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窮養」兒女為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30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9-06 16:53  來源:智慧空間   編輯: 小武


      去年中國很流行一個話題,兒女是窮養好呢,還是富養好?很多人贊同,兒女要富養。我早就想據這個話題說說兒女教育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孩子不管是兒還是女都要「窮養」為好。 
 
  我這裡說的「窮」不是那種讓他們過貧窮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而是說他們過得比父母要「窮」些,根據家庭情況,各自調節罷了。

  這次和朋友聊天,說到九十年代的小青年們,如何不理解父母,如何會享受生活,如何要求父母做這做那,如何懶惰等等,我很感慨:都不是孩子們的錯,是父母的錯,父母沒有做好榜樣,父母沒有以身作則,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耐心教育,尤其是沒有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分擔,他們很多都是父母「包起來的一代」,試問他們又怎麼會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呢?怎麼會成為理解人的小青年呢?希望以後社會教育他們成熟。

  我覺得孩子最不能嬌生慣養,這是中國最好的古訓,不管父母窮也好,富也好,不窮不富也好,對孩子都不能嬌生慣養,讓孩子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這種做法對孩子是「毒害」,這讓孩子成為一個只關心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多。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情況,讓孩子做事情,只要他們自己能做的,大人盡量給他們做,讓他們養成勤勞的良好習慣。在勞動中可以鍛煉孩子的恆心毅力,也可以培養孩子關愛別人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比如說讓孩子做家務,他們會感受到做家務的艱難和快樂,為此他們會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那就會改掉孩子們在家裡亂扔東西的習慣,從而也養成一種愛整潔的好習慣。再例如做飯菜,孩子幫父母做飯菜就知道父母做飯菜的幸苦,以及做出來的飯菜得到別人認可和贊同的歡心,他們自然會理解父母勞動的幸苦,比說教好上好幾倍。一個在家裡什麼都不做的孩子,怎麼叫他們明白媽媽的幸苦,和家裡乾淨環境得來的不易呢?同時他們還學到了欣賞和鼓勵別人。

  可能很多人會說:把孩子教育得那麼愛勞動,以後結婚了且不是我的孩子吃虧嗎?這種想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自私自利的榜樣。我們要換個角度思維,如果大家都為了不讓孩子結婚後吃虧,大家都不讓孩子做家務,那麼孩子們長大結婚後會是什麼樣子呢?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把孩子培養成了自私自利,不為他人作想的人了。

  其次就是孩子不能干涉家裡的收入與支出。這裡是什麼意思呢?很多孩子覺得自己用父母的錢是應該的,其實不怪孩子們不懂事,也是家長給嬌慣出來的。家長老是讓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從來不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那麼孩子又怎麼理解父母經濟上的困難呢?他們自然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了。如果每次父母都滿足了他們,那麼有一次不滿足他們的要求,自然不高興了,有的弄得孩子還恨上了父母。

  有人會說了,我家裡有錢,為何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呢?這種觀點錯了。從來沒有人敢說他家裡的錢用不完,錢多有錢多的用法,錢少有錢少的用法,對於孩子,他們也一樣,父母有錢,他們可以用更多更高的方式來消費,一樣可以把錢浪費掉,不信的父母試試?

  父母要對孩子習慣說「不」,例如孩子想買他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要常說「不」。如果孩子非常喜愛,父母經濟上也寬裕,那麼就讓孩子學會等待,或者讓孩子用勞動來換取,那麼孩子慢慢學會的就是「自己喜愛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得來,要耐心等待或者付出勞動才能得到」。培養了孩子耐心等待的習慣,也培養了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父母對孩子要進行「家庭實際情況」教育,告訴孩子家裡的經濟狀況,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分擔,孩子花錢,千萬不要一味的吵罵或者一味的給與,而要給他們講清楚給或不給的原因,也不能因為自尊心而不告訴孩子經濟拮据的實情,這樣孩子更能理解父母,也就理解父母在很多東西上不能滿足他們的原因,而不是不愛他們。孩子也覺得父母尊重他們,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員,有種「大人」的感覺,慢慢就學會了和父母分擔家裡的麻煩了,從而也學會了關愛父母,愛家等美好品德。

    中國有句古話「打米量家箕」就是這個意思,量入為出,不能大把花錢,也不能任意花錢,更不能因為父母有錢就任意花錢,這些想法都是錯的。教育孩子們要知道父母的錢不是他們的錢,父母只是有養育和監督教育他們的責任,他們想要享受,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好好學習,勤奮勞動,增長本事,長大了自己掙錢來享受,能享受到什麼度就享受到什麼度都可以,我們父母絕對不會幹涉。但是父母的錢是父母幸苦勞動掙來的,他們沒有權利自由享受,更不要說胡亂享受了。父母也堅決不讓孩子胡亂享受,免得孩子養成了一種錯覺「錢來得很容易」以及「錢可以亂花」。培養孩子節省的好習慣,讓孩子們明白:如果自己以後掙不來這麼多錢,怎麼習慣比現在還差的生活呢?人從高處向低處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父母也必須做好榜樣,盡量不花老一輩的錢,尊重老人和關愛老人,孩子們就理解為何自己不能亂花父母錢的道理了。不然孩子們就算是口裡不說,心裡會想:「你們就可以亂花父母的錢,我就不可以亂花你們的錢了,這不是不愛我嗎?你們才是自私自利,還好意思教育我?我為何要理解你們,愛你們呢?」孩子的思維畢竟很單純。

  孩子們的道德培養不但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還要在言談上給他們講解,讓他們明白正確的道德比什麼都重要,而不是自我墮落。要培養孩子尊重現實,客觀而實際,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去隨波逐流,看到別人怎樣,自己就要去跟隨。這就需要培養孩子自重自尊自立,別人怎麼做,不等自己就要去跟隨,對自己有用的我們拿來,對自己沒有用的,不要亂拿來。中國古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非常正確。不過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就算我們有錢了,也不要大手大腳花錢,給孩子一個不好的印象,我們的錢要花在應該花的地方。父母也不要講排場,虛榮心第一要不得,父母要做出好的榜樣來。

  其實我們小時候最快樂的不是物質的享受,而是和父母在一起享受那種家庭的溫暖才是最美好的童年回憶,不是嗎?「窮養「孩子沒有什麼不好的,我們父母給與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愛,品德教育以及生活中孩子們遇到困難時的鼓勵與幫助,而不是物質上的無限給與。物質給與再多,如果缺乏精神上的很多東西的話,那孩子們的童年一樣不快樂,甚至還影響孩子的未來。

  一句話,要讓孩子過得比我們父母「窮些」,那麼孩子就會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對他們以後的人生有積極的意義。對於那些在物質上寧願苦了自己也不要苦了孩子的父母,想法設法讓孩子享受別的孩子也有的一切,想方設法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幾乎到了父母不能承擔的地步,我就不知道孩子以後長大了會怎麼理解父母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沙發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1-11-30 05:06 | 只看該作者
很同意男孩女孩都要窮養的做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7

帖子

52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3
3
gsam 發表於 2011-11-30 21:19 | 只看該作者
要「窮養」為好!但是難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54

帖子

1428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28
4
lindy 發表於 2011-12-1 00:25 | 只看該作者
寫的非常好,現在的孩子要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56

帖子

977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779
5
walkalongg 發表於 2011-12-7 23:45 | 只看該作者
窮,是要孩子知道謀生不易,知道分享謙讓。富,卻是要孩子學會慷慨大度,不拘泥眼前,不斤斤計較。我以為是同等重要。我自己,目前兩條都沒作到。
漢家兒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5: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