島內對陳文茜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

▲連以對女人刻薄著稱的李敖都對李紀珠備加稱許,李紀珠是台灣政壇著名的清廉且能幹的女將,2008年馬英九競選,甚至有很高的呼聲要求「馬李配」。



李紀珠

雖然馬英九最終選擇了「微笑老蕭」,雖然在馬上台後李紀珠並未如媒體猜測成為「部會首長」,僅出任「金管委副主委」一職,但李紀珠成為台政壇泛藍明日之星幾成定局,可以說是美譽度僅次於「馬(英九)(朱)立(倫)(胡志)強」的政治人物。

▲鄭麗文生於台北市,台灣省雲林縣人。現任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后獲得美國費城坦普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在學生時代,她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任台灣大學「大學論壇社」社長、「新生代國家安全論壇」召集人。

1996年,當選民進黨籍「國大代表」,1999年任民進黨「國大」黨團副總召集人。2002年10月,由於在節目中批評「衛生署代署長」涂醒哲涉嫌「舔耳案」,被民進黨台北市黨部開除黨籍。在國民黨的力邀下,於2005年1月經連戰和林豐正介紹加入國民黨,2月1日正式出任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



鄭麗文

▲邱議瑩,台灣省屏東縣客家人。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委、第五屆「立法委員」、民進黨第八、九屆中央常務委員、第3屆「國大代表」。民進黨第7屆不分區「立委」、客家族群代表。綽號「漂亮寶貝」、「黑珍珠」。

2011年4月,邱議瑩轉戰高雄選區區域「立委」,2012年1月14日,當選第八屆「立法委員」。邱議瑩父親為人稱「美麗島男子漢」的前「國策顧問」邱茂男,「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之一。弟弟邱名璋,現為屏東縣議員。



邱議瑩

▲李慶安,女,1959年1月17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原籍湖北省武漢市,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獲美國馬里蘭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士,1984年進入華視,曾任《華視夜間新聞》主播。1993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擔任主持人。

1994年當選台北市議員,1998年起連任多屆「立法委員」,前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言語上被認為較為單刀直入,但善於塑造媒體形象,在被發現擁有美國國籍后,仍舊繼續擔任「立法委員」多時始辭職。



李慶安

▲雷倩,1987-1996年任美國ABC廣播電視網路總公司廣告節目編審、節目研究發展總監、副總裁,美國紐約州州長諮議委員會委員。2000年返台擔任太平洋聯網科技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國建會」總領隊,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會長,台灣霸菱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新加坡霸菱亞太通訊投資董事合伙人,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2001年接受新黨徵召參選「立委」失敗。

2004年1月發起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現任「中華民國」希望基因發展協會理事長,東森榮華傳播事業股份公司執行董事,「中視」、「台視」、「超視」、佳音電台董事,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泛藍國際小組成員。原為新黨籍,2004年10月隨新黨「立委」參選人集體加入國民黨。2004年12月當選為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2008年9月辭去金門縣營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雷倩

▲出生於1965年的高金素梅,一路上身份換不停。18歲時候,她的名字還是金素梅,為補貼家用在餐廳駐唱,偶然被製作單位發現,開始演藝生涯。後來出演《婉君》等瓊瑤影視劇,踏上星途。2000年底,身為原住民後代的金素梅更改戶籍,冠上母姓「高」,以無黨籍身份參加當年的「立委」選舉並順利當選,正式跨入政壇。高金素梅在政壇的行事高調,有「政壇俠女」之稱。

2007年6月初,李登輝到靖國神社參拜,她怒斥李登輝不配愛台灣。2008年11 月,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應邀赴台舉行第二次「陳江會」,島內綠營劍拔弩張,高金素梅卻在報紙上刊登半版「熱烈歡迎陳雲林」的廣告……



高金素梅

為原住民爭取權益、極力反對「台獨」,高金素梅也積極組織、參與兩岸交流。2008年8月8日,高金素梅率領的台灣少數民族歌舞團體,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前獻唱……

▲呂秀蓮1944年出生於台灣桃園縣,其父據說是日本人的私生子,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呂家三代都是「皇民」。1967年,呂秀蓮從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隨後前往美國留學。學成返台後,她先加入國民黨,1978年因違規參加「國大代表」選舉被開除黨籍。呂秀蓮隨即參與創辦《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運動的骨幹。「美麗島事件」爆發后,她被判入獄12年,1984年3月借口舊病複發申請「保外就醫」。1990年11月,呂秀蓮加入民進黨,從此便以狂熱的「台獨」分子面目出現在島內政治舞台上。



呂秀蓮

▲與呂秀蓮「先藍后綠」的從政經歷有所不同,陳菊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鐵桿綠營分子。1950年,她出生在宜蘭縣一個農民家庭,高中畢業后開始投身反對國民黨的政治運動。

1979年,由於參與「美麗島事件」,陳菊被判刑12年,在獄中與呂秀蓮關在一起;1986年假釋出獄,隨即進入民進黨創黨18人工作小組。 2000年政黨輪替后,陳菊先後擔任高雄市社會局局長和「勞委會主委」等職。

2006年,她投入高雄市長選舉,在民進黨飽受弊案拖累的不利情況下艱難當選,成為第一位「直轄市」女市長。



陳菊

▲蔡英文以學者身份進入政壇,既沒有參與過「黨外」運動,也沒有受過牢獄之災。蔡英文1956年生於台北市,家境相當富裕,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到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因此她既是陳水扁的系友,也是李登輝的校友。1984年,蔡英文獲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后回到台灣教書。

1994年被聘為「陸委會」 諮詢委員,從此開始涉足政治,並一路順風順水,先後擔任過「陸委會主委」和「立委」等。2008年5月18日,在民進黨主席選舉中,以超過2萬票的優勢擊敗辜寬敏,成為民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黨主席。



蔡英文

▲「政壇女強人」葉菊蘭的從政經歷則顯得更有悲情色彩。她1948年出生在苗栗縣一個客家人家庭,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丈夫鄭南榕是她的大學同學,此人雖然是外省人,卻是一個「激進台獨分子」。



葉菊蘭

1989年4月,由於在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上刊登了「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鄭南榕被國民黨當局以叛亂罪起訴。為抗拒逮捕,他自焚身亡,博得一些民眾的同情。在少數「台獨」分子的鼓動下,葉菊蘭步入政壇,「代亡夫出征」競選「立委」,結果高票當選。2000年3月陳水扁上台後,她成為台灣首位女「交通部長」,此後又擔任過「行政院副院長」和高雄市代理市長。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沙發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2-2-7 0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15

帖子

797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973
3
566 發表於 2012-2-7 05:46 | 只看該作者
台灣12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4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7 1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6 3樓 的帖子
台灣12釵?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15

帖子

797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973
5
566 發表於 2012-2-7 17:00 | 只看該作者

快樂是永遠不會使人成長的 使人成長的恰恰是痛苦和孤獨,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終身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