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省長黃華華:重慶值得認真借鑒和學習

[複製鏈接]

145

主題

220

帖子

413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wg772002 發表於 2011-9-30 0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廣東省長黃華華:重慶值得認真借鑒和學習

作者:重慶日報    文章發於:紅歌會網新聞綜合    點擊數:1479    更新時間:2011-9-29         薦   【字體:小 大】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黃奇帆黃華華等出席渝粵經濟社會發展交流座談會
2011年09月27日 10:06:01  來源: 重慶日報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商宇)9月26日,重慶市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交流座談會在渝舉行,兩地共商合作、發展大計。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副省長陳雲賢、廣州市長萬慶良,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副市長童小平等參加座談會。


    廣東重慶融合發展、共贏發展的戰略合作大格局日漸成型


    黃華華說,作為我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市委、市政府近年來以落實胡錦濤總書記「314」總體部署為核心任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積極探索民生導向的發展新路,著力打造內陸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狠抓「五個重慶」、「十大民生」建設,通過「唱紅打黑」繼承傳統、弘揚正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與此同時,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重慶市委、市政府廣泛凝聚各方面智慧,以開闊的視野和巨大的勇氣帶領全市人民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的奮鬥精神令人感到由衷的敬佩。特別是重慶以人為本,「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新思路、新舉措值得認真借鑒和學習。


    在介紹了廣東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后,黃華華說,廣東與重慶雖遠隔千山,但兩地交流源遠流長。特別是近年來,粵渝兩地不斷加強高層互訪和日常經貿往來,不斷增進兩地人民的交流合作和特殊情誼,呈現出寬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發展新局面。據不完全統計,2008-2010年,重慶市實際利用廣東投資達860億元,其中2010年廣東在重慶投資項目1002個,實際到位430.5億元。目前廣東在重慶的工商經營戶超過5000家,規模投資的粵商已達2000餘家,規模投資項目超過200個,為當地安置就業超過10萬人。對口支援巫山累計到位資金5.8億元,安置外遷移民2503戶9007人。渝粵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成效明顯。廣州、深圳、東莞等15市(區)已與重慶市渝北、大渡口、榮昌等13個區縣結為友好對子,開展經貿合作。兩省市融合發展、共贏發展的戰略合作大格局日漸成型。


    全面推進兩地合作發展再上新台階,重點在五個方面加強合作


    黃華華說,當前,進一步加強粵渝合作空間巨大、前景廣闊。特別是隨著《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為兩地加強合作注入新的強大動力。下一步粵渝兩地要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更加務實的舉措,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全面推進兩地合作發展再上新台階。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加強合作:


    一是突出加強市場合作。堅持擴內需、穩外需並舉,努力消除體制性和地區性障礙,促進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規範的無壁壘市場。推動兩地在產業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方面的合作與互認,幫助企業降低內銷成本,促進兩地產品在區域內更加順暢流通。攜手提升與港澳台地區、東盟各國經濟合作水平,合力拓展國際市場。


    二是突出加強產業合作。根據兩地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需求,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選准產業對接點,加強產業轉移合作的政策支持和環境建設。繼續推進粵渝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和區縣友好結對合作,引導和支持雙方優勢產業向對方進行梯度轉移。加強行業協會、市場中介組織合作,推動兩省市同行業優勢企業整合資源、強強聯合、形成整體。


    三是突出加強旅遊合作。進一步加強旅遊營銷合作,聯手策劃和推廣精品旅遊線路,大力推動重慶人游廣東、廣東人游重慶。鼓勵引進對方優質旅遊品牌,推進旅遊投資和管理合作,共同開發優勢旅遊資源。


    四是突出加強創新合作。充分利用和發揮珠三角、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層面的改革發展規劃,主動加強兩地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粵渝的改革開放和體制創新。同時充分利用重慶的科教資源與廣東科技成果轉化的比較優勢,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開展產學研合作。


    五是共同做好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圍繞「遷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標,把三峽庫區移民後續管理和幫扶工作抓好、抓實。在繼續加大支援巫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建設和移民搬遷工作力度的同時,共同加強產業「造血式」扶持。


    重慶的發展離不開各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這其中,廣東對我們的支持最多、幫助最大;兩地的全方位合作,一定能夠促進雙方的大開放、大發展


    黃奇帆說,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領頭羊、排頭兵,這30多年來在廣大中西部地區的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促進作用。汪洋書記是重慶人民的老領導,曾帶領我們做了很多打基礎、謀長遠的大事,使重慶今天又好又快科學發展有了堅實的基礎。華華省長是重慶人民的老朋友,一直關注重慶的發展,為支援三峽重慶庫區建設和安置重慶庫區移民傾情傾力。今天,華華省長又率團來渝傳經送寶、襄助發展,重慶市委、市政府和全市3200萬人民不勝感激。


    黃奇帆著重介紹了重慶的城市化、工業化、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民生改革等方面的情況。他說,重慶這些年能夠又好又快發展,主要得益於中央的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努力奮鬥,也離不開各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這其中,廣東對我們的支持最多、幫助最大。初步統計,2007年至今,廣東企業來渝投資金額1100億元,是前十年總和的11倍。兩年前,汪洋書記率團來渝促成了合作項目273個,總投資達505億元。目前,這些項目大都開花結果。這次,華華省長又帶來大批簽約項目。尤其令重慶人民感恩的是,廣東各級黨委、政府情系三峽庫區,大力援助三峽重慶庫區,支持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幫助庫區群眾安穩致富。自1992年以來,廣東對口支援庫區資金總額50.5億元,經貿合作資金47億元,居全國20個省市對口支援庫區的前列;接收重慶庫區外遷移民安置9007人,安排移民勞務19000多人。特別是對口援建巫山成效卓著,累計援建資金5.8億元,其中無償援助資金3.5億元,居全國20個省區市對口支援重慶庫區的第一位;經貿合作項目50餘個,安置巫山外遷移民7005人,幫助培訓各類人才2000餘人,接收勞動力轉移輸出16萬人。廣東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為建設繁榮穩定的新庫區作出了巨大貢獻。


    黃奇帆說,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領頭羊、排頭兵,綜合實力雄厚;重慶是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發展的試驗區、橋頭堡,發展潛力巨大。廣東、重慶進一步的全方位合作,一定能夠促進雙方的大開放、大發展,促進東西部互動協調發展。




廣東省長黃華華:重慶公租房做法給了廣東好經驗


黃華華率團在渝考察 黃奇帆陪同


陳雲賢萬慶良參加學習考察


本報訊 27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率廣東省學習考察團一行參觀考察了重慶市「民心佳園」公租房小區、重慶兩江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和重慶市農村土地交易所。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副市長譚棲偉陪同考察。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廣州市市長萬慶良,深圳、梅州、東莞市政府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學習考察。


重慶市將公租房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大規模推進,計劃自2010年至2012年用3年時間,在城市內環路和二環路之間20多個大型聚居區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解決200萬中低收入者住房難問題。至目前,已開建公租房2650萬平方米,配租5.5萬套,年底前可配租10萬套。


廣東省學習考察團一行來到重慶市首個公共租賃住房小區——位於重慶市北部新區的「民心佳園」。在重慶市公共租賃住房展覽廳里,考察團參觀了重慶市公租房建設規劃,「康莊美地」小區、「民心佳園」小區規劃設計模型等。黃奇帆就重慶市公租房的規劃布局、資金籌措方式、設施配套、租金標準、配租對象及方式等,向黃華華一行作了詳細介紹。當了解到重慶市通過統一建設公租房、政府對低保戶租住公租房實行補貼后,黃華華連聲說,重慶市這一做法是一條很好的經驗,值得廣東學習借鑒。進入「民心佳園」小區,滿園綠色,環境整潔清新,引起了考察團成員的極大興趣。該公租房小區於2010年2月28日動工建設,規劃54棟住宅,建築總面積108萬平方米,約1.77萬套,每套面積30至79平方米,周邊公共設施配套齊全。今年4月小區居民陸續入住以來,目前已交付入住近8000戶。


黃華華等饒有興緻地逐一走進該小區的單居室、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等各種戶型,誇讚小區戶型設計科學合理、實用。


重慶市通過建設公租房打破了保障性住房與戶籍困擾的「傳統」,凡在重慶有穩定工作的無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本市原住民、大中專及職校畢業后就業和進城務工及外地到渝工作的無住房人員均可申請公租房,公租房租滿5年後符合條件的可以購買,但確需轉讓的必須由公租房管理機構以原價加利息回購。黃華華指出,住房保障是重大民生工程,重慶市整合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兩種形式,大力探索公租房建設,不僅能有效解決城市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封閉運轉的模式還解決了保障房建設資金籌措問題。廣東應學習這方面經驗。


重慶兩江新區於2010年6月18日掛牌成立,是我國內陸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也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由國務院批複設立的第三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在現場聽取了兩江新區規劃建設情況介紹后,黃華華指出,重慶市根據國務院定位,在西部大開發新十年重要時期,抓住機遇,提出兩江新區要「立足重慶市、服務大西南、依託長江經濟帶、面向國內外」,發展思路明晰。新區區位優越,優勢獨特,「老城+新城」和在老城實行新政策的規劃建設模式,是一個創舉,使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發展潛力更加巨大,前景更加美好。


黃華華一行還參觀考察了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2008年12月,主要職責是組織農村土地交易活動,建立農村土地交易管理制度,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以及交易場所等,為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要素市場進行探索,開闢了城市金融資本進入農村的新渠道。 (謝思佳)




廣東考察團在渝考察調研 黃華華賦詩讚三峽旅遊
2011年09月29日 08:28:40  來源:重慶日報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珺)9月27日—28日,廣東省學習考察團,在我市考察調研了公租房、兩江新區建設,又赴萬州、奉節和巫山,調研三峽庫區移民安穩致富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在巫山縣召開對口支援該縣的工作座談會。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副省長陳雲賢,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參加考察調研,重慶市市長黃奇帆陪同在主城區考察調研,副市長譚棲偉陪同到庫區考察調研。
    27日上午,廣東省學習考察團來到公租房項目民心佳園,考察我市公租房規劃建設和管理情況,並詳細了解了兩江新區規劃建設的總體情況。隨後,考察團一行前往萬州、奉節和巫山,考察萬州區城市規劃建設情況,參觀白帝城瞿塘峽景區、巫山小三峽景區,考察廣東省援建項目巫山職教工業園區。
    奉節縣和巫山縣將旅遊產業作為移民安穩致富的支柱產業來發展。奉節縣白帝城瞿塘峽景區的深厚歷史積澱,給廣東省學習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黃華華即興賦詩一首:「白帝古城在眼前,回首往事溯千年。忠言逆耳利於行,後悔不聽諸葛言。」在巫山小三峽景區,碧波蕩漾,山腰間雲霧繚繞,雄奇壯美的景色令廣東省學習考察團成員們讚不絕口。黃華華又即興賦詩:「雄峻三峽貫西東,煙波浩渺神女峰。巫山紅葉紅透天,人間仙境樂其中。」以此來讚美庫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巫山縣是廣東省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縣,從1992年至今,廣東省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積極支援巫山縣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援助資金5.8億元,安置外遷移民7000餘人,接受巫山當地勞動力轉移近16萬人。無論是資金還是項目,廣東省對口支援巫山縣的力度在全國各省區市對口支援三峽庫區15個區縣中是最大的。廣東省傾心支援巫山,為巫山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廣東省對口支援巫山縣座談會上,黃華華指出,對口支援三峽庫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經過對口支援、庫區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近20年的努力,一座座新城在長江沿岸拔地而起。他要求,學習考察團中的廣東省各職能部門和地市黨委政府,要繼續深入持久地推動對口支援和幫扶巫山縣,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保障,狠抓落實,將任務分解到位,逐一落實,全面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下達的對口支援任務。要圍繞三峽後續工作的目標和要求,突出對口支援重點,在改善移民生活條件、拓寬移民就業渠道、提高移民生活水平上狠下工夫。他指出,要緊緊圍繞移民飲水工程、庫區特色農業、引導廣東企業到庫區投資興業、庫區移民勞動技能培訓和教育、衛生、文化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領域,搞好對口支援工作。
    黃華華說,巫山、奉節等縣具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給考察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夔門的雄奇,白帝城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小三峽、神女峰煙波浩渺,都是難得一見的獨特美景,值得重點打造。廣東省將幫助庫區進一步完善當地旅遊基礎設施,並組織廣東居民赴三峽庫區旅遊,帶動三峽庫區旅遊業的發展。


2011年09月28日 04:23
來源:廣州日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