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羅斯之聲: 中國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重新評價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9-27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1-9-27 02:15 編輯

flipflop  發表於 2011-9-26 13:35:00  四月青年社區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36卷本《中華民國史》歷時40年終於出齊。這套科學著作的作者們對蔣介石以及國民黨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進行了重新評價。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根據當時擔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的指示精神,做出了編纂多卷本中華民國史的決定。這一工程的完成之所以耗費數十年不僅是因為要對卷帙浩繁的檔案文件進行科學梳理,而且還因為要對一系列過去關於中國歷史發展道路的定論進行重新審視,尤其是那些涉及共產黨與國民黨關係以及對蔣介石本人做如何評價的敏感問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文獻中一向把蔣介石描述為獨裁者以及反共產主義分子。無論是教科書、電影還是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也都對蔣介石及其同夥的形象進行了同樣的歪曲。改革開放以來其觀點有了明顯的變化。值得提及一下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拍攝的《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重慶談判后毛澤東與蔣介石來到了記者面前。當時毛澤東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和蔣委員長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這顯然是對過去宣傳公式的一種背叛:以前一向強調共產黨的貢獻,而國民黨一直是中國發展的反動力量。
在這套36卷本中,蔣介石被描述為一個有著強力領導人素質的複雜人物。需要指出的是,蔣介石在中國歷史上的許多關鍵時刻扮演了正面角色。《中華民國史》的編纂者們對蔣介石同孫中山的密切關係給予了應有的肯定,指出了蔣介石在同軍閥割據作鬥爭中所作的貢獻。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俄羅斯的中國歷史專家安德烈·卡爾涅耶夫指出,當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者可以更加客觀地評價蔣介石在上世紀30-40年代,即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作用。

  卡爾涅耶夫說,在描述蔣介石在這段時期的表現時,多處使用的是一種愛國基調。特別是在寫到中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片斷時,書中指出當時實際上是蔣介石領導了中國的主要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我需要提醒一點,很長一段時間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學者不顧歷史事實,一味地強調蔣介石執行了一條投降路線,沒有抵抗日本,而只知道苟且偷安。現在中國人民共和國歷史學者開始更加客觀地評價蔣介石的歷史作用,儘管暫時還是不敢冒險說出全部的歷史真相。
據安德烈·卡爾涅耶夫說,對蔣介石的早期活動也明顯看得出進行了重新評價。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學者都盡量不提蔣介石從年輕時就參加了革命以及他是辛亥革命參加者這些事實。如果提及的話,也是捎帶而過。現在的歷史學者們承認,蔣介石曾是一位革命者,在推翻滿清政府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安德烈·卡爾涅耶夫認為,重新評估歷史以及更為客觀地肯定蔣介石與國民黨的歷史作用可以進一步緩和中國大陸同台灣的關係。海峽兩岸的歷史學者們將來很可能會更加緊密配合。要知道,大量有關中華民國歷史的檔案資料藏於台灣。只要兩岸學者充分發揮各自的政治智慧就可以開展大規模的研究工作,就很有可能比現有的36卷本《中華民國史》所做的更加接近歷史真相。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9-27 01:57 | 只看該作者
歷時40年36冊《中華民國史》出齊

2011年09月15日08:26    來源:《東方早報》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到來之際,《中華民國史》最後5卷冊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至此,36冊《中華民國史》已全部出齊。從1971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將民國史研究列入國家出版規劃以來,到1981年出版《中華民國史》第一卷,再到如今36冊約2100萬字《中華民國史》全部出齊,整個工程耗時40年。

  繼承中國古代修史傳統

  36冊《中華民國史》全書共計2100萬字,以展現中華民國的重大歷史進程、重要人物活動和大事備覽為主體,是一部整體反映民國歷史全貌的通史。在年代上,《中華民國史》記述了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55年的歷史;在寫法上,《中華民國史》繼承了中國古代修史的傳統,以紀、傳、編年為主要形式,分為三個部分:《中華民國史》(全16冊)、《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全8冊)和《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12冊)。

  《中華民國史》共12卷16冊,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興亡的歷史長卷。該部分以重大歷史事件為核心,按「中華民國的創立和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歷史時段,分為12卷,約760萬字。每卷后附本卷人名索引、徵引文獻。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共12卷12冊,該部分吸取編年體史書的優點,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為取材原則,圍繞民國時期各階段統治政權活動這一中心,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逐年、逐月、逐日編排1905年至1949年發生的歷史大事。紀事範圍既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等重要方面,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等社會生活層面;不僅包括各階段統治政權的重大活動,還涉及人民群眾的革命活動和反抗鬥爭。《中華民國史大事記》最後結束於1949年9月30日。約760萬字。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共8卷8冊,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餘人,撰寫人物小傳。該部分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迹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每篇傳記的篇幅為3000至6000字。人物排列則以漢語拼音字母為序,另編姓氏筆畫條目索引,附於書後。約500萬字。由於《中華民國史人物傳》里的很多人物在1949年10月1日以後還活著,所以在涉及人物方面,歷史會適當拉長,比如關於蔣介石的歷史會一直寫到1975年。

  仍有歷史局限

  《中華民國史》的編撰出版工作歷時近40年,幾代史學界學人參與其中,所以這套書內部存在寫作風格上的差異。對於這樣的差異,《中華民國史》都予以保留。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說:「這套書最早是由國家下達的任務,採取的是計劃經濟時期集體組織並承擔科研任務的方式,而19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這樣的集體任務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導致全書的寫作有所遷延。後期的寫作方式有了改變,基本上是以個人獨自承擔某卷寫作為主,表現出更大的獨立性。但是,因為前期的寫作者有些已逝世,有些年事已高,再加上完成全書寫作的任務較重,對原有各卷進行全面的修訂事實上存在相當的困難。因此,此次出版時,只是訂正了已出各卷中的若干錯誤,修正了個別文字表述,而其總體框架結構及內容評價等等都沒有大的改變。我們希望在未來合適的時機再對全書進行全面的修訂。」

  36冊《中華民國史》還是有一些明顯不足。比如研究對象主要局限在政治、軍事、外交,而於經濟層面有所欠缺,思想、文化、社會層面則基本未涉及;同時,在有些歷史評價上,留存著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另一方面,近幾年關於民國史的研究,最大的突破來自對台灣和海外材料的發現、使用,但這套《中華民國史》在歷史資料的運用尤其是海外所藏民國史料的運用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前面幾卷編撰時所能使用的台灣和海外材料極為有限。

  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中國史學會前會長李文海認為,這套《中華民國史》的編寫,對歷史學起到兩方面作用:「一是通過這部書的編寫,促進了民國史研究的隊伍建設。第二是推動民國史學科的發展。」「新中國的前三十年,中國近代史的研究重點主要在晚清史,后三十年中國近代史的研究重點已經轉換成民國史。這是非常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的拐點,我個人感覺大體可以以《中華民國史》編寫任務的確定作為一個標誌。」(記者 石劍峰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