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撒下的十大謊言震驚世界

[複製鏈接]

97

主題

129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蜜桃 發表於 2012-1-16 2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簡單說,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副總統切尼,2002年8月


  2


  「我向你們保證,如果我當上總統時我們的軍隊還沒有撤出來,我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它。我將把我們的軍隊撤回來。你們可把這「存入銀行」。」

  ——總統候選人奧巴馬,2007


  奧巴馬擴大了在阿富汗的美軍規模,增加了在巴基斯坦的轟炸次數。至2011年6月時,有46000名美軍佔領著伊拉克。奧巴馬上台後美國已在6個國家進行了轟炸。在美國之外公開的美軍軍事基地已增加到1000多個。奧巴馬2009年1月上台時在阿富汗的美軍士兵有32000名,到了2009年12月,這個數字增加到了68000名,同時奧巴馬還宣布發起了一次「阿富汗巨浪」行動,增加了30000多名美軍士兵。現在奧巴馬計劃撤回33000名"巨浪士兵"——在2011年底撤回10000名,在2012年夏天撤回其餘(23000)。這意味著在2012年底,仍有68000名士兵在阿富汗,是奧巴馬上台時32000名的兩倍多。


  3


  「在阿富汗解放婦女、給婦女權力、鼓勵婦女、教育婦女,這些想法全是為了奠定一個長久和平的基礎的一部分。」

  ——布希總統,在福克斯新聞的一次訪談中


  雖然生活在塔利班下的阿富汗婦女們被可怕地對待,但美軍的佔領在某些方面惡化並製造了新的可怕情形,使婦女在面對剝削與地位降低時更加脆弱。在貧困、無家可歸、缺醫少藥方面,在美軍的佔領下阿富汗婦女們的處境更加惡化,伊斯蘭法律對阿富汗婦女的野蠻強迫仍然大都未受挑戰。2009年8月:美國支持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簽署了一項法律,在其它恐怖之中,允許男人不給他們的妻子食物和住所,如果丈夫的性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並且禁止一個婦女離開她的家,如果沒有得到她丈夫的允許。


  阿富汗婦女解放協會2011年7月報告,「阿富汗每天死於難產的婦女約50個。三分之一的婦女受到身體或性虐待,婦女的平均壽命是44歲……85%以上的阿富汗婦女是文盲,70%的適齡女孩因各種原因沒有上學——保守的父母,缺乏安全保障,或者害怕喪命。」


  奧巴馬的一位高級官員在2011年3月談到阿富汗時說,「相對於其它應優先考慮的事,性別問題將放在後邊。」
 4


  傑西卡.林奇「將戰鬥到死。她不想被救活。」

  ——美軍官員告訴被召集來的媒體,2003年3月


  林奇是一小支被伊拉克抵抗者襲擊的護衛隊的一員。她乘坐的運輸工具翻倒了,她骨折,被打昏,被一些伊拉克人帶到了當地醫院。一位對她作了檢查的醫生說,「是一場交通事故導致了她的受傷。沒有一滴血……沒有子彈或榴散彈或任何其它這類的東西。」在醫院,他說,「她得到特殊照料,比伊拉克病人們得到的更多。」


  媒體在報道中聲稱,「美軍突擊隊根據CIA的一條秘密消息發起了一次勇敢的夜間突襲,從一家伊拉克醫院把林克救出來了。」實際上,美軍對這家醫院的突襲事實上並未遇到抵抗。2003年6月,華盛頓郵報寫道:「這是這場戰爭中唯一最值得記住的故事,它具有巨大的傳播價值。它是假的,但它沒被揭穿直到它失去價值。」如同林奇在2003年的後來談到關於自己受傷的這個騙局時說的,「這不是真的。」


  5


  「折磨永遠不會被接受,我們也不會把人民交給那些搞折磨的國家。」

  ——小布希總統,紐約時報的訪談,2005年1月28日

  「我清楚在整個戰役中,在整個過渡時期,在我這屆政府下美國沒有折磨。」

  ——剛當選的總統奧巴馬,2009年1月的記者招待會


  文件清楚地證明,美國在伊拉克Abu Ghraib美國空軍Bagram基地的關塔那摩監獄,折磨了許多、許多的囚犯。美國俘獲並非法關押囚犯,然後把他們「遞交」 給了數十個國家,讓他們在美國官員的指示下被折磨與訊問。布希的司法部寫了備忘錄批准了可使用折磨。在布希與奧巴馬的任期里,無數的人們在美國的指示下被美國折磨。布希在2010年時吹噓,「是的,我們對Khalid Sheikh Mohammed使用了水刑。我還會那樣做。」


  6


  「上星期美軍陸戰隊的帕特·提爾曼在阿富汗的陣亡給我們帶回了與每一陣亡同來的悲痛,並讓我們想起了那些為了我們的利益而服務的男人女人們的品質。」

  ——布希總統,2004年5月1日


  911之後,提爾曼放棄了一個數百萬美元的職業足球合同,加入了美軍陸戰隊。但提爾曼日益懷疑美國在阿富汗做的到底是什麼。他開始對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表示反對並在他被送到阿富汗後繼續坦率直言。2004年4月,他在被稱為「友好的開火」中被美國士兵射殺。他死亡的詳情仍然不明。2007年美聯社報道,對提爾曼的屍體做了一個解剖的醫生們說,「看起來這位突擊隊員是被一支M-16槍從僅僅10碼或那麼遠的地方擊倒」,一個犯罪調查已被批准。但那樣的調查從來沒有進行過,相反,提爾曼的死被布希和羅斯菲爾德用來宣揚那種無意義的、提爾曼反對的愛國主義。
 7


  「在這一折衷的法律之下……總統的無正當理由的非法監視項目將被結束。」

  ——參議員奧巴馬,2008年6月19日


  2002年布希秘密授權國家安全處(NSA)偷聽美國公民和在美國的外國人。2006年NSA收集了幾千萬美國人的電話記錄。2008年布希在法律中籤署了一項法案使無正當理由的竊聽合法化。


  奧巴馬,那時是一位美國參議員與總統候選人,表決了這項法案。在奧巴馬當了總統后,國內秘密監視增加了。從2009年到2010年,聯邦的竊聽數翻了一倍,電子自由基金會說,"奧巴馬比布希還多走了兩步,"並總結,「本質上,奧巴馬政府已宣稱,在任何聯邦法令下,政府不用為非法監視負責。」


  8


  「伊拉克的這場戰爭是一個奇怪的錯誤。」

  ——民主黨國會領袖南希.佩羅茜,2006年1月


  從美國國會壓倒性地第一次投票通過批准入侵伊拉克到今天,當一位民主黨的總統領導著在三個國家的戰爭,民主黨作為一個政黨,壓倒性地完全支持美國的擴張與保衛美帝國的戰爭。國會裡的民主黨批准了2002年以來每一項軍費開支方案。

9


  「我們的法庭嚴歷、公正地保護人身權利已有兩個多世紀了,我們必須象保衛暴力極端分子們想摧毀的自由那樣繼續保衛它。」

  ——總統候選人奧巴馬,2008年6月


  人身保護權是一項司法要求,一個犯人在被判決前必須被確定他或她是否被合法關押,如果不是,則釋放。2002年布希政府獲得了徹底的新的國家警察權力,有效地終止了人身保護權。


  在阿富汗,數百被美軍以任意借口抓住的人沒有任何司法審查權。一條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說被美國抓住並被送往關塔那摩的囚犯有申訴的權利。布希廢止了這條裁決,設立「軍事法庭」——以「合法聽證」為借口,把囚犯送往關塔那摩外的其它地牢。2009年2月,奧巴馬上台後一個月,他的司法部在法庭上指出,阿富汗的未判決軍事囚犯沒有司法權利挑戰他們的被關押,採用了前總統布希法律團隊的一個關鍵意見。


  10


  「我可以說,這種類型的軍事行動……美國已捲入的這些,在反恐領域,由於我們已發展出的異常熟練與精確的能力,在往年幾乎沒有出現一次單獨的間接死亡。」

  ——約翰.布列南,奧巴馬的「反恐」顧問,談到美國的轟炸時

(證券之星編輯整理)
  新聞研究署報告,在巴基斯坦死於美軍轟炸的人至少有2050人。這是一場給許多人帶來大規模死亡與苦難的更大戰爭中的一部分。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約翰.霍普金斯的研究指出,到2006年時,至少有60萬伊拉克人死於美國的侵略與戰爭。阿富汗平民死亡數字未知,但超過270萬的阿富汗人成為難民。成批的常被任意殺死的平民是美國正在發動的戰爭的一部分。


  在伊拉克並沒有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份2004年10月CIA的報告總結道,「伊拉克在1991年單方面銷毀了它未公開的化學武器庫」並發現「沒有可靠的跡象說明巴格達又重新恢復生產。」一位未透露姓名的CIA官員後來說,「布希一點也關心這些情報。他已下定了開戰的決心。」

31

主題

1420

帖子

570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0
沙發
黃河泰山 發表於 2012-1-17 02:50 | 只看該作者
有啥可震驚的?老美一直在騙與被騙的環境下生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3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2-1-17 1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g深海 發表於 2012-1-17 15: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水蜜桃 1樓 的帖子

騙子都會的基本功;  不這樣就不是「自由世界」了!想去的人可想好了,別忽悠了你沒商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5
籽棠 發表於 2012-1-23 16:29 | 只看該作者
世界各國都在質疑,不是啥新鮮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