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在下一盤大棋:南海危機竟是中國一手導演

[複製鏈接]

298

主題

402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跪悟 發表於 2012-1-12 0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河蟹



  先說本文的基本觀點:南海危機,為中國一手導演,目的為準備全力開採南海能源!


  這不得不從美國的全球戰略說起:


  第一,冷戰後,美國制定了如下的全球戰略:發動伊拉克戰爭,徹底拿下伊朗,控制了中東的政治、經濟,也就等於掐住了中歐俄的戰略命脈,徹底圈定了中歐俄印日的戰略空間。



  第二,美國在拿下伊朗這一「全球格局核心支點」的過程中,受到以中歐俄反美聯盟的強力狙擊:在政治、特別是軍事層面上受到俄羅斯特別是中國的狙擊;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上,受到「從科索沃戰爭中爬出來的歐盟(歐元)」的直接挑戰。
  第三,在美國寄希望可以在拿下伊拉克、伊朗后能將必然爆發的次貸危機消解於無形之中,因為伊拉克戰爭的最終失敗而提前爆發。


  第四,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金融危機的深化,以及三邊撕裂的激化,伴隨著中俄不斷的對美國軍事霸權的挑戰,歐元不斷的對美國金融霸權的挑戰,美國急需以「非常手段」從金融危機中出逃。
  第五,美國最大的可能,盡一切手段取得歐盟的配合,在南亞實現破局,並將「北非、中東」弄成專門針對中國的「中國海上運輸線之亂」,從而向中國發起全面的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以全面收購中國的經濟實體,從經濟危機中徹底出逃並繼續其全球戰略。

www.junshijia.com 軍情第一站

  第六,中國為應付美國的經濟攻擊,為準備經濟硬著陸,著手準備在南海開採能源,以向美國(以及歐盟)證明,即使收到攻擊,中國經濟依舊有能力實現內循環!


  第七,在中國準備在南海開採資源的時候,南海危機被中國激化!

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junshijia.com

  關於此次南海危機,在我展開論述之前,我想請大家可以聯想中日在東海油氣資源的爭執的事實!


  東海春曉油田的地點:離日本單方面要求的中間線只有五公里。中國,一直在忙著開發,很顯然,按日本的理解,這根本就是在抽專屬日本的海底資源。在日本根本沒有東海油田的地質資料的情況下,日本做了什麼?——干著看!
  為什麼日本人野心勃勃的東海開發計劃「仍然停留在嘴巴上」?為什麼即使在日本帝國石油公司成功地拿到日本政府的「勘探許可證」后終究沒敢邁出最關鍵、也是最具爆炸性的一步?根本原因——中國對海洋能源相當重視!而日本政府沒有從中國政府這裡取得「許可證」。


  中日就東海油氣田問題的協商始自2005年3月,剛開始,第一次協商,日本要求中國「停止單方面的開採」,並向日本提供東海油氣田的地質資料以及其他與油氣開採相關的數據,這種要求當然遭到中國的斷然拒絕。
  第二次,中方提出自己的「共同開發」的方案。日本人仍然堅持第一輪中的無理立場,這自然也就沒有了「談判基礎」。最關鍵的事件是此後中國派出五艘軍艦到東海春曉油田海域「正式訓練」之後的第三次會談中,日方也提出了一個「日本版本的」「共同開發」方案,但和中方的共同開發範圍卻大相徑庭。儘管,協商仍未成功,但日方的態度之轉變,可以供大家參考!
  我想問的是,為何國力較越南、菲律賓強大許多的且對美國更重要的日本都無力或者不敢在東海開採能源,而越南、菲律賓有何實力及決心如此行事?

www.junshijia.com 軍情第一站

  這次南海危機確為中國一手導演,再次強調中國的目的:以「海洋石油981」將正式前往南海,中國首艘航母即將服役為標誌,中國高調宣布:中國為應付經濟的硬著陸,以及為應對自非洲、中東獲取資源的能力大為降低的可能,準備在「南海」全面開採能源」,並以中國可以實現經濟內循環以期望震懾美國的經濟攻擊。



  「海洋石油981」意味著中國在南海深處有能力獲取能源,瓦良格即將服役意味著中國開始有能力為深海開採能源提供「全時段」安全保護。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2-1-12 09:52 | 只看該作者
此種說法好比是打腫臉充胖子。輸一步棋沒什麼大不了。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如果輸不起,不肯承認事實,那就輸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