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離開緬甸 希拉里下一站是朝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2-9 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12-8 14:39:56   來源  CHN強國論壇


  12月2日晚,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結束了她三天的緬甸之行,但這三日的歷史性訪問所帶來的餘波卻一直在蔓延。除了緬甸將因此次時隔50多年的美國高級官員訪問而發生的巨大變革之外,大家也在紛紛地猜測希拉里的下一站會是哪裡。美國《大西洋月刊》刊文稱,基於當下的環境考量,以希拉里的下一站很有可能是朝鮮。                        
                        
     緬甸之行后,各方猜測希拉里的一下站有可能會是朝鮮。圖為2010年希拉里和蓋茨在非軍事區拿起望遠鏡瞭望朝鮮。

  文章稱,緬甸的情況向人們暗示了希拉里可能訪問朝鮮的某些「可能性基準」:對新興經濟和****的渴望和擁護(包括釋放某些政治犯);重回2005年六方聯合聲明達成的無核化承諾的可能性;一個擁護美國干預政策的韓國領導人,以保護當局免受國會保守派的批評等等。

  這些條件都代表了一種更高的「政治准入界限」。2000年10月,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曾在平壤與金正日會面,但那次會面是緊隨著同年6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同韓國領導人金大中歷史性的會面之後,那也是金正日第一次公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儘管朝鮮被懷疑正在進行一個秘密的濃縮鈾項目,但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朝鮮已經違背了它無核化的承諾。因此,在朝鮮承諾放棄核項目的前提下,金大中支持美國同朝鮮恢復邦交,這對2000年10月柯林頓當局同平壤的政治接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金大中同朝鮮的「陽光政策」卻意外帶來了兩個後果:一是,金大中的政策承諾將會改變朝鮮,但事實上卻加深了韓國國內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政治分歧;二是,緊接著朝韓兩國領導人歷史性的會面被披露是韓國賄賂金正日1億美元才促成的。(事實上,會面還因朝鮮要確認資金轉賬成功而推遲了一天。)

  即使朝鮮打算進行改革,並推出具體的措施踐行無核化承諾,美國對緬甸開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朝鮮的「案例」中仍然是缺失的。那就是朝鮮沒有一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民主活動家在朝鮮國內提供對美國的政治肯定。在緬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為奧巴馬當局提供了這一切。

  並且,現在的韓國也只一位能夠給美國提供足夠的政治保證的領導人來支持美國向朝鮮開放,而不管2012年12月的韓國總統大選。她就是朴槿惠(Park  Geun-hye)。儘管在1974年,朴槿惠的母親(當時的韓國第一夫人)被朝鮮特工暗殺,但她是唯一的一位曾經同金正日有過會面的韓國大國家黨政治家。2002年,朴槿惠曾訪問平壤,會見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

  所以說,希拉里會訪問平壤嗎?現在談這些還為時尚早。但是,如果朝鮮願意跟隨緬甸****的步伐取得諸如朴槿惠這樣的韓國領導人的支持和背書,那麼,這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