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世今生》 (Brian L. Weiss);輪迴轉世的研究 -- 生命永存的證據

[複製鏈接]

68

主題

150

帖子

20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QiuMei 發表於 2011-9-4 1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QiuMei 於 2011-9-4 11:33 編輯

《前世今生》 (Brian L. Weiss);輪迴轉世的研究 -- 生命永存的證據


布萊恩‧魏斯 (Brian L. Weiss),一位常青籐名校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生,曾是接受正規訓練的醫生,權威的心理醫學教授,主任醫師,堅決的無神論者。

然而,一位叫凱瑟琳的女子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魏斯博士從此走上了一條他認為是更科學的探索之路 ─ 通過對前世的回溯和來生的前瞻,而治癒病痛,了悟因果,把握人生。

許多的世界名人、億萬富豪、政治領袖都曾是魏斯的病人,他受邀去各地演講與開授催眠課程的時間表常年排得滿滿。 歐普拉的脫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拉里 ‧ 金的現場節目(Larry King Live)、20/20、《48小時》、CNN的探索頻道,以及數不清的雜誌、報紙和電視節目中都曾以魏斯博士的研究為主題。

在《前世今生》一書里,和以前的受訪中,魏斯博士多次談到了他遇到凱瑟琳後人生的轉變:

「遇到凱瑟琳之前,我發表了40餘篇科學論文及專著,在精神藥物學與腦部化學領域裡,我獲得國際認可的聲譽。一點也不奇怪,我對「非科學」的領域,如「超心理學」,曾經是徹底的懷疑,而對於前世輪迴的概念一無所悉,也不屑一顧。」

「哪想到催眠中的凱瑟琳莫名其妙的開始回憶前世,其中還有另外空間的高級靈性大師帶來的教導。她所有的病症,在前世回溯后都獲得改善。我驚愕萬分,事件衝擊了我,讓我進入「輪迴」、「靈魂」的世界,於是開始找尋科學與直覺之間的交點。」

「1982年,在我安靜微暗的催眠診療室里,凱瑟琳以如雷貫耳般的奧秘向我揭示有關我父親與兒子的訊息,震得我雙耳欲聾……我的手臂起雞皮疙瘩。凱瑟琳不可能知道這些事,甚至也沒有地方可查:我父親的希伯來名字;我曾有個兒子,死於千萬分之一機率的先天性心臟缺陷;我對醫學界的看法;我父親的和我女兒的命名。太細緻、太充分了,不可能是假的。如果她能說出這些事,是不是還能說出更多?我想要多知道一點。有關我父親與兒子的訊息,打開了我的曾經封閉的心靈,我開始認真面對來世與超異能現象的可能性。 」

「誰在那兒?」我問:「誰告訴你這些事?」

「大師們。」她輕聲說:「他們告訴我的。他們說我活過86次。」

「帶著對任何有關輪迴轉世的科學論文的強烈渴望,我翻遍了醫學圖書館。讀得越多,就越意識到, 盡 管曾認為自己頭腦的每方面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我的知識還是很有限的。有許多這方面的研究和出版物,都是由知名的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們實施、驗證並重複的,但是很少人知道。他們有可能都錯了或者都被欺騙了嗎?證據是如此的確鑿,而我還是懷疑。不管確鑿與否,我覺得難以相信。」

「這經驗再加上隨後其他病人的經驗,我的價值觀開始轉變,從物質轉入精神,而且更關心人我關係,不再汲汲於名利,我也開始理解甚麼是可以帶走而甚麽帶不走。確實,在這之前我一定也不相信肉體死亡后我們的某一部份還有生命。」

「那幾周,我重溫了在哥倫比亞大學念一年級時所學的比較宗教課的課本。在《聖經》舊約和新約全書中確實提到輪迴轉世。公元325 年,羅馬康斯坦丁大帝和他的母親海倫娜,將新約中關於輪迴轉世的內容刪去了。」

在《前世今生》一書中也提到,大師們通過凱瑟琳共示現了10餘次,談話涉及到人類的不朽及生命的真正意義:「我們的任務是學習,豐富知識成為神那樣的生命。直到我們可以解脫了,然後我們會回來教誨和幫助其它人。 」  

布萊恩‧魏斯著作:

  ⑴《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⑵《生命輪迴──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 (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⑶《返璞歸真》 (Only Love Is Real)

  ⑷《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 (Message From The Masters)


摘自 魏斯:《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第2章 生命輪迴的經驗

 說真話也需要勇氣

  於是我逐漸明白「道理」出在哪裡。我擔心,如果我把自己的信仰公開出版,可能會遭到懲罰。可是我也知道,人們有權得知可以醫治疾病或幫助成長的工具,況且我早已從臨床經驗中看到,前世回溯真的可能醫病,而且能轉變他們的生命觀。我同時知道,人們會變得更好,對家庭都更有貢獻,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些。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出版后,我一直靜待撻伐。我準備聆聽醫師們的嘲笑,讓聲名受辱,甚至禍延家庭。但是後來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只聽到一、兩名同事的零星同情話,他們說:「可憐的魏斯,他沒有懸崖勒馬。」同事和親友並沒有和我劃清界限,反而,我獲得更多回饋,我開始收到來信--讚美的信,都是全國各地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寄來的,他們和我一樣,有相同的經驗,可是卻不敢公諸於眾。

  對我而言,這是砥礪的一課。我甘冒不韙,向社會大眾和醫療界公布我的經驗,並獲得知識,有了掌聲和接納的鼓勵。除此之外,我也了解到,求知不見得要死守圖書館苦讀,我們也可以探索自己的經驗而獲得新的理解;直觀也能讓我變得聰穎,這兩個不同進路可以碰合一起,互相砥勉,互相啟發。它們都對我發生作用。

  我講出這件事是因為你可能也有類似我的經驗,在經驗與理性知識中掙扎。「非常多」的人和你一樣,相信這件事、也有同樣的經驗,或許,他們多得超出你的想像,而且,他們沒有勇氣跟你一樣把這種事告訴別人。不過仍有些願意說出真相,只偷偷地講。保持一顆開放的心靈,信賴你的經驗,這一點很重要。千萬別讓他人的排斥和成見,破壞你的個人經驗,及你所感知到的事實。
TOP評分回復引用編輯發送短消息
大開眼見


西方輪迴研究書籍介紹

伊安•史蒂文森:《二十案例示輪迴》

(Ian Stevenson, M.D.,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September 1966.)

史蒂文森教授先後在蘇格蘭和加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訓練后,於1945年到了美國。在其後的十二年中,他相繼成為弗吉尼亞大學經神病學系的教授,系主任,並負責該系的「人格研究組」。這一職位使他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輪迴轉世的研究中去。

1960年前後是史蒂文森教授學術生涯的頂峰。他是一個態度嚴肅、作風嚴謹的研究者和系主任。他不知疲倦地奔波於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驗證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案例,迄今已有四十個年頭,收集到的案例也有二千多個。

本書《二十案例示輪迴》是他在輪迴轉世研究中的第一本書,也是他的成名作,也是當今世界範圍內輪迴轉世研究中最具學術價值和權威性的參考書。本書初版於1966年由美國心靈研究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出版,以後版權收歸弗吉尼亞大學出版社並於1974年出了第二版。書中的二十個輪迴轉世案例,是他在1961年到1965年間從印度、斯里蘭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國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驗證過的案例的一部份。

《記得前世的兒童》

(Ian Stevenson, M.D., 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01.)

《記得前世的兒童》初版於1987年由弗吉尼亞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史蒂文森教授當時已經出版的輪迴轉世研究著作中與《二十案例示輪迴》齊名、但學術價值更高的另一本經典著作。在本書第二版之前,史蒂文森教授出版了他的兩卷醫學巨著:《輪迴轉世與生物學:胎記和先天缺陷的病因》。在本書第二版中他便充分利用上述著作中的材料,豐富本書中的有關內容,增添了兩個與此相關的案例。同時,在資料的分析、觀點的敘述和理論的闡述方面也較第一版有不同程度的改進。

《輪迴轉世與生物學 -- 於此相逢》
(Ian Stevenson, M.D.,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Paeger Publishers, 1997.)
《輪迴轉世與生物學 -- 於此相逢》是史蒂文森教授在同年出版的兩卷醫學巨著《輪迴轉世與生物學:胎記和先天缺陷的病因》一書的縮略本。


吉娜•瑟敏納拉:《生命多世》

(Gina Cerminara, Many Mansions: The Edgar Cayce Story on Reincarnation,
Signet, July 1999)

吉娜•瑟敏納拉的《生命多世》初版於1950年。據莫雷•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 說,這本書曾經促使他進入對輪迴轉世的研究。伯恩斯坦的名著《搜尋布萊蒂•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1956年) 可以稱得上其後至今輪迴轉世研究熱潮的進軍號。

《生命多世》是吉娜•瑟敏納拉博士在愛德加•凱西的《論輪迴轉世》中的資訊檔案基礎上編寫而成,是輪迴轉世研究極具價值的參考書。愛德加•凱西是一位在催眠狀態下,能於數千里之外給病人進行診斷治療的「特異功能者(psychic)」。瑟敏納拉博士敘述了凱西如何穿越時空,「解讀」前世的淵源因果,進行難以置信的診治。

海倫•瓦默巴赫:《重溫往世》

(Helen Wambach,Ph.D.,Reliving past lives - The evidence under hypnosis. Barnes & Noble Books, March 2000)

莫瑞斯•內瑟頓、南希•雪弗林合著:《往世療法》

(Morris Netherton, Ph.D. and Nancy Shiffrin, Past Lives Therapy,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Inc., N.Y., 1978.)

周•維頓博士和周•費舍:《轉世之間》
(Joel L. Whitton, M.D. Ph.D. and Joe Fisher, Life between life: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into the void separating one incarnation from the next. Doubleday & Company, Incorporated, October 1986)

卡洛•鮑曼:《我家小孩的前世》
Carol Bowman, Children's Past Lives: How Past Life Memories Affect Your Child, Bantam Books, February 1998.

布蘭•魏斯:《多次前世、多位大師》

(Brian Weiss, M.D.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imon & Schuster, July 1988.)

布蘭•魏斯:《追昔撫今》

(Brian Weiss, M.D. 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Simon & Schuster, August 1993.)

68

主題

150

帖子

20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7
沙發
 樓主| QiuMei 發表於 2011-9-4 11:27 | 只看該作者
輪迴轉世的研究 -- 生命永存的證據

--- 生命輪迴案例故事選

目 錄

1. 前言

2. 引論

3. 引子:靈魂的存在

3.1 靈魂買房子 (英國)

3.2 是誰救了遇難船? (英國)

4. 第 I 類故事

4.1 選自《記得前世的兒童》

4.1.1 小查特金 (美國-阿拉斯加)

4.1.2 邦庫奇·普羅姆辛 (泰國)

4.1.3 雙胞胎姊妹 (英國)

4.1.4 弟弟轉生作兒子 (芬蘭)

4.1.5 羅伯塔·摩根 (美國)

4.1.6 蘇珊·伊斯特蘭 (美國)

4.1.7 邁克·賴特 (美國)

4.1.8 埃琳·傑克遜 (美國)

4.2 選自《二十案例示輪迴》

4.2.1 小威廉·喬治 (美國-阿拉斯加)

4.2.2 查爾斯·波特 (美國-阿拉斯加)

4.2.3 普拉卡什 (印度)

4.2.4 賈斯伯 (印度)

4.2.5 蘇克拉 (印度)

4.2.6 絲婉拉塔 (印度)

4.3 選自《輪迴型案例》

4.3.1 戈帕爾·古普塔 (印度)

4.3.2 莎姆麗妮·普瑞瑪 (斯里蘭卡)

4.3.3 蘇雷曼·安德瑞 (黎巴嫩)

4.3.4 拉塔娜·翁松巴特 (泰國)

4.3.5 安潘·佩切拉特 (泰國)

4.3.6 海爾·坎 (泰國)

4.3.7 超空和尚 (泰國)

4.3.8 奧努瑪·蘇阿英永(泰國)

4.3.9 廷昂苗(緬甸)

4.3.10 索巴納大師 (緬甸)

4.3.11 廷廷明 (緬甸)

4.3.12 音孟(緬甸)

4.4 其他故事

4.4.1 薩娜提·迪芙意(上) (印度)

4.4.2 薩娜提·迪芙意(下) (印度)

5. 第 II 類故事

5.1 選自《兒童的前世》

5.1.1 切斯 (美國)

5.1.2 薩拉(美國)

5.1.3 卡羅爾·鮑曼 (美國)

5.2 選自《生生世世與背後的神》

5.2.1 凱瑟琳(美國)

5.2.2 凱瑟琳-2 (美國)

5.3#5.3 選自《往生往世,同歸自我》

5.3.1 一個商人(美國)

5.3.2 彼得 (美國)

5.3.3 伊麗莎 (美國)

5.4 選自《生命的本質---我們為何而生存》

5.4.1 真帆 (日本)

5.4.2 朋子 (日本)

5.4.3 愛子小姐 (日本)

5.4.4 京子 (日本)

5.4.5 結婚生育的恐懼 (日本)

5.4.6 孿生姐妹 (日本)

6. 第 III 類故事

6.1 選自《現代預言家》

6.1.1 荒野的呼喚 (美國)

6.1.2 德行的回報,罪惡的回報(美國)

6.2 選自《生命多重》

6.2.1 迴旋業力 (美國)

6.2.2 尿床寶寶 (美國)

7. 第 IV 類故事

7.1 選自《越出塵囂》

7.1.1 小販馬車 (美國)

7.1.2 黑皮靴 (美國)

7.1.3 保羅 (美國)

7.2 其他故事

7.2.1 修鍊人看輪迴 (美國)

7.2.2 王小田的故事 (中國)

8. 後記

9. 參考書目
TOP評分回復引用編輯發送短消息
大開眼見


威望: 795 點
金錢: 0 USD

大中小5樓 發表於2011-9-3 23:10 | 只看該作者

引 論


有了生命,就有了生死;有了生死,就有了「為什麼要生要死?」「能否只生不死?」以及「能否不生不死」等等問題。這樣說來,輪迴轉世的理論就是為了解決這些麻煩問題而發展起來的?不是,恰恰相反:這些複雜問題本身就是因為不相信輪迴這一簡單事實以後才產生出來的。要是人人都相信輪迴,誰還提這樣的問題?

古時候,我們的祖先不把輪迴轉世當作「信仰」。對他們來說,轉世現像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對它的認識是一種常識。沒有人會把常識說成「信仰」的。其實,一旦你用上「信仰」這個說法,就隱含了「有些人不相信」了。人人都信,必然會習以為常,也就成了常識,而非「信仰」了。我們要取下輪迴轉世頭上「信仰」的帽子,還它個天真自然的「常識」的本來面目。

人人都相信的,就沒人出來提倡。不信的人多起來了,才會有人出來提倡。古今中外,談論輪迴轉世的書多如牛毛,相信並提倡輪迴轉世的歷史名人數不勝數。提倡是提倡,可惜「常識」最終還是變成了「信仰」。

現在許多人不相信輪迴,認為是「迷信」,「反科學」。他們老記住科學和宗教打架的舊仇,把一切與宗教有關的東西全都說成「反科學」。殊不知科學發展到今天,早已在悄悄和宗教握手言和,並且在許多方面證實著宗教中的基本概念和說法。而在這些被證實的基本概念中就有輪迴轉世。

要按科學的觀點,真能稱得上輪迴轉世科學研究的,還是近幾十年才有的。自上一世紀六十年代前後開始,輪迴轉世的研究便一直在長足地發展,至今仍保持著方興未艾的勢頭。1982年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輪迴轉世;而英國保守的「星期日電訊報」的民意測驗認為,在過去十年中,一般民眾中相信輪迴轉世的人數從18%上升到了28%。這已經足以說明,輪迴轉世的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是卓有成效的了。

當今西方的輪迴轉世案例研究,主要是兩大台柱在支撐著。

一個是以史蒂文森教授(I. Stevenson)為代表的,使用比較傳統的方法的研究。這種方法的程序是:發現對象,獲取資料,立案質疑,當面取證,追蹤觀察,寫出報道。這種方法簡單可行,確鑿可信,人人能懂,並且誰都可以去驗證,因而客觀性強,可信度高。挖掘出來的有些案例令人震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不過這種方法費時較長,因為追蹤觀察一般都要拖幾年或更長的時間。

另一個是人數可觀的一群精神病學、心理學和哲學方面的專家教授兼門診醫生的研究。他們中比較有影響的有:姆迪博士(R. Moody),魏斯博士(B. Weiss),瓦姆巴赫博士(H. Wambach),伍爾吉博士(R. Woolger),魏頓博士(J. Whiton) 等等姆迪博士(R. Moody),瓦姆巴赫博士(H. Wambach),法沃爾博士(E. Fiore),內瑟頓博士(M. Netherton),伍爾吉博士(R. Woolger),魏頓博士(J. Whiton),魏斯博士(B. Weiss) 等等。他們最初使用催眠回歸(hypnotic regression)方法是為了幫助病人找 回對過去事件的記憶。結果許多專家和醫生都不約而同地把病人引回到了前世以至更久遠年代的記憶中。病人講出的前世經歷,活靈活現,細緻入微,合情合理,吻合歷史,甚至糾正了歷史學家的錯誤;而其中多數內容又往往是病人在通常狀況下全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當專門用於回溯往世體驗時,這種方法就叫「往世回歸」(Past Life Regression)。隨著輪迴轉世研究的迅速發展,「往世療法」(Past Life Therapy)--即引導病人對往世經歷的回顧,進而找到今世疾病的根子,對疾病一舉根除的方法--由於它獨特、神奇的治療效果,已經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醫療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後來成為輪迴轉世研究中有名人物的專家和醫生,最初都是不相信轉世的。但自己親自作出的結果擺在面前,迴避不了,否定不了,不信不行。他們大多經過了一個從不信,震驚,動搖,到最後相信並積極投入研究的過程。

另外,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有一些特異功能者(psychic)。他們雖然沒有直接作輪迴轉世的研究,但對於把輪迴轉世這一事實推向社會卻貢獻不小。其中一些人對於上述主流研究中的某些科學家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一批人由於其治療疑難怪病和解決棘手問題的特殊能力,大多有點社會地位和聲望,其中有一些還非常有名。

他們和上述第二類研究者一樣,都是為了給人治病或解決生活中的疑難而去觀察別人的前世。不同的是,醫師們用「往世回歸」讓病人自己去看自己的前世;而他們是用自己的功能去為病人看他們的前世。

大多數東方人,包括中國人,歷來都是相信輪迴的。只是近幾十年來,中國不相信輪迴的人才突然多起來。信不信是個人的自由,但轉世的事實卻不因此而改變。事實雖然是事實,但環境不容許就沒法進行研究。因此當西方國家這幾十年來輪迴研究不斷升溫時,中國卻毫無動靜中國卻很少動靜。其實,要說搞輪迴研究,中國有比其他國家好得多的歷史條件和民眾基礎。

其他東方國家,如日本,印度,也一直有人研究輪迴轉世現像,但其深度和廣度都遠不如西方國家,在方法上也主要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兩種方法。

我們編譯這本輪迴案例故事,就是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故事這種輕鬆方式,對輪迴轉世這個不可辯駁、無法遮掩、無處不在的事實,獲得一點感性的認識。如果讀者餘興未了,還想知道更多細節,甚或還想作一些深入的研究,我們書後所列的部份英文參考書目是一條很好的渠道。那是從眾多的參考書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可以信賴的代表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主題

150

帖子

20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7
3
 樓主| QiuMei 發表於 2011-9-4 11: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QiuMei 於 2011-9-4 11:35 編輯

3. 引子:靈魂的存在


說到輪迴轉世,靈魂的存在就是個不可缺少的前提。否則,誰在轉世?雖然從邏輯上講,證明了輪迴轉世也就同時證明了靈魂的存在,但把靈魂的存在分開來說似乎還是要清晰和明白一些。

古今中外,親眼見過靈魂的人非常多;但因缺乏「硬證據」,很多人還是不信,甚至斥之為「反科學」。看來,如果科學不出來說句公道話,靈魂還得委屈下去:主宰著人的一切,人卻不想承認他。可伶憐的靈魂!

科學畢竟還打著一面「實事求是」的大旗,過去認識不到的東西總有認識的時候。

上一世紀六十年代前後,科學終於要說老實話了。許多科學家、醫學家和醫生在靈魂離體、瀕死經驗以及輪迴轉世方面作了許多嚴謹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其實,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都有過靈魂離體的經驗。根據資料記載,調查顯示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經歷過靈魂離體。通常這種現象發生在危險出現的時候。有時則是不由自主地和沒有什麼理由。但不相信的人會輕易放過或用別的理由去解釋。

對於靈魂離體、瀕死經驗方面的研究,我們向大家推薦正見網上的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探索靈魂奧秘》。那是介紹現代科學對靈魂存在研究的好書。為了同時也給讀者更多的觀察考慮問題的角度,我們從歷史的眾多記載中為大家選譯幾則靈魂存在方面的故事,權作這篇引子的說明。





3.1. 靈魂買房子 (英國)

住在愛爾蘭的一名婦女有靈魂離體的習慣。

在一次靈魂離體的遊歷中,她找到了自己夢想中的房子。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她多次靈魂離體到那裡去看那所房子,越看越喜歡。

 後來,她和她丈夫準備搬家。她想,如果知道那棟房子在哪裡就好了,那棟房子對他們來說再理想不過了。

 他們到倫敦去找房子。令她欣喜的是,一個他們曾經過問過的廣告把他們帶到了剛好是那棟她熟悉的房子。一切的一切,包括傢俱、擺設都和她靈魂離體旅遊時看到的一模一樣。

 而且,這棟房子出奇的便宜,因為據說那是一棟鬧鬼的房子。

 當她作為潛在的買主和那棟房子的房主見面時,房主盯著她尖叫起來:「啊,你就是那個鬼!」

 [評註] 從房子鬧鬼的傳說和房主一見面就認出了她,可想房主已經見過她的靈魂許多次了。

 另有一種所謂「先身而至」(false arrival cases)的情形,證實了人可以在他的物質身體到來之前出現。這種現象在北歐一些國家,特別是在挪威,據說還很普遍,甚至有些人都習以為常了,有些人還把它作為「客人要來了,快準備咖啡」的先兆。俄國大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也可以證實這種現象的真實性。

 媒體大王丹尼爾·道格拉斯·霍姆到俄國訪問時,托爾斯泰和他的太太到聖彼得堡火車站接他。他們看到霍姆下火車后匆匆離去,根本沒理他們。托爾斯泰的太太給霍姆住的旅館寫了一張便條,對他這種古怪的行為表示失望。三小時后,霍姆乘另一輛火車抵達,那張便條已經在他將要下榻的旅館里恭候他了。

 (摘譯自「內在自我的秘密」(Mysteries of the Inner Self, by Stuart Holroyd, Bloomsbury Books, London, 1992))


3.2. 是誰救了遇難船? (英國)

 1828年的一天,在一艘來往於英格蘭利物浦和加拿大的商船上,大副羅伯特·布魯斯看見一個素不相識的男人坐在船長室里往一塊記事板上寫字。那人轉過身,帶著木然不動的嚴肅表情盯著他。這使布魯斯感到驚恐。他趕快衝到甲板上,去向船長報告他所看到的情景。

 「你一定在發瘋了,布魯斯先生,」船長說道。「一個陌生人?我們已經出來近六個星期了!下去看看是誰。」

 「我從不相信鬼,」布魯斯說。「但是,說句老實話,先生,我可不願單獨去見它。」於是,船長和大副一起去了船長室,發現裡面空無一人。然而,當他們檢查記事板的時候,發現上面寫著「往西北方行駛。」

 「先生,你是在戲弄我吧?」船長嚴厲地說。布魯斯發誓他所說的全是真話。船長坐在辦公桌前沉思了幾分鐘。然後,他把記事板翻到背面,讓布魯斯在上面寫下「往西北方行駛」。石板兩面的字跡完全不同。他很滿意。他又把二副和其他乘務員依次叫來,讓他們寫這幾個字。用這個辦法,他檢查了全體船員。沒有一個人的筆跡與記事板上的有一絲相像。於是,他們從船頭到船尾,把整條船徹底搜查了一遍,也沒找到任何偷乘者的跡象。船長最後問道,「布魯斯先生,你到底怎麼理解這一切呢?」「我說不出來,先生。」布魯斯說道。「我看到那個男人在寫字,你看到了他的字,其中必定事有蹊蹺。」

 由於風向很好,繞道西北方只會多花幾個小時,於是船長下令向西北方轉航。大約經過三個小時的航行以後,監察哨報告說前方有冰山,冰山附近有一艘船。當再靠近的時候,船長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那艘船,船上有很多人。實際上那是一艘遇難船,已經被牢牢地凍結在冰上了。他派出一些小船去營救倖存者。當第三艘救生船返回來,上面的乘客正在登上大船船舷時,布魯斯驚訝地發現,其中就有他幾個小時前在船長室里看到的那個人!

 當大副認出了這位新乘客以後,船長說道,「老實說,布魯斯,這真是越來越離奇了。我們去看看這個人吧。」

 在船長的要求下,那個人在記事板的空白面上寫了「往西北方行駛」這幾個字。當記事板翻轉過來時,他和其他人一樣吃驚地發現,在另一面上有著一模一樣的詞語和一模一樣的筆跡。他把記事板翻過來又翻過去,「我只寫了一面,是誰寫了另一面?」他完全記不得那件讓布魯斯驚恐的事情。不過,他記起一件可能與此有關的事。那天中午時分,他因精疲力竭而酣然入睡。他醒來后宣稱他們一定會得救,因為他夢到自己登上了一艘來救他們的船。遇難船隻的船長證實了他的說法。船長說,「他向我們講述了船的外表和裝備。讓我們驚奇萬分的是,你們的船出現了,與他描述的一模一樣。」

 這個故事發表於1860年羅伯特·戴爾·歐文的《走在靈界的邊緣上》(Footfalls On The Boundary Of Another World, by Robert Dale Owe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860),是由羅伯特·布魯斯的好朋友克拉克船長向上述作者講述的。他描述說布魯斯是「他一生中所見過的最真誠,最直爽的一個人。」他跟歐文說,「我用生命來保證他沒有說謊。」

 這個故事不尋常之處是,靈魂不但離體顯形,還到很遠的船上留下了帶有準確信息的字跡。這塊記事板和上面的字跡可是「硬證據」,誰也無法否認的。

 如果上述例子純述「偶然」,下面例子中的歷史人物至少在當時是可以反覆提供「硬證據」的。

 美籍黎巴嫩後裔阿列克塞·塔努斯具有許多特異功能,包括離開肉體,超越時空的旅行。有時候,有人聲稱在某處見過他,甚至與他交談了,可是他的肉體卻在另一個地方。有一次把他弄到一個實驗室里監視起來,他竟然離開自己的肉體到了另外一間房裡,並且移動了那間房裡的一樣東西。

 (摘譯自「內在自我的秘密」(Mysteries of the Inner Self, by Stuart Holroyd, Bloomsbury Books, London, 199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主題

150

帖子

20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7
4
 樓主| QiuMei 發表於 2011-9-4 11:29 | 只看該作者
4. 第 I 類故事

 

這一類故事所根據的案例,來自引論中所說的傳統方法的研究。這種研究以史蒂文森教授(I. Stevenson)為代表。這裡我們選了史蒂文森教授三本書中的二十六個案例,加以刪節整理,寫成故事形式。這三本書--《記得前世的兒童》,《二十案例示輪迴》,《輪迴型案例》(一共四卷,四本書),都是史蒂文森教授的名著,也是當今世界上輪迴轉世研究中的經典著作。

這一類故事中的最後一個(分成兩部份),是由印度的 K.S.拉瓦特博士報導的。拉瓦特博士在印度是個史蒂文森式的研究人員。

薩娜提·迪芙意(Shanti Devi)是兒童們對前世記憶的最出色例子之一。其不凡之處還在於,調查是由聖雄·甘地任命的知名人物委員會進行的。他們把薩娜提·迪芙意帶到她回想起的前世的村莊。

該文經允許轉載自1997年3/4月份A.R.E. (艾德嘉·柯易研究機構)的雜誌《心靈歷險雜誌》。這裡的翻譯稿是從正見上下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主題

150

帖子

20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7
5
 樓主| QiuMei 發表於 2011-9-4 22:31 | 只看該作者
轉世輪迴,另外空間,高級生命,等等,人知道的太有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