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桂林公館 夢裡花落知多少

[複製鏈接]

480

主題

675

帖子

92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唐太宗 發表於 2011-12-11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桂林公館 夢裡花落知多少


2011-11-16 13:41    來源:時尚傳媒集團

一座昔日顯赫一時的古老大宅,一個背負歷史與人文關懷的私家別院,一家城中傾城的頂級會所,這就是「桂林公館」撲朔迷離的多道身份與多重角色,但又不止於此,或許這僅是一個神秘的開始。



 熟悉上海滄桑變遷的人們,一定知曉桂林公館其前身是舊上海法國租界捕房督察長、幫會頭目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原名「黃家花園」。園子始建於1931 年,營造理念中蘊含了中國人的風水學:福、祿、壽、喜、仙,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內鋪陳著各式名木樹種,更有上千株的桂花。
  如今改造之後的桂林公館汲取了昔日5 個經典主建築場景,分別是斗拱翹檐的鴛鴦樓,大氣疏朗的四教廳,三面環水的般若舫、亦中亦西的頤亭和寧靜禪意的觀音閣。上世紀30 年代上海灘傳奇大亨的別墅,在幾經流離顛沛之後與奢華繁錦再續前緣,會是怎樣的一段傳奇?



 有跡可循
  據有關資料記載,桂林公館所在的桂林公園正園(昔日「黃家花園」)稱得上是一處以桂花為主題的特色公園,造園藝術採用江南古典傳統布置手法,布局精巧別緻,建築風格明快。全園由花窗的龍牆圍繞,園內小橋流水、疊山立峰、樓台掩映、亭榭參差、曲徑通幽、花木蔥茂。別具特色的建築物在怪石嶙峋、清池小軒,蒼松翠柏掩映下,構成完美統一的藝術建築群。原花園的門樓朝南,造型別緻,翹角重檐,歇山斗拱,門上方兩端以龍鳳裝飾,大門兩側各有一邊門。
  進入大門有一條南北通道可通園內二道門。通道兩旁龍牆蜿蜒,有不同圖案的花窗46 扇,可透視園內的綠蔭花影。二道門內緊靠東廂房的半亭名天香亭,木結構,琉璃瓦結頂。長廊位於四教廳西北,木結構,長60 余米,兩側為扶王靠,九曲,故稱「九曲長廊」。廊南北兩端和中間有三隻六角亭,高約5 米,亭角用斗拱挑出,亭頂置以石質蓮花座,座上有葫蘆狀承露盤。



 廊中間的腰亭為八角形,高約10 米,亭頂雕有4 個龍頭,稱為「多角龍頭亭」。長廊東有石舫,舫身用花崗石砌成,長18 米,首尾寬2.2 米。舫首西尾東,兩層重檐,歇山篷頂。舫首南側是荷花池,池上建有兩座東西相連的小石橋,稱「雙虹卧波」。池東疊石為山,山上建有一閣,原供觀音,稱觀音閣。舫、橋、閣周圍遍植花木。
  長廊北部西有頤亭,建在長方形水池中,南、北有水泥平橋相接,故又稱湖心亭。亭為兩層建築,脊頂為卷棚式,底層北面有雕花長門,牆面系耐火磚,清水壁面,白色嵌線,紅白相間,樓上三面環涼台。如今,這些建築特色大多依舊能在「桂林公館」中有跡可循。



 福綿之地
  桂林公館構建出清雅大氣的建築空間同時,其室內傢具與陳設均出自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各式老舊傢具,同時,也有形態各不同的虞公窯藝術品。觀之虞公窯藝術品,誠如「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滿衣」,深感其禪意綿長。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四教廳」,位於園中央,為四面廳建築樣式,又稱四面廳,面積約250 平米。也是如今公館的核心區域之一,新生與活力賦予四教廳公館VIP 會員特設品茶和沙龍活動功能。
  步入四教廳,「文行忠信」的匾額猶在,七十二孝圖猶在,清風明月猶在,心底里卻平添幾分茶香意味,因為這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茶文化博物館,有上等的號級、印級普洱茶、「文革磚」、江城磚、福祿園茶等。此外,這裡還有主人收藏的各式珍品紫砂壺和西藏貴族曾使用過的茶器皿,每一件物什都有信手拈來的背景。如若在四教廳,泡上一壺陳年普洱,耳畔儘是絲竹繞樑,席間花香三兩枝,真可謂意猶未盡!



      追古思今
  在自成一體的格調中,桂林公館演繹著專屬的「自在」與「精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在桂林公館你可以感知四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撫觸著那些久遠的故事,逢著霧氣皚皚在園子里轉上一圈,閉上眼睛想象著當年園子的情景:家眷們穿梭在喜廊里,八仙台上一出出人間佳劇裊裊上演,搖曳的唱腔里和著一絲絲人生的落寞和得意。桂林公館,白牆黛瓦,曲徑通幽,獨一無二的環境仿若秀色可餐,而公館的私房菜亦活色生香。人有五官,眼、耳、口、鼻、舌、身、意。賞桂,我們用眼睛看,用鼻腔嗅,用手觸感。而桂林公館的琳琅桂花宴,毫不誇張地說,你需要動用全身的感官來體驗這獨一無二的美食體驗。其實,以花入饌不算稀奇,古人早已有之,今人亦炮製「荷花宴」、「牡丹宴」等等,多取其意。而桂林公館的桂花宴,本身以桂花入美饌,則取其形,其意,其味,其色,所以,才成就了圓滿琳琅的「桂花家宴」。
  為何人們會走進桂林公館,為何會聚於此呼朋引伴,為何再會紛至沓來?只因氣場,或雲風水,這是千年不變的玄機。信與不信,都客觀存在,正如公館內一排排的桂樹,透著富貴和吉祥之氣。這座私家花園主人所遵奉的福,祿,壽,喜,仙的生活理念,竟然一一對應於庭園的山水之布局,一草一木,盡顯自然。一石一瓦,師法天然——這就是境界和追求,是姿態更是信仰。而對於今天的桂林公館,「福,祿,壽,喜,仙」這5 個難以窮盡的漢字,已經貫穿和滲透到公館的內核,由此延展出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廊下閑適的飲茶者並不再追問歷史,只是在夕陽中專心品茗,傳奇只等昔日。因而,才有了禪家所言「看腳下」,意味著對現世的另一種珍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