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政部:媒體窮追猛打郭美美會傷害慈善事業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8-27 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8月27日02:32京華時報陳蕎


漫畫 徐岩

昨天,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報告在安徽蕪湖發布。針對近期引發慈善界地震的郭美美等事件,民政部相關負責人在會後表示,郭美美事件通過媒體的曝光,一定程度上讓壞事變為好事,但媒體窮追猛打會傷害慈善事業。今後慈善組織將從現在的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剝離出來,由民政部慈善司專門進行單獨的監管。

>>慈善·監督

曝光郭美美事件「壞事變好事」

從現在來看,我們的慈善捐贈降到了冰點,如果再窮追猛打,可能會傷害到整個慈善事業。

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說,近期發生的郭美美事件,通過媒體曝光,壞事變成了好事,對於公益組織的自律是有好處的。但任何行為都有正面的反面的作用,「從現在來看,我們的慈善捐贈降到了冰點,如果再窮追猛打,可能會傷害到整個慈善事業。」

徐建中說,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有一些地方還相對貧困,也需要慈善捐助來進行幫助。「慈善事業是一個鏈條,其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我們的公益慈善組織。他們的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對於整個慈善資源的合理調配、使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徐建中說,郭美美事件后慈善組織接收的捐贈出現了拐點,這是正常的,但通過政府對慈善組織的不斷規範,使他們的公信力、透明規範等進一步提高,「我想他們接收捐贈的數量還是會不斷提升的。」 他表示,只有規範好了,讓慈善組織的公信力、透明度增加了,讓他們回復到國際流行的軌道上來,我國的慈善事業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

>>慈善·管理

慈善組織將由慈善司單獨監管

今後,公益組織要從林林總總的社會組織中分離出來,由慈善司來進行單獨監管、指導,這是利好的一面。

徐建中說,我國共有社會組織44.6萬個,其中包括公益慈善類的社會組織。現在公益慈善組織的登記、管理是由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在管理,今後,公益組織要從林林總總的社會組織中分離出來,由慈善司來進行單獨監管、指導,「這是利好的一面。」他表示,目前,這些事情正在運作中。

徐建中說,7月15日,民政部發布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近日又發布了《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徵求意見稿)》,下一步還將陸續出台相關法規,目前民政部已代國務院起草好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速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

他表示,現階段我國的捐贈大部分都是企業的捐贈,個人捐贈量占的份額相對較少,因此下一步還將專門出台企業參與慈善事業規範指南,該指南民政部在5月就已開始研討,有望年內公布實施。

徐建中強調,今年民政部頒布的以及後期要頒布的,都是今年的工作計劃,並非受郭美美等事件的影響,但這些事件一定程度上對民政部的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慈善·背景

信譽受損

致捐款難

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全國捐贈數據監測顯示,今年3-5月,政府接收的捐贈總額約為70億元,點對點直接捐贈給個人、不通過公益組織的捐贈數額僅為3887萬元,但6-8月政府接收的捐贈總額上升到90億元,點對點的個人捐贈數額大幅上升,達到1.27億元。

今年3-5月,全國慈善組織接收捐贈數額為62.6億元,但郭美美事件發生后,今年6-8月全國公益慈善組織接收的捐贈數額僅為8.4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政府和點對點的個人捐贈數量增加。這裡所說的慈善組織,是以慈善會系統、紅十字系統以及基金會為代表的民間公益組織,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公眾在選擇救助的領域上,數額差別並不大,但選擇慈善組織來捐贈的概率降低,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慈善組織的不信任。按以往來看,全國慈善組織接受的捐款基本占整個年度總量的三分之一。

>>慈善·捐贈人

陳游標 (微博):現在是給紅會捐款黃金期

近期將向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捐款

昨天,因高調慈善而廣受爭議的陳游標說,每年自己都會通過點對點或慈善組織來實行捐贈,並自己花錢公開這些錢的去向。儘管近期社會普遍對慈善組織存在質疑,但陳游標卻表示,不會因此而不向慈善組織捐款。

「相反我認為,現在是愛心人士給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捐款的黃金期。」陳游標說,因為這兩個組織現在總結、吸取了很多的經驗教訓,在經歷過質疑后,他們一定會充分尊重捐贈者的意願,「一定會把捐贈去向的清單交給你,一定會公開透明地告訴你這些錢去哪了。」

陳游標表示,自己近期就會給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捐款,「不管捐多少,那是我的心意。」他同時表示,中國的慈善事業需要堅持,需要創新。他說,近幾年內都不會考慮成立專門的基金會來運作自己的捐贈,「個人捐贈更靈活,而且慈善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我高興捐給誰就捐給誰。」

>>慈善·聲音

劉佑平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信息部副主任

問責風暴宣洩情緒后促進反思

郭美美等事件產生的問責風暴對整個公益界的影響,從短期來看是一種陣痛,但從長遠角度說,更像是一次公益界的洗禮。

從短期來看,媒介將公益組織的缺陷放大,大眾對這些組織罵聲一片,隨之而來的是拒絕捐款等行為,公益組織與整個行業相關聯,一個組織出了問題,大眾對公益行業的信任度降低,影響了捐贈的積極性,出現了血荒、捐款量降低,最後受影響最大的實際上還是受助群體。

從長遠來看,問責風暴的前期是大眾的一種情緒宣洩,到後期就會促進整個行業的反思,促使社會組織及政府的信息更公開透明。

至於時間長短要看政府及公益組織應對事件的效率,如果政府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改變的措施和理性的反思,整個事件會發展成很好的良性循環。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了谷底回升的信號。

(記者 侯雪竹)

王振耀 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原民政部慈善司司長

影響捐贈熱情促進基金會透明

這次問責風暴直接影響了公眾對公募基金會的捐贈熱情,但同時也促進了基金會捐贈方式從傳統的動員向現代慈善捐贈方式轉型。

現在捐贈者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公眾開始有意識有選擇地進行理性捐贈。這就迫使一些基金會迅速地成熟,對自身有清晰的定位,系統化其項目設計,規範其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帶頭呼籲政策調整,滿足公眾對基金會的信任標準。(記者 侯雪竹)

深圳人均捐贈「最慷慨」

>>相關新聞

本報訊 昨天,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在安徽蕪湖發布。公布的指數結果顯示,在調查的50多個城市中,深圳的慈善綜合指數最高,上海、北京和無錫緊隨其後。

從捐贈規模來看,上海市各部門接收的社會捐贈總量最大,超過54億元,北京、深圳、無錫、成都、大連5個城市的捐贈收入也超過10億元。其中,人均捐贈額最高的是深圳,達到393.66元,成為當之無愧的「慷慨城市」。

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表示,這個指數是相對科學的,下一步民政部將以「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為基礎,研究制訂評選表彰慈善城市的管理辦法,並隨著實踐的發展,進行修訂和完善。

>>名詞解釋·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

「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是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組織研發的一套對城市慈善事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監測和科學評價的指標體系,被形象地稱為「城市愛心GDP」。該指標體系以慈善理論為基礎,按照規模、結構、貢獻、可持續性4項維度,從社會捐贈、慈善組織、慈善項目、志願服務、政府支持、慈善文化6個方面共30個指標,對各城市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考量。「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2011)」涵蓋了我國53個城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反映其在2008至2009年間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水平。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8-27 21:03 | 只看該作者
來頭真不小!?民政部都來為她保駕護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8-27 21: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1-8-27 21:13 編輯


騰訊網友 遺失dē愛 17小時前
我認為首先是有些所謂的慈善傷害了善良民眾~只有深挖才能見根,不見根,一切依舊!!!!民眾只是不願自己的善舉被無恥的人霸佔而不去救助那些痛苦人!!!!!

騰訊大連市網友 浮雲 15小時前
如果不是媒體的窮追猛打,我們哪知道自己的捐助已為某些無恥之人據為己有?出了問題不去反思自身漏洞,反而千方百計地去掩蓋,去指責揭露真相的人與事,這才是真正地傷害慈善事業與慈善心的行為。

騰訊鎮江市網友 戈壁 14小時前
郭美美和媒體並沒有傷害中國慈善事業!只是暴露出慈善事業作為中國社會的一個基本權利機構的現實存在!她根本沒有錯!錯在那些機構的權力使用者!是那些人真正傷害了就捐贈人的心!傷害了慈善事業的信譽!有特權就會有更多的郭美美存在!她們追求好的生活也沒有錯!就是渠道不能得到大家認可!

騰訊杭州市網友 2088芝麻開門 15小時前
現在還不明白,如果沒有美美事件,那會不會還是這樣說呢?又是誰錯在先?到現在只說了自已受到傷害的程度,從沒有說,捐贈者受到的傷害。暈。早做什麼去了。

騰訊網友 因真心,而堅持 14小時前
國家救助外國可以花那麼多RMB 難道就不能把錢用在自己人身上。不管你們捐不捐,反正我是不捐了。

騰訊河北省網友 寬容 15小時前
不是媒體傷害了慈善 而是這些以慈善為名以私利為目的的東西不自重 傷害了老百姓的善心

騰訊遼寧省網友 龍龍興 14小時前
不槍斃紅十字會貪污犯,就是不捐款。

騰訊武漢市網友 找幸福,在路 15小時前
原來傷害慈善事業的是真相而不是蛀蟲啊,真是豁然開朗,我以後保准按時捐款養好這幫蛀蟲,不善還咱們的慈善事業!

騰訊長春市網友 寧靜致遠 15小時前
首先是郭美美傷害了慈善 你們在繼續傷害著慈善

騰訊重慶市網友 下一跳 3小時前
笑死人了,怕刨根問底吧。
每個月全國捐款達十幾億,這麼多年來捐的款,和福利足彩我就不信還有那麼多地方上不起學!!!!!

騰訊佛山市網友 賴張國 42分鐘前
簡直是瞎掰。媒體的曝光,是為了揭露捐款工作當中的違法犯罪現象,是為了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就是要報道,徹底的報道,不能諱疾忌醫。

騰訊太原市網友 純爺們 44分鐘前
到底誰傷害了慈善????? 不知道噁心是怎麼回事吧

]騰訊成都市網友 suhe 48分鐘前
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成了英雄。

騰訊深圳市網友 風 56分鐘前
如果沒有這次郭美美事件,你們這些所謂的慈善組織會反思嗎?還不是拿著捐款的錢愛怎麼花就怎麼花。就是要窮追猛打,才能讓慈善組織知道廉恥,知道捐款的錢不是捐給慈善組織個人的,是給需要幫助的人。

騰訊深圳市網友 □ 56分鐘前
你們不改變,我就不捐款。一直到你改好為止。

騰訊克拉瑪依市網友 雪山 57分鐘前
不是不想捐,,是怕捐給了富人,我們不是很富有,捐自己一點點愛心還是有的。
哎!!捐款不透明,賬務不透明,還是不捐的好。。

騰訊網友 *大碌樹* 58分鐘前
每個人捐助都想知他捐贈的錢和物有無用到須要的地方 能一目了然 連這些最基本透明都沒有 我問你還會捐嗎?真不知你當捐贈人是傻的還是你不知自己有多麼的傻 真悲衷

騰訊北京市網友 Landy 58分鐘前
這樣的假慈善該打,必須猛打,不窮追猛打就不能促進慈善事業。只知道紅字會募捐,但從來不知道,紅十字會的錢去了哪裡!

騰訊北京市網友 傀儡師/sun 59分鐘前
我們窮追猛打傷害慈善事業,可是你們做出的事情對我們的傷害就不是傷害了么?那我們受到的傷害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不計?

騰訊徐州市網友 Robin 1小時前
民政部:媒體窮追猛打郭美美會傷害慈善事業

騰訊東莞市網友 DM 1小時前
哥捐的錢用在什麼地方了請曬一下 。。。。。。。。。 不曬 哥以後有閑錢了拿去嫖 都不捐了

騰訊網友 風 1小時前
我捐的每一分錢都是我的血汗錢,

騰訊吉安市網友 無執 1小時前
信陽市 八千流丶 1有點不明白,追查怎麼會傷害到慈善事業呢?
我也想不通!!!!

騰訊麗水市網友 寒江雪 1小時前
做善事最好的榜樣就是陳游標,他不打折扣的自捐行為雖然無帳可查,但至少不會讓他人對捐款進行提成,假如讓我捐款,我也會象陳游標一樣做,他讓我們看到做善事得親歷親為,百分百的進行!

騰訊網友 浪淘沙 1小時前
那誰又傷害了捐贈者?

騰訊鄂爾多斯市網友 月亮 1小時前
應該說慈善事業傷了民眾,民眾傷了郭美美,郭美美傷了慈善事業.............

騰訊深圳市網友 ¨黑白色‖ 1小時前
個人認為,慈善事業不是用形象來做宣傳的!1、在慈善里,要讓國內的國民們捐的放心。首先第一步就是由最高領導部門開創高科技透明系統!現在是21世紀,對於官方或任何慈善一方對民眾在網路上的說解真有錯漏百出的現象。我簡單統計就作一下個人的認為:在高科技的現在!國內組成系統包括由銀行;慈善機構;捐款機構等三方或這方機構組成。要怎麼讓每筆捐款落實到位?首先是看我們的捐款途徑大致分為幾個部分,打個比喻。通常的慈...

騰訊網友 以誠 ∮待人 1小時前
有多少錢真正幫助到了窮人,我有錢也不會捐給紅會,我會直接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大肚子女孩的事真讓人太寒心了。

騰訊青島市網友 漫眼觀天下 1小時前
身體不適,有點噁心……

騰訊玉溪市網友 我行我素 1小時前
我沒有錢,即使有錢也不會捐給紅會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