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 : 人民大學副教授陳偉:我堅決否定學生會 學生與官場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1-10-21 0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zt : 人民大學副教授陳偉:我堅決否定學生會 學生與官場

京港台時間:2011/10/19  消息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導讀]「大學的團委和學生會,早已成為高校的藏垢納污之地。」

  



  「我不是憤青,這是理性思考。」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偉坐在書架前,再三強調。近日,他的博客文章《學生會:大學最陰暗的一角》引發熱議。這從教6年的老師寫給大學新生的建議書里稱:「大學的團委和學生會,早已成為高校的藏垢納污之地。」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大學官僚化、行政化的不良趨勢。「我的重點是,不良制度下個人的責任問題。」陳偉說。

  學生·官場

  「最後走進來的是學生會主席,直到他落座並露出眾愛卿平身的表情,所有人才按照官階大小依次坐下……我那迷戀官場現形的同學前幾天告訴我,他在一場學生會高層的黨派之爭中成為了犧牲品,打算轉戰團委直至得勢為止。」一年多前,清華大學學生蔣方舟在專欄《學生官場無處話凄涼》里如此寫道。

  這次,相似的內容從副教授筆下寫出來,引發廣泛熱議。「高校的團委、學生會,某種意義上是我國官場醜陋生態的縮影。」陳偉認為,學生會本應是學生自治組織,現在卻成了「被治」組織,完全接受團委的領導或指導,從財政、學生幹部任免各個方面被完全控制,由此產生了諸多問題:學生幹部的產生不透明、官僚作風盛行、不為學生謀利、學生幹部可以享受如保送研究生、評獎學金、參加對外交流活動等各方面優惠。

  「這是常識,不算新聞了。他的大部分觀點我都同意,但有些地方偏激了。」前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林懷公(化名)告訴記者,他成為所在高校的學生會主席,是因為當時校學生會內部為爭主席斗得太厲害:「你也舉報,我也舉報,學校覺得這群人一個合格的也沒有,就從系學生會空降一個我過來了。」

  提到學生幹部任免權,林懷公說,中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都全校投票直選過學生會主席,但更多高校還是由學生代表大會或專門組評審團選出。「它的特殊性在於,你可以說他是選出來的,也可以說他是任命出來的。」

  「大家還是太高看了學生會主席,除了個別高校能拿提成有外快,學生會一分錢不掌握,都是團委老師控制。」林懷公說。陳偉在最新博文《學生會問題:行政化、官僚化大學體制之冰山一角》中也表示:「學生會組織一個活動,要經過多個程序,每個程序都要經過團委領導的同意首肯,借場地、貼海報,每個環節都要蓋章。對學生組織來說,大學裡面如果沒有團委的蓋章而在某塊空地上集會,便是『非法』行為,不用老師出馬,幾個保安即可將其強行驅散。」

  林懷公告訴記者,即使當上全國學聯副主席,畢業后大多數人還是做自己的專業,走仕途的人並不多:「當然有一些官二代通過這條途徑會上升很快,那是更大的不公平。」

  維權·加分

  「我就是學生會的,找學生會能幹啥?」北京某高校學生會文藝部副部長張文被問到遇上打開水不滿意等問題怎麼辦時回答:「大家更習慣上學校論壇發帖,鬧大了還起過作用,不習慣找學生會。」儘管學生會有負責幫學生維權的權益部,但他不記得起過什麼作用。

  某高校學生熊圓(化名)2005年因抗議食堂飯菜質量,打算髮起百名情侶在食堂門口泡速食麵活動,在校內風雲一時。「學生會的沒參與進來,但他們也挺幫忙,牽線跟後勤集團的談判,聯繫場地。後來談好了就沒真泡麵。」

  學生會能在維護學生權益上發揮多大作用?陳偉認為,那些維權抗議活動往往不是學生會來做。而林懷公表示,起碼在最基本的權益上,如飯菜質量、上網問題,學生會還是經常會和後勤集團交涉,為學生爭利。

  暨南大學學生會前主席黃乾宇告訴了記者更積極的案例:在他們學校,接待學生的不滿投訴不屬於學生會管,是由學代會常務委員會負責。每年學代會,校領導都在時,還會把接到多少投訴、解決了多少列成書面報告。「很厲害的,有的還會寫:某情況已經連續反映5年,仍未解決。效率還是蠻高,有關部門都害怕這一點。」

  對學生會更大的爭議在於學生幹部的保研和獎學金加分政策。如某高校環境學院2009年保研,分團委副書記、黨支部書記、學生會主席可以加3分,分團委委員、學生會幹部可以加2分……在保研的初評結果中,該院兩個專業中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學生,都是因「分團委副書記、黨支部書記、學生會主席」加了3分的。

  「研究生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應該靠學分績。學生幹部的榮譽,不應該跟保研這些跟學術能力評價相關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學生們很反感這些,但政策制定時缺乏他們的參與。」陳偉說。

  還好這個情況並不在每一個高校里存在。「我是學生會主席也1分沒加。」林懷公說。黃乾宇也表示,他甚至一次獎學金都沒有拿過。

  作為香港人,黃乾宇曾經在香港的中學學生會當過主席。「香港的大學學生會政治性很強,大陸的學生會偏服務性。至於官僚化傾向,反正在暨大學生會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僑校的關係。我們主席、部長、幹事都一起做事,當主席還得吃飯掏錢請客。」

  「學生幹部都要學會戴著腳鐐跳舞。明知道制度在那裡了,得學會繞著問題,要的是效率,去想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那裡埋怨,希望改變規則。」黃乾宇說。

  我堅決否定學生會

  人物周刊:你覺得學生會的這些問題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嗎?

  陳偉:是的。實際上,五四時期、甚至十多年前我上大學時,學生會、團委都不是這樣的。我們那時候,學生會作風還比較正派,雖然也跟加分、保研等很多利益掛鉤,但官僚氣還沒有現在這麼重。

  現在它有很多手段,比如學代會投票,可以控制,找一些新生,稍微一動員就可以。或者找一個陪選的,明顯沒希望的人。或者設計一個主席團制,比如大家投票選10個人是主席團,至於誰當主席,不在投票範圍內,由團委老師來決定。

  有個南方某大學的給我發微博私信,說他們那團委書記就靠任命學生幹部發財。不是簡單跟老師套個近乎就能當選,真是社會上講的叫「拼爹」嘛。有權力的,通過相關領導來給你講,沒權的話就用錢嘛。

  人物周刊:你理想中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

  陳偉:有較大的獨立性,不應該跟各種權力和它所帶來的利益掛鉤。實際上,真正意義的學生會對一個國家蠻重要的,它是大學生鍛煉公共生活、學習人與人友好相處、培養公共關懷的地方。現在我們的學生會經常做不到真正代表學生髮言。實際上一些抗議活動,比如說就食堂飯菜問題和校方交涉,現在高校也經常有,但往往不是學生會來做的。

  人物周刊:你在最新的一篇博客中重點抨擊了高校行政化、官僚化體制的問題?

  陳偉:對,問題不僅限於學生會,那不過是冰山一角。最近幾年,大學本身的行政化、官僚化愈演愈烈,黨團組織及其附屬組織的權力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強的,是大學墮落最快的時期。黨團組織及其附屬組織的人基本不從事教學科研,在大學的任務就是做官。走團委這條路,與基層官員相比,風險小、進步快、年齡有優勢、政治上無污點。大學里潛心學術的人反而淪為邊緣人,致力於科學探研的學生鳳毛麟角,學術項目中充斥著「豆腐渣」工程。

  人物周刊: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說你提到的是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源不在學子們的象牙塔中。你怎麼看?

  陳偉:具體到學生,在其中的責任可能是最小的。但我探討的重點是,一個不太好的制度下個人責任的問題,我希望作為時代先鋒的大學生能承擔起公共責任。

  近年來,學界談論問題時流行說「體制」怎麼樣,不僅沒有推進社會進步,反而給作惡者提供了借口,它消除了人在做出壞事後通常具有的負罪感。我博士是研究漢娜 阿倫特的,她有一個重要觀點:在不太好的制度下,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體制在哪裡呢?不是說獨立於我們每個人之外,它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今天所做的事情、所做的選擇之中。

  人物周刊:學生會的存在還是有一些它的意義吧?

  陳偉:目前體制下,可以說沒什麼意義,還不如興趣社團、志願者公益活動,甚至不如去做家教。我還是傾向于堅決否定,都學馬克思主義,你有一點點猶豫,他就說主流是好的,只是個案嘛。你到最後推不進任何改革。扭轉大學官僚化、行政化的不良趨勢,深刻反思黨團組織及其附屬組織在大學中的地位,我希望能起到一點這個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1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