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艾米莉•伊麗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son,1830-1886),美國女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年少時熱愛大自然,樂於出外遊玩,與人交往舉止優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之花。二十三歲時,她第一次隨父親遠遊到華盛頓,在費城邂逅華茲華斯,並深深愛上了他,但華茲華斯已有妻室,這份感情註定是無望的。歸來后,狄金森閉門謝客,終生未嫁。鄰居偶爾瞥見她身穿的一襲白袍,稱之為「白衣女尼」。
艾米莉的妹妹——拉維妮雅(Lavinia)認得艾米莉的字跡,但她卻不了解這些文字代表的是艾米莉終其一生的熱情。當她發現這個藏著一千多首詩的箱子時,她真的十分震驚。她堅信這些詩作一定得出版。通過她的大力奔走,再加上瑪波•魯米斯•陶德(Mabel Loomis Todd)編輯的鼎力相助,第一輯的艾米莉詩本終於在一八九○年出版。書里所收錄的詩作只是艾米莉畢生創作中的一小部分。第一輯總共印了十一次,而第二輯及第三輯也分別在一八九一年及一八九六年順利問世。一般大眾及多數的評論家都給這些詩作相當高的評價。到了一八九六年,艾米莉•狄金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詩人。之後更多的作品,包括許多由其它渠道收集的詩作,在接下來的五十年大量出現,但直到一九九五年全三冊的定本才由湯瑪斯•約翰森(Thomas H.Johnson)審定出版。這本書一共收集了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詩以及一些斷簡殘編,並依照時間順序編輯,由哈佛大學出版社的貝爾耐出版部(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她的詩讓我們得以分享她深刻的思維:那關於死亡、永恆、自然、愛與詩的哲學。但這些詩大都只是暗示著那些真正引發靈感的事件罷了,我們對艾米莉的日常生活,大部分是由她在一八四二年到一八八六年的信件中了解到的。她所有已知的信件都收集在全三冊的《艾米莉書簡集》(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由湯瑪士•約翰森與西奧朵拉•華德(Theodora Ward)所編輯。無疑的,這幾冊的書信只是艾米莉所寫的一小部分。雖然她很孤僻,但卻有一大群朋友讓她常常寫信。對她來說,書信是另一種形式的藝術表現,書信的語言與詩的語言相當接近。艾米莉自己所收集的信件,卻在她死後被拉維妮雅焚毀,明顯是艾米莉要她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